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学科本位彰显语文魅力

2015-09-10 07:22张红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5年9期
关键词:语言实践阅读教学

张红

[摘 要]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言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本色。在教学中,要紧扣教学重点,让学生触摸文字背后的温度;要关注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要重视文道结合,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只有这样,才能让彰显语文教学的魅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 学科本位 语言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5-039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各种流派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了,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言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本色。离开了听、说、读、写活动,再热闹的语文课也会黯然失色。这就需要思考: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在哪些方面有所侧重?

一、紧扣教学重点,触摸文字背后的温度

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感觉到时间不够用,是因为“眉毛胡子一把抓”,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似乎只要我们和盘托出,字词句段、语法篇章就会一股脑儿地钻进学生的脑海。这样,一些重要的教学环节常常淹没其中,学生需要提升的地方也只能浅尝辄止。其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就像水过鸭背一样,什么也没留下。王荣生教授指出:“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教材中的文本一般都文质兼美,承载的内容非常多,可以进行训练的切入点也比较丰富。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可以先试着做一做加法,把文本中值得训练的点列举出来;然后借助于减法,把握住教材的脉络,筛选出本单元、本节课的重点教学内容,紧扣语言训练的点,让学生的学习有所侧重。

《爱如茉莉》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美文,课文通过一个个典型的细节,展示了父母间平淡而温馨的真爱。文本的语言虽平实朴素,却力透纸背。教师应引领学生触摸文字的温度,体验“爱如茉莉”的深刻意蕴。教学中,我尝试通过默读、领读、自由读、指名读等,引领学生在文本中走上几个来回,反复品读文本中的特写镜头:“爸爸直奔医院”“父母执手而眠”“布满血丝的双眼”……学生在精读细节中,体会到真爱无痕的道理。学生交流感悟后,我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继续引导:“真爱就像茉莉那样,静静地散发出缕缕幽香,一个眼神、几句叮咛都是爱的语言。请拿起笔,写下你生活中爱的细节吧。”这里,紧扣教学重点,瞄准读写结合的切入点,让学生在阅读吸纳的基础上表达运用,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只有基于教学目标,紧紧围绕重点部分开展语言实践活动,我们的教学行为才能步步为营,尽显语文课堂的本色。

二、关注学法指导,培养基本的语文素养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边互动的活动,教师的教旨在引领学生主动、有趣地学,帮助学生积淀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如果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创造性地开展自我阅读与拓展活动,其作用是无穷大的。“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学习显得尤其重要。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学生要“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没有硬性的任务规定,学生能展开自主阅读,个性化地吸纳,这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当然,学生开展自我学习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离不开教师的引领与培养。因此,在平时的阅读课上,教师应有目的地渗透科学的读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中,我根据教材,让学生学会常规性的预习步骤:首先,通读课文,了解文本的内容梗概;紧接着,圈一圈,查一查,给生字新词写上注解;最后,想一想,写下自己的收获与困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学生掌握基本的自学方法后,还鼓励学生开展富有个性的自学活动,图示法、列表法等,以厘清文本内容。学生学法的积累并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地实践,才能有质的飞跃,形成语文素养。

三、重视文道结合,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基本理念中提出:“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课程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相关,语言作为传递情感的纽带,有着很强的人文性。因此,我们在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发展的同时,应巧妙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做到寓道于文,润物细无声。

《公仪休拒收礼物》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介绍了鲁国宰相公仪休拒绝接受别人送来鲤鱼的故事。教学中,我紧扣“鲜美” “心满意足”“满脸堆笑”等词语,鼓励学生模拟公仪休与子明,在小组内演一演,进行深刻对话。学生在多层次的表达中,悟出文本中所藏的“道”,体会到公仪休的睿智与清正廉洁。文道统一,学生在习得语言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树立了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让我们立足学科本位,返璞归真,追寻本真的语文课堂!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语言实践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对待小学英语课堂上学生的语言错误
用好“留白”,扎实语言实践
高中英语课中如何指导高中生探究性学习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语言积累,和风细雨最润物
语文教学中的角色转变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