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中的“美女蛇”故事

2015-09-16 09:30胡建华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8期

胡建华

[摘要]“美女蛇”的故事在《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一文中的作用可能被很多人所忽视,试着从叙事的简洁性及其强烈的对比衬托作用这一角度进行阐释,由此更好地表现鲁迅先生创作《朝花夕拾》这一回忆性散文集的真正意图,即提倡寓教于乐的“立人”教育,批判封建制度下的愚昧教育。

[关键词]“美女蛇”故事对比反衬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20025

鲁迅先生的散文“在思想的深邃、文体的简练、手法的多变、词句的精雕细琢等方面,都是许多散文作家所不及的”(李旦初《中国现代文学》。他写于1926年的回忆性叙事散文《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先生回忆了童年生活和书塾生活,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富有情趣自由自在生活的心理,也表现了对束缚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封建教育制度的不满情绪。

一、简洁精美的文笔

这篇散文体现了先生叙事简练、用词精雕细琢的非凡功力。他为我们描绘的那幅绚丽多彩、熠熠生辉的儿童寻乐图,文笔之精美堪称典范,尤其用简洁而不平淡的语言为我们讲述的两则神话故事更具有典型性。一则是吃了像人形的何首乌会成仙,一笔带过却明白无疑,其简练紧凑自不必说;一则是“美女蛇”的故事。鲁迅先生惯用的表现手法——白描,仅用二百七十七个字,毫无“粉饰”,毫无“做作”,毫无“卖弄”,却叙述得一波三折,情节离奇,摄人心魄,充分反映了他“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的作文要求。词句的精雕细琢,如“他虽然照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平平几字,书生的紧恐之状却表现得淋漓尽致,读者也为之提心。这种叙事的文笔,简洁而有韵味,畅达而有波纹,是“许多散文作家所不及的”。虽然用“美女蛇”这个“点”来反映鲁迅先生散文的特点这个“面”如管中窥豹未免过于偏激,但窥见的“斑纹”却真真切切代表着“全豹”的特点——文笔的简洁精美。

这是“美女蛇”故事的妙处之一。它的另一妙处是在文中起对比衬托的作用,突出两个人物,两种环境,并由此延伸反映了鲁迅先生对时代教育风气的情绪,表现了他洞察现实针砭时弊的深邃思想。

二、强烈的对比衬托

1.同是成年人,态度却迥异

鲁迅先生通过“美女蛇”的故事,突出了长妈妈的亲切耐心,反衬出书塾先生的冷漠、死板。透过故事,我们仿佛看见了长妈妈善良慈爱的笑容,仿佛听到了她娓娓拖长的声音,其耐心教诲的形象跃然纸上。长妈妈的亲切耐心无不吸引稚童,故事的神秘无不牵摄那颗好奇的童心。这种诲人不倦的态度和寓教于乐的方法是儿童所喜爱能接受的。事隔若干年后的先生便俯首摘来这朵“小花”,反衬了扼杀充满好奇天真无邪的童心的书塾先生。他的“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的一声“不知道”,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一星因好奇而求知的火苗。书塾先生态度的根源在于“正午习字,晚上对课”的“读死书”的方法。对书塾先生这种冷漠的教学态度和死板的教学方法,鲁迅先生表示不满,这也是他“旧事重提”的真正用意所在。

2.同是生活“园”,情调却不同

长妈妈给“我”讲的这个“美女蛇”的故事极为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还给人的思想以启迪。这很适合儿童爱听故事的心理特征,也顺应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鲁迅先生插叙这则故事,给景色秀丽、充满情趣的“百草园”披上了神奇的色彩,反衬出当时学习环境“三味书屋”的灰暗、单调、低沉。“百草园”之所以成为“我”的乐园,其原因除景色之优美、生活之自由外,还有那神奇的色彩深深吸引着一颗纯真的童心。这样的环境正与孩童的好奇心相吻合。与之相反,鲁迅先生的“正规教育”却是在沉闷的环境里以“读死书、死读书”的传统教育模式开始的,自然那颗追求纯真、自由的童心被禁锢了。我们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位社会责任感很强的文学家。他说:“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文化偏至论》那么他“旧事重提”是有所指向的,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朝花夕拾·小引》而旧事重提。因为鲁迅先生通过艰辛的求索而发现了“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一个吃人的社会”。这种“吃人”现象的形成,除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起决定作用外,中国不开化的封闭式压抑教育也起了一定的作用。鲁迅先生所处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是一个“崇孔复古”气氛很浓的时代,他怕天真无邪的儿童再次受其毒害,由“被人吃”变为“吃人者”,于是将记忆中的“小花”摘来,插入“最能体现作者性格、人品、才思和感情”(杜福磊《散文思絮》的文之“瓶”唤醒人们,鞭策人们。鲁迅先生“重提旧事”的思想锋芒所指便是提倡寓教于乐的“立人”教育,批判封闭的愚昧教育。

诚然,一则小故事,不必“大动干戈”。只叙事的简洁,文字的“精雕细磨”就够我们学习了,但这是形式,是表象。作家的责任要透过表象反映作家的“人品”,这则小故事犹如一曲交响乐中的一个音符,虽不被人所看重,但它不能少,顺着它可以摸清作品的思路及基调。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