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PhotoShop教学中的有效性应用

2015-09-10 14:08金建兵
考试周刊 2015年33期
关键词:改进措施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金建兵

摘 要: 中职课程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与他人合作能力的培养,本文就中职Photoshop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结合实践教学,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在课程学习中有效性应用的改进措施,调动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性 改进措施

在中职Photoshop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划分成学习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是体现新课标精神、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形式。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把学生按照任务分工编排成平行的几个小组,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和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更能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Photoshop以其强大功能和独特操作方式在图像处理软件中首屈一指。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中职学校开设了Photoshop课程教学,本文以中职一年级学生Photoshop软件学习的现状调查为切入点,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探索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提高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PhotoShop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中职学校的生源构成比较特殊,大多数学生是基础教育中学习比较薄弱的学生。职业教育注重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培养,他们没有升学压力,没有充足的学习动力,自学能力和意志力都比较薄弱,这些因素都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发挥产生了一定影响。在中职Photoshop课堂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设计不合理,小组合作效率低。

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准备不充分,课前对教学大纲、教材的理解不完整,对知识点的内在关联分析不透彻,教案、学案、学习问题单等导学工具制作不到位,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和环节不能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科学预设。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指导不到位,课前教师就合作学习的内容、形式、目标、要求与学生交流不充分、理解不到位,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缺少方法指导,忽视了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作用。教师“导”的作用没有体现,学生“学”的效率没有提高。

2.合作意识不到位,责任分工不明确。

正如上面提到的,中职生的生源构成比较特殊,部分学生的学习动力不充足,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比较淡薄,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不能主动、及时参与到小组活动中,经常扮演“旁观者”的角色,久而久之就把孤立于自己所在的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不是一朝一夕能掌握的,合作的方法、角色的分配、责任的分工都需要经过长期不懈的训练。

3.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解读不到位。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和意义理解不到位,不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合理有效地正确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而是为了学校的教学要求或者是应付教学检查,突击性地在课堂上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了“合作而合作”,其结果往往是教师责怪学生不配合,学生则在课堂上找不到方向,最后的结果是学习没效率、教学没质量。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PhotoShop教学中有效性应用的改进措施

1.优化教学设计,找准小组合作学习切入点。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这就要求优化教学设计,践行“课前、课中、课外”一体化的统筹课改理念,找准小组合作学习的切入点。课前备课,要结合课程标准,参考课改要求,认真分析教材内部构架,把握教学脉络,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对小组合作的需求性、必要性做好科学预设,提高小组合作效率。课中导学,做好教学组织与导学活动,给予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完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应用;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机会,在合作探究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发挥小组合作的实效性。课外交流,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是合作,利用课外时间加强师生、生生间的情感交流,互相带动,共同提高,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2.明确任务分工,找准小组合作学习的施力点。

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责任明确而具体,根据组员的学习能力,可以对任务进行等级划分,组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任务的自由选择(任务认领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小组合作的主动性),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根据每个小组的具体情况明确规定组员合作方式与合作目标,小组成员间的目标和小组整体行为方向的一致性,从而实现小组成员“协同”,实现本组学习目标。在合作过程中结成互帮对子,互帮互助互学,从而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层次性、启发性和互助性。

3.培养综合能力,找准小组合作学习的落脚点。

教学本质上是一种道德活动,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借助知识的传授使受教育者能明辨善恶,陶冶意志,养成去恶从善的品德。”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更应注意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加强他们与人合作的意愿,引导他们找到与人合作的技巧,让他们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能体验到与人合作的快乐,积极融入集体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本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教师是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伙伴,师生间的对话应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模式,一种教学手段,设计科学、合理、有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愿意学、主动学并能够与老师、同学及时分享自己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教师通过结合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实际,优化教学设计,加强合作过程的调控与引导,保证小组合作的有效开展。只有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团队意识、集体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小组合作的积极性,才能切实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坦.论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

[2]王晓红,吴坤芳.高职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探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3]龙宝新.论新课堂视野下的高效课堂改革线路图[J]江苏教育研究,2014.

[4]许瑞娟.新课改下大班额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1,(5).

猜你喜欢
改进措施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