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忘形”说关良

2015-09-10 07:22夏丹
投资与理财 2015年12期
关键词:画具速写水墨画

夏丹

2015年是关良诞辰150周年,北京画院、上海龙美术馆先后办展、开研讨会怀念这位中国画大师,上海嘉禾拍卖公司还第一个开辟了“关良专场”,30余件作品共拍得1110.4万元,总成交率达97%。

2015年,可以说是一个关良年。业内业外的人都在谈论着关良。

关良,广东番禺人。1917年留学日本,先后入川端研究所、太平洋美术学校学习。在日本潜心学习大师莫奈、马奈、凡·高、马蒂斯、毕加索。回国后在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刘海粟、潘天寿的影响下开始学习中国画。因为他的食洋而化、食古而化,又开辟了十分独特的人物画风,被喜欢他的评论家称为是中国水墨画的先锋派。

据熟悉关良的人说,他是一个天才的画家,他本可以画得老成,但他一生都画得像个孩子。

关良学画是先洋后土,先是系统地学习西方美术,素描、油画,拉小提琴,听交响乐。转了一圈后回来,再看京戏,泡戏园子,学老生,画戏里的人。关良是最早把水墨画的写意技巧、精神、构图运用到油画中来的。他对油画的民族性探索做得很早。他画的房子和电线杆是歪的,满天奇异的颜色。人们理解不了他为什么这样画,他也说服不了自己不这样画。对天才来说,想趋时讨巧都不可能。他的审美一经奠定,就没有办法降到二三流画家的水平。

关良在“文革”中也受到造反派的迫害。“文革”时造反派到他家里,在弄堂口摆好桌子画具,要他临摹初中生的图画课本,供人嘲笑开心。红卫兵说:睁开你的狗眼看看!你看看你画的是个什么东西,连个形也画不准,还好意思叫画家!据说在红卫兵抄家前,关良含泪把数以百计的画浸在洗衣盆里,然后把一盆一盆的揉成烂泥的画丢到垃圾箱里。

关良虽然就此封笔,但始终没有忘记在心里画画,日后重操旧笔依旧生气勃勃。关良的画都不大,但张张是精品,看他的画可以用得意忘形来形容。

据《腕底笔墨》一文中回忆:关先生的画具非常简单,只有大小两枝毛笔、一块砚、一锭墨、一杯清水、一只用来调色的豉油碟子和几种国画颜色。如画《贵妃醉酒》前,先打开一本速写本子,原来里面的铅笔速写,是他每次看戏时的记录,以备日后创作时参考,那些速写人物的姿势、服饰、明暗,以至面部表情都很准确,并注明各人的衣服和脸谱颜色等。落笔时,就凭着那速写本子上的记录,唤起脑海中长久不灭的深刻印象。

关良与盖叫天的关系很好。据盖叫天的孙子张大根回忆说:“文革”后,我到上海去看关良先生。他一见到我就叫我扮武松打虎、狮子楼、醉打蒋门神,他一个个地速写下来,然后记下身穿什么行头,手拿什么兵器等,记完后还要叫我看一遍对不对。我接过速写本一看,吓了一跳,关先生的速写形很准,酷似我,而随手写下的字也非常秀丽,完全不同他画上的字如同小孩写的似的。我问关先生,您速写画得如此真实字迹亦秀丽,怎么一画到宣纸上就变了呢。关先生笑着反问我,你祖父一上舞台就变了个人似的,这是什么道理呢?先生接着说,这就是艺术,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就是这个道理。

猜你喜欢
画具速写水墨画
《青年速写·归》
运用画具提升色彩搭配能力
牡 丹 (水墨画)
钢笔速写
“中国画”与“水墨画”——小议“水墨画”称谓在20世纪90年代的盛行
安静的水墨画
便携多功能户外画具研究探析
噼啪噼啪泡泡画
“蹲连”速写
我爱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