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5-09-10 20:42刘钢军
考试周刊 2015年53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思想品德

刘钢军

摘 要: 本文在简述创新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实例重点阐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种做法:改善关系,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赏识评价,提高学生的创新勇气;鼓励质疑,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思想品德 教学创新能力 培养方法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今,创新早已成为全社会的一种普遍共识。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我结合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改善关系,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老师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只是“遵从者”,这种不对等的关系使学生形成了对教师的遵从和畏惧心理,导致学生不敢想、不敢说、不敢质疑,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现代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热爱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师生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教学相长,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在互动中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基于以上认识,我彻底改变了过去的做法,主动走近学生,与学生为善,向学生学习;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引导他们勤学、好问、巧解,允许他们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做法;让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倾听、思考、讨论、活动,满足他们渴望自由、独立、表现的愿望;让课堂有质疑、有辩论、有笑声、有掌声,让学生的心灵撒满阳光。由此,营造了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置身于这样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中,自然会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二、赏识评价,提高学生的创新勇气

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渴望得到欣赏。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刻的心理动机,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多点赏识和鼓励,少点挑剔和讽刺,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勇气和创新能力,都至关重要。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之一就是让学生在挫折中看到希望,在成功时勇往直前,这些都离不开对学生的鼓励和赏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运用赏识性用语,及时给予具体的、恰当的肯定和鼓励,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呵护学生的自尊,使学生的创新勇气在赏识中得到提高。

例如: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我通常以鼓励与表扬为主,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引导。对于成功回答问题的同学,我会恰到好处地说:“你与众不同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对于回答问题不太完整的同学,也能发现其闪光点恰如其分地进行鼓励,我会说:“你的回答很有创意,如果说得全面一些就更好了。”对于自卑的同学,我会说:“再想一想,你的回答会很精彩。”对于马虎的同学,我会说:“希望你能向粗心告别,与细心交朋友!”教师这些看似平常的话语,却是学生的阳光,是课堂的生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经常处于这样温暖、信任、赏识性的评价中,一定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方法、研究新问题,从而提高创新勇气。

三、鼓励质疑,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质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创新的萌芽。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轻易承认、附和、接受某种观点、思路和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见解,敢于打破常规,不唯书、不唯师,不迷信、不盲从,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给予鼓励和引导,使学生在质疑中获得认知,发展思维。

例如:在讲授初二上册《思想品德》第十课中“做诚信的人”一框时,我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坚持诚实会赢得信任,对人不诚实就会产生信任危机,接着说明诚信守则的具体要求;此时,一位学生举手质疑:“老师,你说对人不诚实会产生信任危机,可医生对癌症晚期的病人说谎(隐瞒病情),却仍受到尊重和信任,我觉得你讲得与实际不符。”学生提出这么有深度的问题,我很高兴。先是表扬学生能开动脑筋,深入思考,然后引领学生就此事展开讨论,最后同学们得出结论:“诚实与说谎是水火不相容的,做诚实的人不应该撒谎。然而,我们生活的环境是复杂的,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也不是直线式的。在特定的交往环境中,有时需要我们隐瞒事情的某些真相,说些‘善意的谎言’。但这不是出于个人的‘私利’,而恰恰是维护对方利益的需要。从根本上说,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诚信的核心是善。”这样,学生提出的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思维得到了锻炼,对知识理解得更深了。

四、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正如陆游诗中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我们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时,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如举办创意设计、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把设想、创造、发明变成现实,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初三《思想品德》第四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框前,我引导学生进行了预习,并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设计和制作《自动浇水器》。在制作时,我对《自动浇水器》的功能提出要求:花盆中的土干透时,自动浇水;花盆中的土湿透时,停止浇水。我首先让每个学生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其次,大家共同讨论,集思广益,论证每个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并选出最佳设计方案。最后,大家找材料,加工,组装,实验、改进、投入使用。《自动浇水器》的制作和使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而且点燃了学生科技创新的火花,提高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当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方法,循序渐进,长期坚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思想品德
饮食文化与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相互融合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符合课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