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

2015-09-16 09:21余西德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意境古诗词诗歌

余西德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鉴赏教学一直是注形式轻实质,严重制约了学生在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无法实现对整体篇章的知识内化。从观图、读诗、品情三方面论述了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以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意象,体悟诗情,实现诗意语文的情感之旅。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20016

诗歌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对学生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近几年,各地中考题中都能看到关于古代诗歌鉴赏的题目,选材范围大多集中在唐诗、宋词、元曲。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古诗词鉴赏教学,帮助学生从古诗词中汲取精粹,形成健康美好的精神底子。

一、观图,初步感知美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这首诗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诗歌是一种感性形象,要紧紧抓住其特点,就要使诗情画意达到统一,观图便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教师可以用PPT为学生呈现古诗相应的插图,图上的人物形象以及人物所处的环境是具体可感的,比起文字更能让学生进入意境,在初步感知古诗词美感中唤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以苏教版七年级下册《使至塞上》一文为例,诗人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扬名千古,被历代名家称颂。教学中,教师可以配上图片来帮助学生从构图美、线条美、色彩美三方面来品味这一“千古壮观”的名句。在图片中,“孤烟”与“大漠”是一个线面结合的整体,诗中落日如若悬在天上,那么“长河”与“落日”就是两个隔开的孤立的画面,与上句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不相符。孤烟出于大漠,落日映在水中才是当时最真实的景象。此种境况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不仅在形式上对偶,内容上也“对偶”,自然而然并且协调统一,而且不会影响此联阔大苍茫的意境,作者哀婉凄美的情思亦衬托其中。

对于教材上所配的观赏图片,应引导学生细致而全面地观察,初步感知诗歌所描绘的美的意境。亦可结合诗歌内容和图片,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由诗到画中增强诗歌鉴赏能力。

二、读诗,尽情渲染美

古诗词虽然篇幅小、字数少,却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往往一字千钧,震人心灵。很多经典的古诗词往往押韵,有音节有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读记。多读古诗词,可以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读准字音,感受古人运用语言文字时的聪颖和睿智,并加以丰富的想象,体会作品中语言文字的深厚内涵,在自行感知和体会中真正把握诗意。

例如,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桃花源记》一文中,“夹岸数百步”中“夹”字应读“jiā”,且要注意停顿,“夹岸/数百步”。“屋舍/俨然”中“舍”字应读“shè”, “便要还家”中“要”应读“yāo”,“此中人语云”中“语”字应读“yù”等。只有做到朗读时发音正确,注意停顿,才能正确理解全文内容,做到熟读成诵。同时,文章的语言优美隽永,朗朗上口,值得学生反复朗读和品味。尤其是文中的古今异义字词,如“鲜美”“交通”“妻子”“无论”“绝境”等,都需要学生边朗读边思考其古义。通过诵读,学生深入地走进文本,胜于教师的大量讲析。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言文字的背后,要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字斟句酌,读出灵感,读出音韵美,才能在鉴赏诗歌的语言中读出味来。

三、品情,深入体会美

古诗词有着高超的表达技巧,千姿百态的意境美,高尚的道德情操,简短的语言背后却凝聚着作者思维的整合,散发着语言强大的表现力,提炼后成为深刻隽永的范文。因此,在逐一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还需要细细品味,理解文章的情感基调,体会蕴含其中的情感,才能理解文章的寓意,真正为之动情,体会深层的意境美。

例如,《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一文中,用语平淡自然,相互随品而出,“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之语不见丝毫修饰,平淡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和谐地统一起来,平常中却富于情趣,夜色柔和优美,意境醇美,又很含蓄,在细细的品情中感受本文的写作特色,感受作者的田园劳作之乐,才能体会作者愉快恬淡的心情和对归隐生活满足的遁世思想。再如《桃花源记》一文中,全文在结构的安排、内容的剪切、手法的运用、语言的锤炼等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作者为读者虚构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这世外桃源品一品花草如仙境,品一品鸡犬成睦邻,品一品人情异世间,只有体会了这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人民怡然自得的桃花源,正是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才觉韵味无穷,余香满口。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的相关背景,或是掌握关键字词,仔细品味,更好地帮助学生知人论世,体会作品内涵,让学生试着带着诗人的心情去阅读和感受,更好地整体感知,解读意象。

总之,博大精深的古诗词承载着对学生人文精神和道德修养的培养,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去探求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新课改下,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应摒弃应试化、形式化的传统教学方式,加强与学生情感的交流与互动,注重对学生鉴赏古诗词兴趣的激发,真正发挥语文课程陶冶性情的育人功能。

责任编辑陈剑平

猜你喜欢
意境古诗词诗歌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春色满园
猜诗词
一朵花的意境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