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课堂教学初探

2015-09-16 09:36胡志坚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评价

胡志坚

[摘要]拟建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展、导、演”模式,并阐述模式的结构内涵、实践应用及操作要领,探究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20032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在教学实践中,只有学生主体动起来,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这就需要我们有效地教学,充分尊重学生,使学生形成综合英语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那么,如何有效利用英语教材文本,既尊重学生个体学习,又能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呢?本文拟建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展、导、演”模式,并阐述模式的结构内涵、实践应用及操作要领。

一、“导”——挖掘教材文本中的兴趣点,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

“导”,即“导学”。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完成预习任务。这需要充分了解所有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和发展需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把握学习难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保持学习英语的信心,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获得学习英语的成功感受。有效地导学离不开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取舍和补充,而挖掘教材文本中的兴趣点是一堂课各层次学生主体参与的关键。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中有爱迪生”。教师要充分运用赏识教育和激励教育原则。在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1 Friends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上,我抓住“一个好朋友的品质有哪些?”,启发学生主体参与为我找朋友,激发学生的兴趣点——“我想交怎样的好朋友?”要求学生每人都要说出至少一个句子。学生的积极性明显增强,积极为我寻找人文素养高的人作为我的朋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并运用了helpful, honest, polite, interesting等形容词,还理解了You must trust them because they never tell lies.等重要的句子。在师生互动和生生用英语交流中,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人文素养。

二、“展”——课堂文本教学中竞争积累语句提高人文素养

“展”即当堂展示,学生通过自学后展示自己学懂的内容,供其他同学和老师评估。课堂教学中让竞争参与进来,让学生在竞争氛围下积极提高自己。在教学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4 Do it yourself 第一课时,我设计竞争展示对话的环节,全班两两一组表演大PK。展示时必须声音洪亮,有感情,注意语音语调,学生在表演中找到语言表达的技巧和语言的内在美,对Youd better get some tools. It says , “Do it yourself.” When you do DIY, you make, repair or decorate things yourself instead of paying someone to do it.和I enjoy making something new. Thats fun.等句子有更深的理解。学生人人参与,尊重个性差异,又在竞争中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提高语言美的认识。

三、“导”——小组活动设计体现互帮互组的活动形式

“导”即“导引”。启发学生探究英语学习技巧。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模仿、体验、探究、展示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英语,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小组活动设计以4-6人为一组,在教学中我们主要是给定任务,分组活动完成任务。让他们在自己的活动小组里学有所得,提高兴趣,尽其所能发挥他们的长处。教师实时进行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并慢慢形成学习的迁移,将他们的长项也慢慢向现在的语言发展。在小组活动设计上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动中要有互帮互组环节,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分工合作才能完成。如在教学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2 School life时,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在进行第一课时时,我把小组合作完成的任务分为探讨Eddie 和Hobo谈论学校的样子、英美在学习用品上的不同、身边街区的不同和季节假日等方面的不同。用以上任务让学生分组选择在英美不同国家时进行对话表演。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角色,在小组合作中讨论用词的不同,互相在学习的氛围中得到发展,提高对英美文化差异的认识,在表演中一言一行体现人文素养的提高。

四、 “演”——评价体现分层设计,促进学生积极发展

“演”即表演,学生根据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表演。评价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基石,评价的设计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差异,这样,学生才能在评价的指引下积极参与课堂的活动中。以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8 第二课时Taiwan Earthquake为例。在启发学生学完课本内容后,教师让小组合作表演采访。以小组长为幸存者Timmy,其他同学对他进行采访。采访设计如下。

1.小组讨论

教师在学生小组互相讨论的基础上确定评价标准,引导师生共同提高人文素养,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全班欣赏

教师将小组按抽签的顺序排号,每小组有90秒表演时间。教师再适当点评优缺点,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人文素养表现是否到位,欣赏小组精彩之处,认识到表演上的不足。

3.课后作业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后继续表演,同时要求学生进行故事情节的进一步表演,将评价和修正过程迁移到课后的时间里。

第1和第2步骤的活动使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学生在表演时针对评价标准,既明白了自己的高于别人之处,也看到了别人的不足,他们在不自觉中内化自己小组合作表演标准,不断提高人文素养。第3步骤是对学生表演能力的迁移,也是学生人文素养与课外文化相结合的延伸,实现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继续学习奠定基础。运用“导”、“展”、“导”、“演”模式有效开展课堂教学,尊重学生个体,把学生作为有思想的人来培养,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设计每个节课的兴趣点,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采用竞争机制激活学生积极参与英语学习。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尊重个体差异,实施小组集体评价为主,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得到进步,最终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守仁,何峰.英语八年级上册)[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李璐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评价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人文社科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