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独学绽放在语文课堂

2015-09-10 07:22刘兴生
语文教学之友 2015年3期
关键词:赏析分层文本

刘兴生

独学是合作探究的前提和保障,只有独学的深入,才有群学的高效。那么如何在课堂中引领学生独学呢?

一、培养兴趣,激发独学

古人云:“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初中学生对于语文课学习的目的并不十分明确,课堂中唤发情趣,激发独学,显得尤为重要。新颖别致的导入是启发和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和浓厚独学兴趣的有效手段。兴趣是点燃独学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譬如《沁园春·雪》一文,开课伊始,我在黑板正中唯书一“雪”字,然后请学生用各种方法来描述心中的雪,顿时,课堂中“人声鼎沸”:有引用古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抒怀的、有放声“塞北的雪”歌赞的、有利用排比修辞描绘的……大部分学生的描述如出一辙,都突出了雪的洁白、好玩的一面;之后我让学生闭起眼睛,聆听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想想伟人是如何描写雪景的。随着配乐朗读声起,学生被诗词中那雄壮多姿的画面深深的震撼。当睁开眼睛时,他们完全融入了自学的课堂,有声情并茂品读的、有反复揣摩领悟的、有静思遐想的……同学们已经被伟人笔下的美景,伟人胸中的情怀,彻底陶醉了。激趣独学,使我们的课堂异彩纷呈。

二、发掘文本,引领独学

教师吃透教材,对文本深层解读是学生“独学”的保障。引领学生独学,教师首先站在导读者与学生的角度去研读教材,领会内涵,了解学情,问题的设计做到深入浅出才能在引领独学时有条不紊,浅入深出。如教学《背影》时,我设计了这样三个问题:1.父亲的穿着怎样?父亲给了我什么?这些东西有什么特别之处?2.父亲为什么要给我这些东西?3.作者选择这些东西有什么深意?

学生看到如此长的文章只思考浅显易懂的三个问题自然信心百倍,随着三个问题研讨的成熟,我适时地点出“黑色、深青色”与暗淡的时代背景和绝望的个人厄运互为映衬;“紫色、朱红”意味着希望;“大衣”意味着温暖;“橘子”意味着甜蜜幸福。这正是那时代父亲在现实生活中最缺乏的,也是父亲希望儿子能拥有的。学生恍然大悟,原来父爱是这样!此刻,让学生回读文章,学生已将“大衣”“橘子”与“父亲”“背影”深深联系起来,鲜活而丰满的父亲形象也深深印在了每个孩子的心中。以全新的视角解读文本,学生的独学就有了目的与方向,自然可以彰显语文课堂的魅力。

三、因材施教,分层独学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享受思考的乐趣,是课堂分层教学的目的。例如教学《谈生命》时,我确定的目标之一便是:学会应用较多的赏析方法来赏析文本。根据这个教学目标,我设计“导学案”的步骤时注重了分层:(1)找出文章中你喜欢的词语;(2)摘抄你喜欢的句子,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3)就全班学生都喜欢的句子展开讨论,说说大家都喜欢的原因;(4)全班讨论句子为何会有美感;(5)“我能行”句子赏析比赛,每个学生采用一种或两种方法赏析此中的一个或几个句子。在这堂课中,我始终针对同一个目标,带领学生关注文本、掌握方法,并且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学习目标,课堂上学生们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这堂课不仅达成了教学目标,而且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获,优等生看到了挑战,中等生看到了激励,学困生看到了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课堂上品尝了交流的乐趣,他们独学的积极性、自觉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四、授人以渔,保障独学

利用导学案教学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一种流派,而导学案实施的关键是方法指导,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架起合适的桥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时,大多数学生对《水浒传》的了解都只是一鳞半爪,课堂中我用5分钟检查预习,通过填空题、排序题的方式完成了作家作品简介及相关情节的梳理,让学生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后,我交给学生推求细部关联的方法,让他们运用“草蛇灰线”法,分析两个问题:第一“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节选部分的核心事件,鲁提辖杀死镇关西为什么舍简就繁,不用刀而用拳,多费了一番周折?第二:为了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幕合乎情理,作者在前文做了哪些巧妙的铺垫。在挖掘情节和细节的关联中,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文本,课堂也在独学中呈现出活泼而热烈的气氛。“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师针对具体学习内容给出方法建议,让学生知道该怎么思考、怎么做,学生学习将不再迷惘、不再倦怠。

五、科学评价,彰显独学

教育评价的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说评价是一盏灯,能点亮学生学习前进的方向。对自卑型的学生,评价应注重在鼓励其树立信心、大胆参与;对冲动型的学生,评价应注重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训练他们先慎重考虑,后有条理地作答;对智能型的学生,评价应激励他们拓展创新。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及时对学优生给出“思维敏捷”、“继续保持”的激励语,使其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奋发向上。对于学困生给出“再想想”、“争取下次做得更好”的激励语,使其对自己充满信心,调整课堂学习的心理差距。从预习作业到课堂学习再到课后作业,我都以分层标准来进行分层评价,这样充分调动了各层次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积极因素,促进了智商和情商的协调发展。总之,以呵护学生的积极的思考心理为终极目标,这样既保障了学生个性的张扬,又照顾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独学习惯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知识,而且让学生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使其学会学习,终生受益。笔者认为独学是语文课堂学习的基石,只有独学的活跃才有课堂的高效。

(作者单位:金塔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赏析分层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