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推进快乐阅读的策略

2015-09-10 07:22玉肖美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5年9期
关键词:快乐阅读策略课堂教学

玉肖美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极为重要的部分。作为语文教师,要以课文为范例让学生习得阅读方法,以课外整本书阅读为基础,通过共读共写,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概括、分析、感悟能力。这是一种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感悟阅读乐趣的有效策略,也是推进快乐阅读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课堂教学 快乐阅读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5-03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课程资源的整合逐渐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六年级的语文教师,如何才能吸引学生,让他们爱上阅读,享受读书的快乐,在阅读中拓宽知识的广度,增加人生的厚度,成为我在阅读教学中重点研究的问题。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并逐步培养他们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首先应以课本为范例,培养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技巧,让学生学会阅读、爱上阅读;其次在爱阅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共读整本书,领略阅读的魅力,分享读书的快乐。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进快乐阅读的进程,提升学生阅读的能力。

一、以课本为范例,培养阅读能力,让学生爱上阅读

(一)抓关键词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的理解定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重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征。”在教学《山中访友》写古桥的“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一句时,我先引导学生了解“弓”的意思;接着让学生把“弓”换成“弯”,看看行不行;最后把这两个词带进去读一读、比一比,说说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不仅体会到“弓”字准确地表现出桥的形状,同时也写出古桥的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对词义细微区别的感受能力得到了培养,为准确地运用词语奠定基础。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二)设计阅读问题,帮助理清脉络,学会概括

只有精心设计思考题,才能让学生在默读或朗读的过程中快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内容,形成良好的概括能力。在教《少年闰土》时,我设计以下问题:①找出描写闰土外貌的词句,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②闰土对“我”说了哪几件事,“我”对哪几件事印象较深刻,为什么?③读完课文,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后,我引导他们逐一讨论。学生很快就能理解:课文主要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的形象。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概括文章的能力也得到增强;同时也为学生读整本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创设学习情境,训练语感,培养理解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带着情感进入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才能逐步培养他们的语感。《老人与海鸥》一文中写道:“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这里两次用了“扑”这个词,为什么不用“飞”呢?主要是为了表现海鸥那种伤痛,那种无奈,那种急切、焦虑的心情。于是,我指导学生读出急切焦虑的语速。这里还两次写了海鸥的鸣叫。那海鸥似乎在说什么呢?我让学生自由想象说话,感悟海鸥对老人的一片深情。随后,我配上纯音乐《我的海洋》,让学生带着急切、深情的语气再读一读。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得到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得到培养。

(四)看课题,猜内容,学会快速阅读的方法

课题是文章表情达意的眼睛,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是读懂文章的关键。在教学《用心灵去倾听》时,我用“谁用心灵去倾听?课题中的重点词是哪个?你想知道怎样才能用心灵去倾听吗”这三个问题启发学生审题并猜测文章内容。学生紧扣课题,围绕重点词“心灵” “倾听”进行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就很快理解和掌握了。通过反复训练,学生辨析课题,抓住重点,既掌握了文章的思路和中心,又学到了一种基本的读书方法,阅读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因此,教会学生理解题意,对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中心思想有很大的帮助。

二、师生共读整本书,同写分享,让学生爱上阅读

要形成有效的阅读能力,让阅读成为学生一生中良好的习惯,教师要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带领学生共读整本书,与学生一起交流分享,促使阅读成为学生的生命需求。

(一)纳入课程,保障时间

阅读的成效是需要时间的。为了确保充裕的阅读时间,我校将阅读课纳入到课程安排中。我们每周安排两节阅读课,旨在提供时间上的保证,让学生在学校里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阅读课要求教师做到有计划、有教案,扎实推进,引领学生步入阅读的殿堂,让学生享受美好的阅读时光。

(二)引领阅读,至关重要

要让小学生对整本书感兴趣,需要一个引领的过程。只有教好整本书的导读课,才会激发学生对整本书阅的兴趣,进而喜欢上阅读。在《三国演义》这本名著的导读课中,我提出:“‘隆中对’提出了统一中原的目标。面对多方军事势力,诸葛亮会提出与谁联合,为什么?”再如,“关羽作为一个正面形象,‘华容道义释曹操’却又是为何?……”一个个悬念,引领着学生猜测故事情节、人物命运,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三)指导阅读,必不可少

阅读指导没有固定的模式。我在指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过程中,设计了初读单、精读单、人物篇、战役篇、智勇篇、忠义篇等相关阅读卡。初读单根据每一回目都设计了“自己概括内容、主要人物、初读感受、家长签阅”等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完成。刚开始时,学生概括得比较简单,甚至抓不住主要内容。我及时引导,让学生将课内学学习的概括内容的方法进行迁移,通过一回目一回目地概括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初读感受”这部分,我指导学生用一两个关键词写出感受,强调阅读的第一感受。指导学生有序推进阅读,学会概括,感知人物形象,让学生较好地了解整本书的内容,顺利地完成整部作品的阅读。

(四)撰写读书单,共读共写

朱永新教授说过:“师生共读共写是一个心灵的窗口、灵魂的寓所、青春的阳台,是一笔人生的精神财富。”师生共读共写,可以营造阅读的良好文化氛围,形成热爱阅读的浓厚风气,培养师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边读边记,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既要做摘抄,也要写心得,记体会。我要求学生在完成《三国演义》阅读卡的填写时,紧扣重要的词句,与内容概括、人物形象分析等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出浓厚语文味。此外,还让学生完成《三国演义》读后感等感悟性文章。通过共读共写的形式,一张张读书单、展示单呈现在师生的面前。这样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阅读的喜悦。

(五)尝试聊书,提升感悟

有了学生扎实的阅读基础、深切的阅读感悟之后,我探索用聊书的形式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感悟。通过聊作家作品、聊人物、聊战役、聊主题、聊影响、聊收获等环节,学生真正走入了人物与作者的心灵深处。在与学生聊《三国演义》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诸葛亮的忠义形象非常感兴趣。很多学生通过空城计、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故事来谈诸葛亮。我适时引导,将诸葛亮的这些智慧故事与他对蜀汉的忠诚紧密结合起来。这让学生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感受到诸葛亮用一生的时间诠释了“忠”的真谛,感受到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背后的人格魅力。共读整本书之后的聊书,就是教师以自己的研读带领孩子与作品人物展开的一次心灵的碰撞,一次精神的对话,一次思想的升华。

(六)展示阅读成果,收获快乐

阅读整本书,除了学生得到一次语文能力的提升、思想的沉淀、精神的升华之外,还需要通过展示阅读的成果来鼓励学生爱上阅读。将学生的阅读素材装订成个人文集,精选优秀的展示单、阅读卡、手抄报等进行展示评比,颁发奖状,这些都是对学生阅读的最好肯定,激励他们在阅读之路上不断前行。

在与学生共读整本书的过程中,教师的设计引领、指导阅读、共读共写、聊书提升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逐渐爱上阅读,体验到读书的快乐。

通过实践,以课文为范例习得阅读方法,以课外整本书阅读为基础,通过共读共写,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概括、分析、感悟能力,是一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感悟阅读乐趣的有效策略,也是推进快乐阅读的重要方式。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快乐阅读策略课堂教学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小学低年级快乐阅读教学策略
快乐阅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快乐阅读能够成就人的精彩
Passage Four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