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联系现实生活,优化生物课堂教学

2015-09-10 01:59丁吉
考试周刊 2015年51期
关键词:教学目的课堂导入教学情境

丁吉

摘 要: 高中生物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对学生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水平及操作能力等提出了较高层次的要求。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入实施,“生活化”已经成为高中生物教学的必要前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将课程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此,作者实践教学经验,就如何通过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优化高中生物课程教学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 高中生物生活化 教学目的 课堂导入 教学情境 课后延伸

引言

对于生活化教学而言,是以现实的生活背景为依托的情景化教学,将教学元素渗透于实际生活中,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对于现阶段的高中生物教学工作而言,打造生活化课堂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是新时期高中生物教学的发展趋势。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引入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攻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能有效促进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1]。

1.教学目的生活化,便于学生理解与学习

生物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高中生物教学目的生活化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注重理论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的有效结合理念。这样能够引导学生在现实的生活背景中学习生物学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刻理解生物学的核心理念。如对于“蛋白质鉴定实验”而言,可将实验目的进行生活化处理,将该教学目的改为“某品牌奶粉蛋白质含量鉴定”;将“人类遗传病调查”改成“某小学红绿色盲概率统计”,等等,这样不仅能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内容,而且能加深他们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

2.课堂导入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注重新知识点的导入,注重探寻新知识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通过对这种关系的探寻,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对周围事物及现象的独特理解与看法,教师通过对学生所熟悉生活事例的引入,并创设相应的探究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如在学到“传染病与免疫”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借助当前蔓延较严重的埃博拉传染病毒,引导学生通过对新闻材料的收集与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掌握埃博拉病毒的传染方式、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等内容。不仅能加强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对于学生时事的学习与把握也大有裨益。

3.教学情境生活化,使教学内容形象化

教学情境生活化能借助学生对生活中事物与现象的深刻印象,实现所学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的衔接。借助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事物进行新课导入,能够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知识,并快速进入课程学习的核心部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将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常见现象与所学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并借助多媒体元素,利用生动形象的影音元素进行课程导入,能够通过对学生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更高效、深刻。如对于高一生物的“从生物圈到细胞”这一单元内容而言,要让学生掌握“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这一概念,并且能够较准确地掌握生命系统层次,需要以生动形象的生活案例为载体,对抽象化的概念进行形象化处理。为此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草履虫的运动、摄食、生长、分裂,学生在看完影像资料之后,能够将草履虫与实际生活中的多细胞生物联系起来,进而明确单细胞生物也可以独立完成一系列的功能,从而切实掌握“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这一概念,并进一步推断生命系统层次,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4.课后延伸生活化,巩固对已学知识的理解

生活是学习生物学知识的最终归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充分考虑生物学这一课程特点,注重沟通教材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其次,为了强化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应注重多开展课外活动,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更好地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在开展课外拓展活动时,教师应尽可能增加此方面内容,使学生通过对活动的参与,在其中感受到生物学知识点的存在,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技能,真正做到让学习回归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如在学到选修内容“发酵”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借助教材中提到的乳酸发酵、酒精发酵引申到课外实践活动中。如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葡萄酒制作”课外活动,在学生了解到酵母菌的作用及功能原理之后,再引导学生学习一些葡萄酒制作的基本工艺,接下来就可以让学生自主操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可提供“材料准备→消毒→原料处理→密封”这一概要流程,接下来引导学生以小组协作的形式自主动手操作。在葡萄酒制作完成2个月之后,以小组形式品尝不同小组的“劳动成果”。这一课外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对该部分学习内容的掌握更加牢固、深刻。

结语

在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生活化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教学模式。首先,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性。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学生能够借助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将所学的抽象、繁琐知识点具体化、形象化。其次,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与自主探究,能引导他们攻克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重难点知识,使他们对生物教学一贯陈旧呆板的印象得到改善,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能够为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海军.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J].俪人:教师,2014(24):74.

猜你喜欢
教学目的课堂导入教学情境
大学英语教学中教与学目的的分析和思考
对高职院校教改的几点思考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计算机导论双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