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什么不好?

2015-09-10 07:22李淼
南都周刊 2015年16期
关键词:美国式利己主义利己

李淼

最善于利己的人,往往也最善于利他。而理想色彩过重的人,在牺牲自己的时候,牺牲起别人也轻而易举。因此,一个提倡“利他”的社会,结果往往只能造就一个伪善主义社会。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北京大学中文系退休教授钱理群发明的,描述当下一种大学生的类型,最近变得很流行。今年七月底,《南方周末》发表了一篇题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常青藤的绵羊》的文章,深度分析了中国式好学生和美国式好学生的同与不同。

钱先生的原话是:“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从这段话我们看到,这种人首先是高智商,学习成绩都很好。他们还世俗,也就是说,很入世,将门门功课学好的目的是做一个中国大学要求的好学生,这样进可继续求学,退可找到好工作。至于“老到”“懂得配合”和“善于表演”,也许是说这些学生除了学习成绩好,情商还高。

钱先生一下子得出“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有点儿跳跃,逻辑链在这里出现一个大大的缺口。我觉得,如果制度上缺了约束,任何人掌握权力都有可能带来危害。钱先生的倾向是注重更多的非精英学生,也就是学习成绩普通的学生,这种倾向并没有错,但非要强调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危害,其实是另一种极端。

但钱先生的极端并不是提倡博雅教育,他希望大学生要加强对自己人格的塑造,他说:“这样的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的问题的要害,就在于没有信仰,没有超越一己私利的大关怀,大悲悯,责任感和承担意识,就必然将个人的私欲作为唯一的追求。”这里,他完全排除了利己主义者除了私利之外还可能有别的追求,例如责任感和承担意识。也就是说,他将利己和利他完全对立起来。

经济学中,有所谓理性人,行为准则就是通过精细的计算达到利己的目的。当然,绝对的理性人并不存在,也就是说,绝对的利己主义者并不存在,多数人往往被表面的、一时的动态所驱使,这也是股市很难预测的原因。

无论是商场还是职场,并不存在零和游戏,因此利己和利他并不是非此即彼,这是研究文学的钱先生没有深入思考过的。智人有史以来能够在各种不同人类竞争中独一无二地生存下来,并最终占据食物链顶端,靠的是合作,也就是说,合作带来的结果同时利己和利他。最善于利己的人,往往也最善于利他。与之相反,理想色彩过重的人,在牺牲自己的时候,牺牲起别人也轻而易举,这在中国以往数十年的实践中我们见了太多。因此,一个提倡“利他”的社会,结果基本相反,并且只能造就一个伪善主义社会。

我喜欢钱先生在“利己主义者”前者加了精致两个字,这两个字意味深长,有了这两个字,我们在利己的时候,当然要考虑做得漂亮,不给别人留下把柄,也就是说,你不能损人利己,你必须利己利人,否则下一次人人见到你会绕道而过。

其实,利他的前提是利己,不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假如你在物质上是个穷光蛋,你拿什么来利他?我们还可以将利己提高到精神层面,比如说我想在知识上懂得比别人多一些,求知欲比别人更旺盛一些,在文学艺术宗教方面的积累比别人更加丰富一些,这也是一种利己,有了这些条件,我们才能够与别人分享我们丰富的精神世界,在精神上做到利他。

最后,我想说一下与中国的精致利己主义者相反的美国式好学生,这是万维钢谈的美国藤校的绵羊。这些绵羊们追求的是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考试分数,他们要参加很多课外活动和体育活动,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做志愿者或去大公司实习。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其实和利己主义者一样,也是为了完成各种考核指标,成为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

尽管考核方式不同,东西方教育的结果是一样的,培养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些人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我却认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正是他们。

猜你喜欢
美国式利己主义利己
利他,是最高形式的利己
世界上不是只有利己主义一条路可以走
概念辨析、条分缕析论述文走向“深刻”的策略路径
“我能怎么做?”用英文怎么说
“I live in US”是“我住在美国”的意思吗?
“在书上看到”是用介词“in”还是“on”?
“Please open the tap”是对还是错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罗尔斯原初状态中立约人特性
浅析李箱小说《翅膀》中映射的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