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教学应厘清三个“≠”

2015-09-10 00:01潘雅甜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5年9期
关键词:现代诗情感体验朗读

潘雅甜

[摘 要]现代诗教学不能等同于白话文教学,朗读的节奏与语气要区别于白话文的朗读。现代诗重视让学生赏析而不是解读,教师要重视学生对诗所要表达的情感的体验,而不是知识的传授,明白朗读诗文≠朗读课文;文本赏析≠文本解读;情感体验≠知识传授。

[关键词]现代诗 朗读 文本赏析 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5-074

许多教师教惯了白话文,在教学现代诗时也按照教白话文的方法与策略来教,这样做不利于学生对诗歌整体内容与情感的感受。下面,笔者就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我们爱你啊,中国》一课的教学为例,结合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出现的错误,谈一谈如何教学现代诗。

一、朗读诗文≠朗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小节,看看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生:这一小节主要讲中国的幅原辽阔。北方还在飘雪的时候,南方就已经春意盎然了;东方升起太阳时,西方还是群星闪烁。

思考: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位老师十分重视学生的朗读,但是他把朗读课文的技巧用在了朗读现代诗,是不对的。朗读诗文≠朗读课文,现代诗有它独特的行文结构与语言描述特点,如果我们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忽略了这一点,就会使学生不能深刻地领悟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对策:

师:(教师把第一自然段变成白话文出示)大家比较一下,这样的行文结构与教材有什么不同,朗读的方法能不能一样。

生1:我们在朗读这首诗的时候,要读出停顿的节奏。

师:光读出停顿还不行,还要读出重音,请大家再读一读,谈一谈读过之后的感受。

生2:我才读到一半,内心就非常激动了,祖国太辽阔了!

师:很好,那我们就带着这种情感与节奏阅读下面几小节,看谁读得更感人。

二、文本赏析≠文本解读

师:刚才,大家已经阅读了这首现代诗,哪一位同学能说一说这首诗主要是从哪几方面来讲祖国的?

生1:从祖国的大好河山、丰富的物产、民族的情谊、灿烂的文化、祖国的精神几方面来写。

师:同学们能根据内容,把这首现代诗分段吗?

生2:可以。这首诗可以分为三段,第一小节为第一段,写的是祖国的辽阔,起到总领全诗的作用。第二段是2、3、4、5、6小节,从不同的视角介绍祖国。第三段是第7小节,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

思考:现代诗的教学重在欣赏,而不在解读,这位老师带着学生一步步解读文本,从表面上看无可厚非。但是,从诗歌的内容与特点来说,这位老师过于理性的解读已经把诗歌内在的意境美给丢弃了。诗歌的文本赏析≠文本解读,这样的教学与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意境有点格格不入。

对策:

师:同学们刚才都带着自己对祖国特有的情感朗读了这首现代诗。那么,在朗读过程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生1:我仿佛看到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美丽的西湖、云雾缭绕的黄山与庐山、白浪翻滚的长江与黄河。

生2:我仿佛看到了未来的祖国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更加富饶,更加文明。

三、情感体验≠知识传授

教师播放视频《美丽的中国》,内容有祖国大好河山的介绍,有中国的各种物产的介绍,有对各个民族衣食住行的特点的介绍。学生看得眼花缭乱,满脸迷茫。

思考:知识的传授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是在现代诗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学重点不应放在知识的传授上,应放在情感的体验上。在这一节课中,虽然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许多自己不知道的知识,但是没有丰富的情感作基础,他们对现代诗的特性没有一个具体的体验。这样,学生得到的知识远比失去的多。

对策:

师:祖国有那么多的山河与物产,你们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这首诗的相关内容吗?

生1:能。(学生分别选择不同的内容来绘画)

师:通过绘画,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2:我想到了现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修建了三峡大坝与小浪底工程,让我们的母亲河可以更好地服务我们。

总之,现代诗的教学不能用其他文章的教学方法来教学,诗歌最注重的就是表达情感,要让学生在不断读、品、悟的过程中,用自己的心灵来感受现代诗的意蕴,让学生在现代诗中获取美的享受,升华自己的情感。

(责编 莫彩凤)

猜你喜欢
现代诗情感体验朗读
仿写有模子,习作有样子——探究小学语文四年级现代诗教学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