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2.0应用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综述

2015-09-10 06:24俞立芸陈丽娟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博客英语教学大学

俞立芸 陈丽娟

摘 要:随着Web2.0范畴内的理念和技术不断推广,基于Web2.0应用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也越来越多。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从多角度对2004到2014年间基于Web2.0应用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论文进行梳理,详述了当前的研究现状,总结归纳了已有研究成果及其共同点,分析讨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今后研究的趋势,以期为大学英语教学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Web2.0应用;大学英语;综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4-0046-04

Web2.0的概念于2004年3月明确提出,迄今为止已有十余年。其间这一概念范畴内的许多理念和技术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应用。尽管目前国际上对Web2.0还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但相较于Web1.0, Web 2.0的特点显而易见:参与性,协同性,集体性,整合性,平台独立性,持续更新性等[1]。包括Wiki, Blog, RSS, SNS, Podcasting在内的各项Web2.0应用则体现了Web2.0技术的鲜明特点与优势。

Web2.0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与改革带来了全新机遇。Web2.0应用正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当中。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也在不断探索怎样合理地将Web2.0应用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已有研究者对博客、微博等单项Web2.0应用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进行阶段性的总结与思考,但将众多Web2.0应用全部包含在内的全面回顾与思考尚属空白。笔者尝试对已有的基于各项Web2.0应用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和内容分析,以期促进新技术进一步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

一、国内基于Web2.0应用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内容分析

1.文献收集

本文所考察的文献是关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论文,大学英语在此指针对我国大学本科阶段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英语课程。关于英语专业以及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的教学研究论文均不在本文数据统计范围之内。

对于Web2.0应用的分类除了涵盖blog, wiki, sns, podcasting等典型应用之外,还考虑到国内使用率较高的Web2.0应用,包括微博、微信、QQ。

笔者分别以“blog/博客”、“wiki/维基”、“sns/社交网络/社交媒体”、“podcasting/播客”、“微博”、“微信”、“QQ”“web2.0”+“大学英语”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硕博论文库中检索发表于2004年至2014年8月的论文,共得到论文 228 篇。

2.计量分析

将检索到的论文按照年代和应用类型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2004年的检索结果为0,故表中略去):

由表1可看出,基于Web 2.0应用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除了在2010年较上年稍有减少之外,基本呈逐年增长态势,说明这方面的研究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参与。

“Blog/博客”的研究在所有的应用研究中占有绝对优势。一方面,这与博客推广应用的时间有密切关系。2005年至2010年关于博客应用的研究较为集中,这一时期许多其他Web2.0应用还未推出,博客作为新兴技术平台迅速获得了大学英语教育者的关注和探索。另一方面,博客的特点决定了它可以成为天然的教学平台。博客结合了文字、图像、其他博客或网站的链接以及其他与主题相关的媒体,能够让读者以互动的方式留下意见,这为大学英语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教师可以通过博客发布课程要求、训练材料,学生可以在博客上完成作业、提交作业,师生间和生生间可以通过互相评论的方式展开互动。2010年后,博客的应用研究呈下降趋势。这既是新媒体出现带来的必然结果,也反映了博客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在数量上达到高峰后,在深层次的实践问题方面还有待解决。

微博的应用研究占据研究总量的次席。可以看出,自微博平台开放,特别是2009年8月新浪微博开放以来,大学英语教育界正在对其投入越来越多的目光。微博最大的特点是发布信息与传播信息的便捷快速。相对于强调版面布置的博客来说,微博的内容只是由简单的只言片语组成,对用户的技术要求门槛很低。其次,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大量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来登录使用微博。微博的评论、编辑后转发以及群组功能则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天然的优良条件。这些因素无疑加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使用微博平台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3.研究主题分析

基于Web2.0应用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主题:听力教学,口语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词汇语法等其他单项技能教学,综合教学与模式构建等。有些研究者使用了“应用”、“辅助教学”等字眼,有些则明确提出“教学模式”的概念。研究主题分布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看出,“Blog/博客”与“Wiki/维基”的应用研究在写作教学这一主题方面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48.6%和80%。这与此两项应用的特点有很大关系。博客和维基以发表日志、评论日志为主要使用方式,日志与评论均不设字数限制,这极大地满足了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要求。学生可以利用平台进行写作练习并发表,教师可以利用平台进行写作评阅。此外,所有语料可永久保存,不会丢失,方便教师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另一方面,写作教学也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写作能力的培养成为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最困难的环节之一[2]。两项数据反映出,大学英语教师正在有意识地利用有效网络平台的资源与优势,尝试解决教学难题,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其他六项应用的研究则以整体教学研究和模式构建为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4)》明确提出:“各高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3]但是,在Web1.0时代,网络资源与计算机技术虽然丰富了课堂教学,教学模式多数仍然围绕着单向的阅读或者视听资料展开,信息流动仍然是从教师到学生自上而下的单向流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机会不够多。反观Web2.0应用,其共同特点就是强力的交互性,支持信息的双向乃至多向流动,这为构建全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供了契机。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占据了社交网络、微博等教学应用研究的主要部分。

二、研究成果回顾与分析

基于Web2.0应用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涉及听说读写、词汇语法以及综合教学等各方面。不少研究者在新技术新平台与大学英语教学之间找到了契合点,将二者整合,利用Web2.0应用辅助教学,或者合二为一建构起一体化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

郭晓英[4]将博客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博客平台上建立起增加输入、头脑风暴、E化写作、教师监考、同伴互评、教师评改、推荐范文的一整套教与学的过程,并且通过实验和问卷调查,验证了这一模式相较于传统课堂讲授模式的有效性。

周云[5]通过微博开展口语教学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形成时间、空间、主体等多个维度的口语训练活动,包括课前预习、课后巩固、教学反馈、课外训练,并对学生进行了实验研究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微博平台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因素,拓展了语言输入途径。

李艳平[6]利用播客技术辅助听力教学,教师挑选播客上传、布置作业,学生下载收听、完成作业并反馈给老师,教学实验表明,以播客为辅助的听力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充分有效的利用课外时间,巩固课内知识,加强同学之间的互动,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于志涛、牟晓青[7]通过构建QQ群英语阅读学习社区,实施阅读元认知策略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专项深度学习的进行,有效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章艳乐[8]以混合式学习和合作学习理论为基础,尝试构建了以互联网、自主学习平台和QQ通讯软件为支撑的“大学英语课内外一体化学习模式”,通过为期一学年的实验,证明该模式有助于改善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现状。

以上几例为基于Web2.0应用平台进行单项语言技能教学或实现一体化综合教学的模式设计。实际上,对于大部分典型应用,已有研究者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单项语言技能或综合教学的模式。所有的研究成果总结起来,可归纳为打破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更新了“课堂面授+网络自主学习”的模式[9]。新模式的共同点在于:

1.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者通过设计促进知识建构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间的协作与交流从而获得知识。建构主义学习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借助社会交往与周围环境的交互,解决真实问题,习得技能,学生自我控制学习进程,自我建构学习目标。它适合于复杂知识的理解及高级认知技能和社会技能的形成[10]。

Web2.0应用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构建多模态语言学习环境,支持师生与生生间的会话与协作,为学习者创设具有真实情景、合作学习、注重解决问题等特色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学习者在这一平台上成为真正的教学主体,有利于充分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对语言知识的主动建构。

2. 凸显混合式学习的优势。混合式学习是指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不同的技术和手段以及不同的应用方式来实施教学的一种策略,它通过有机地整合面对面的课堂学习和数字化学习两种典型的教学形式而成为当前 ICT教学应用的主要趋势,其目的在于融合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11]。

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4)》中提出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新模式[12],十年来各高校通过努力已初步形成了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中的网络平台基本采用教育部推荐的教材所配备的网络学习系统,整体多为“控制主干课程学习进程的管理系统”+“大量全天候开放教辅资源”+“在线自测题库”+“教学主体(教师、学生)互动BBS”模式[13]。这一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不足之处在于,系统相对封闭,无法接纳外来资源;网络自主学习系统单纯考虑教学要点与技术环境,实际使用过程中缺少人际交互;没有开发可在手机或移动设备上使用的应用,只能通过电脑登录使用,使用时间和地点相对受限,不能满足更便捷更个性化的学习要求。Web2.0应用则可以很好地弥补网络学习系统的不足之处,海量的网络资源可极大丰富教学资源,评论、聊天等功能,可有效加强师生与生生间的互动,多数Web2.0应用可通过在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上安装对应软件使用,从而打破使用方面的时间地点限制,满足个性化的学习要求。因此,将传统的课堂学习、网络学习系统和Web2.0应用结合起来,构建一体化的混合式学习模式,能够充分发挥三要素自身的优点,避免单一模式的固有缺点,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基于Web2.0应用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尽管大学英语教学在Web2.0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依然存在种种问题,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1.浅层次分析多,深层次研究少

研究者往往把侧重点放在介绍技术特点、分析技术优势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效果之上,缺乏针对重点和难点问题的深入讨论与实践。对于如何具体将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例如某一次或某学期的大学英语课程如何利用新技术展开,大多仅有浅层次或模糊的论述。因此,尽管典型Web2.0应用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与思考,但是能产生实际推广价值与联动效应的并不多。

2.思辨性论述多,实证研究少

通过分析文献的研究方法可发现,国内基于Web2.0应用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大部分是以思辨的方式展开的,将Web2.0应用投入教学实践的较少,而对实践进行检验或完整展示实证研究全过程的则少之又少。 实证研究只占据研究总量的26.1%。缺乏实证研究的有力支持,研究多少显得缺乏说服力与公信度。

3.重复研究现象严重,模式开发不足

当某一类应用在某一方向上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果时,容易产生跟风现象。而后继的研究与已有研究在内容、方法、结论上则表现出高度重复,多角度思考不足,缺乏创新点。这造成开发出的应用模式单一。此外,对于新兴Web2.0应用缺乏应有的关注,如微信等。2013年11月腾讯宣布微信用户注册量突破6亿,微信已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但是搜索中国知网中文期刊数据库,将微信应用于大学英语研究的文章仅有9篇,这显得与时代脱节,也比其他教育领域滞后。

四、基于Web2.0应用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趋势

1.实践层面的研究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关于Web2.0应用的特点与优势分析的文章已不在少数,随着Web2.0应用推广至社会生活各领域,更多的研究者应当将重点放在如何具体的设计方案将其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以及验证其成效性上面。

2.研究主题与技术多样化

现有主题集中于语言技能培养与综合模式构建,下一步的研究还将扩展至多种英语课堂,延伸到教师发展、学生管理等多个层面,模式构建也将在多样化的基础上趋于合理高效。随着Web2.0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的Web2.0应用问世,新媒体新技术也将得到更多的关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伟军,孙晶.Web2.0的研究与应用综述[J].情报科学,2007(12).

[2][4]郭晓英.博客环境下大学英语写作模式的设计与实践[J].现代外语,2009(8).

[3][1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5]周云.基于微博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新模式研究与实践[J].外语电化教学,2012(6).

[6]李艳平.利用播客技术构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新模式——一项基于移动语言学习理论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5).

[7]于志涛,牟晓青.元认知策略训练在QQ群英语阅读学习社区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2(2).

[8]章艳乐.基于BL和CL理论的大学英语一体化学习模式实验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3(9).

[9]王守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11(5).

[10]余胜泉,路秋丽,陈声健.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

[11]黄怀荣,周跃良,王迎.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3]凌茜. 基于Web2.0平台的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探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6).(编辑:郭桂真)

猜你喜欢
博客英语教学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博客天下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博客相册
博客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