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的系统创建

2015-09-10 07:22孙航
人力资源 2015年12期
关键词:子系统经营系统

孙航

如何从整体上把握自己的企业或者分管的工作,如何把碎片化的管理知识和经验联结成系统,使其真正发挥作用,是很多管理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管理者急需系统思维

笔者通过多年主讲管理讲座发现,企业家和企业管理者们存在着一个共性问题,那就是遇到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时常常是只见树叶不见树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于是他们在解决问题时便出现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很难系统地解决遇到的所有问题。另外,在课堂上,高深的管理理论,再加上一大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出奇制胜的管理案例,可以让这些管理者们血脉喷张,但回到实践中却很难得到具体的应用和落实。因此,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们,急需一套一看就懂、一用就灵,既能用来分析问题,又能用来解决问题的工具方法体系。

大到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如此,小到具体的管理问题也一样。例如,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薪酬体系,不用讲一大堆古今中外的薪酬理论,只要把建立薪酬体系分几个步骤、每个步骤怎么做、要用到哪些分析工具或表格、做完后的结果是什么样的等等,这些都讲清楚了,学员们学会后,回到企业,按照讲的步骤重做一遍,就能把薪酬体系基本搭建起来——这才是企业最需要的。

企业成熟必须“系统化”

只有企业走向成熟,企业家才能最终从企业中超脱出来。而企业家只有从企业中超脱出来,才能跳出庐山看庐山,才能看清楚自己的企业,以及所处的外部环境;才能看得更远,从而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真正轻松地驾驭自己的企业,把企业越做越大,自己也越来越轻松,真正享受到事业成功带来的财富和自由。而大部分企业家,往往是有了财富、没了自由,整个人生被事业绑架,干事业变成了苦差事。由于压力和苦恼层层向下传递,最终把创业团队、管理团队和公司员工,都弄得筋疲力尽,虽然大家收入都不低,但是幸福指数却一直上不来。

笔者认为,企业成熟的标志就是将企

业经营管理做到系统化。所谓系统化,就是企业所有的经营管理环节,能够相互衔接,交互影响,成为一个结构合理、机制科学,人为因素影响最小,可以自动运行,并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迁可以快速调整的经营管理系统。

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成熟与否与其规模的大小关系不大。有的企业虽然规模很大,经营管理制度周密繁杂,但是由于缺少顶层设计,并没形成完整的一套系统。所以,随着规模扩大,管理成本会越来越高,管理效率越来越低,成为体量巨大却行动迟缓的巨人。而大部分中小企业,更因经营管理做不到系统化,从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全靠老板成为超人,领着几大金刚东挡西杀,一旦离开了老板或核心团队的保驾护航,企业就会一蹶不振甚至面临全线溃败的危机。

近年来,笔者一直在思考如何从企业整体出发,通过顶层设计,先把企业所有经营管理环节重新梳理、勾画出一个清晰的总体架构,然后从顶层到底层逐层设计,为企业打造一套简便易懂、实用高效,可以直接套用的经营管理系统。这一经营系统我称之为“启航企业经营管理系统”

当然,这是一个规模浩大的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目前,系统的主体整体架构已经勾勒清晰,可先供企业家们在系统思考企业经营管理,或者搭建自己企业的经营管理系统时作为参考。

企业竞争是“系统”的较量

系统,是指由各个相互依赖的组成部分或构成元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按照某种原理和机制自动运行,并通过各部分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来实现一定功能。其结构、机制、功能和输出结果是相对稳定的,而且其功能作用和输出结果,远远大于各组成部分和构成元素之和,这可以说明以下两件事:

其一,某种事物加入一个系统,或者与其他事物共同组成一个系统,可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价值,同样的投入或付出,会得到更多的产出或回报。因此,事物都以系统的形式存在,并且趋向于加入一个更大的系统,不能形成系统或融入更大的系统,最终就会被淘汰。所以,宇宙中的所有事物都是系统,由小系统不断组成大系统,再由大系统组成更大的系统,无穷无尽。如同银河系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和其他几千亿的星系组成宇宙这个更大的系统。人类社会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人类社会由人构成,人身体又由运动、呼吸、消化、神经等等系统构成。以此类推,如果能把电子放大成地球那么大,估计比地球上的系统还要复杂。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单是产品的竞争、市场的竞争或是人才的竞争,还是一个系统和另一个系统的竞争,较量的关键在于谁的系统结构更加合理、机制更加科学、输出结果更加优异。就像田忌的赛马远不如齐王的赛马,可是孙膑却依然能获胜,就是这个道理。

其二,了解系统的组成结构、运行机制和功能输出,就能基本预知系统本身和系统内各个构成事物的未来。因此,作为企业家,不但要了解自己企业这样一个系统的结构、机制和输出,还要了解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也就是市场、行业和社会的大环境,了解比自己企业更大系统的结构、机制和输出,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企业的未来,才能更好地带领自己的企业融入市场、行业和社会系统,并与之产生良性互动,使企业最终不被市场、行业和社会淘汰。这就是为什么企业家必须跳出企业看企业的原因。

搭建系统的基本框架

那么,企业这一系统的基本结构、运行机制和功能输出又如何理解呢?

首先,要了解企业的本质是什么。无论创业者把投身商海或创办企业的目的说得多么高尚,企业要想获得生存就必须“唯利是图”,也可以说是为了实现资本的增值。如果企业不赚钱,连生存下去都是难题,又何谈“高尚”呢?

所以,企业的本质就是一部赚钱的机器。不赚钱的企业是在浪费资源,违反了最基本的商业原则和商业道德。当然,涉及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企业除外。因此,企业这一系统的功能和输出的首要目的就是赚钱,就是让投入的资本变得越来越多,让资本不断增值。这是企业系统的核心,我把它简称为“钱”。

其次,要了解“钱”是怎么来的。企业生存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赚钱,但是企业不能靠赚钱去生存,而是靠为客户创造价值生存。企业用产品或服务,解决了客户的问题,也就是满足了客户的需求,为客

户创造了价值,客户才会把自己的钱拿出来回报给企业。这是一个卖和买达成一致的过程。

所以,企业一定要有一种可以卖的东西。我们称之为商品,或者是产品和服务,我把它简称为“品”。这是企业这一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当然,能用来卖的,不只限于产品和服务,到了企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品牌、核心技术、人才、股权等也都可以用来出卖,为企业赚取更丰厚的利润。企业有了“品”,就得有客户因需求而购买。再好的产品和服务,得不到客户的认可,交换不出去,就会变成“垃圾”。因此,企业的另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就是“客”。还有,生产产品,为客户服务,与客户交换,都需要人来实现。因此,企业最终要靠“人”这一子系统作为支撑。

总之,企业系统的基本结构是由“品”、“客”、“人”三个子系统构成;企业这一系统,输入的是资本,也就是生产要素,资本在品、客、人三个子系统中流动、转化,在三个子系统交互作用影响下,被输出出来,使资本或增加或减少,导致或盈利或亏损,这就是企业系统的运行机制(见图1)。

需要强调的是,“钱”是企业的功能输出,是系统的核心。同时,“钱”也是企业运营需要的资本。广义上讲,“钱”就是企业经营管理、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而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是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因此,“钱”既是系统的输出,也是企业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

最后要说明的是,企业就像一个由“品”、“客”、“人”三条边组成的三角形,三条边的长短,决定着三角形的面积。而面积的大小代表着企业的赚钱能力,也可以代表企业的资源总量,也可以直接代表企业能赚到多少钱(见图2)。

可以看出,如果三角形的任何一条边缩短一半,都会使整个面积缩小一半。也就是说如果企业在“品”、“客”、“人”三个方面只做到竞争对手的一半,赚钱的能力就只有竞争对手的四分之一了。与比自己强三倍的对手在战场上厮杀,还有生还的机会了吗?最后的结果,不是只拿到人家四分之一的利润,而是退出市场的竞争。

所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企业的短边在何处,以及这条短边会对其他的长边产生哪些影响,对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产生哪些影响,如何利用长边补足短边,让企业的三条边均衡发展,使企业的资源效率达到最大化,使企业的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责编/寇斌

猜你喜欢
子系统经营系统
不对中转子系统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WJ-700无人机系统
GSM-R基站子系统同步方案研究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基于PowerPC+FPGA显示系统
驼峰测长设备在线监测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连通与提升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车载ATP子系统紧急制动限制速度计算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