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析*

2015-09-17 12:36薛婧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16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大学生

◆薛婧

作者:薛婧,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24005)。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迅猛发展,随之带来的微博、微信等媒介工具迅速进入人们的视线,并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媒介工具的大量普及,使得利用自媒体手段进行新闻传播更加趋于平民化和大众化,而大学生走在时代的最前沿,是新事物和新技术的使用者和传播者,是使用自媒体以及推动其快速发展的主力军。因此,了解大学生自媒体使用现状,加强大学生的媒介传播知识教育,提高其媒介素养,规范媒介使用方式,将有利于推动自媒体的发展,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生态环境。

1 自媒体与自媒体时代

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它包括博客、微博、微信、论坛贴吧等。自媒体时代是指以个人传播为主,以现代化、电子化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媒介时代。

2 自媒体的特征

门槛低,易操作 传统媒体的运作是极其复杂的,它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支持,而且媒体要正常运作就必须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核,门槛高,操作难。然而伴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网络的普及,让人们坐在家中足不出户,便能了解天下大事,并且还可以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如微博、微信、QQ等自媒体软件,通过下载软件注册会员都能很快掌握使用方法,操作简单快捷。

平民化,个性化 网络的出现,让每个成员可以拥有网络浏览、互动、传播的方式和个人私密空间的自媒体,媒体成了每个人的传播载体,人们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且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兴趣来丰富自己的空间,让其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

时效性,交互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交流、传播不再受时间、地点限制,信息可以迅速进行传播,也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对自己关注的东西进行了解,时效性大大增强。同时网络也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信息是可以共享、交流沟通的,网络成了人们交流的新平台。

3 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在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媒介素养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大众媒体的本质特征、大众媒体所使用的技术和这些技术产生影响的一种明智的、批判性的理解力[1]。

4 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它是贯彻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和发展,这要求现代高等教育要不断培养口径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的综合型人才,然而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都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相当部分学生的媒介素养处于无序混乱状态,自身在网上言行缺少法律法规约束,所以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顺利开展。

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媒介传播一直都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现在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方便、更简单的途径,因而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为大学生学习成长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更好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2]。

有助于构建和谐自媒体环境 随着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受网络的影响越来越严峻,上课手机上网、抄袭文章、传播黄色资讯和虚假消息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而这些与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规范和指导学生的自媒体使用行为,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自媒体环境。

5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学校教育缺乏重视 在很多发达国家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形成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体系,而我国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没有经过任何正规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我国的学校教育一直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传授,而对于媒介素养等方面的教育则缺乏足够的重视。首先是在内容方面,目前涉及到相关方面的教育多集中在校园媒体,比如校园广播电台、学校BBS、论坛贴吧等;其次是教育形式方面,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多为传统的理论教学,课堂形式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次是保障机制方面,广大高等院校的媒介素养教育仅局限在部分新闻传播专业,而对于非专业学生并没有相关的指导方针和实施计划;最后是在投入方面,无论是资金、技术、师资、设备的投入,还是课程、讲座的安排,都难以保证学生的媒介素养学习需求。

缺乏媒介道德规范 目前我国大学生媒介教育缺乏足够的体系,特别是指导、约束与保障体系。由于没有正确理论指导和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约束,而部分大学生又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自律能力,因此整体道德水平下滑,受到实用和功利主义倾向的严重影响,以致色情、抄袭、虚假、诽谤等消息广泛传播。

学生缺乏媒介实践 在我国,大学专业知识教育主要是在学校的课堂中进行,大部分学生局限于学校内部的活动,很少主动参与到有关媒介素养的实践之中。应适当举办媒介素养知识讲座,多让学生去媒体制作单位进行社会实践,加深对媒介的理解力、思辨力。据武汉市大学生调查显示,到校外媒体实践的仅占7.1%,可见广大学生对于媒介素养也只是停留在理论的认识,而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也缺乏相应的操作技能[3]。

媒体对大学生缺乏正确引导 当今社会市场化竞争愈演愈烈,媒体的商业性越来越强,媒体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提高收视率、收听率、阅读率和收益率,而忽视媒体的社会教育功能,未能承担起媒介素养教育的责任,因而对广大学生造成不好的影响和错误的引导。

6 自媒体环境下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策略

上下联动,营造良好的媒介素养教育环境 大学校园是传播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阵地,大学生又是站在时代的前沿,是自媒体运用领军人物,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高低,会对整个社会的媒介素养产生很大的影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实现了网络全覆盖,而且有校园BBS、校园广播、学院微博、论坛等自媒体平台,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传播正能量,分享正确的自媒体使用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媒介素养教育环境。

开设自媒体教育课程,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素质 学校开设自媒体教育课程,教给学生自媒体知识以及正确运用的技巧,是培养学生媒介素养最有效、最科学的方法之一。除开新闻学院等开设专业的自媒体教育课程之外,学校也应该考虑当前大学生对于自媒体知识了解甚少的状况,开设相关的公共课程,学校的学生会、社团也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学者组织专题讲座,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媒介素养知识,了解其运行规律,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自媒体,不断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4]。

合理布局,在其他教学中渗透媒介素养教育 大学的专业、课程众多,而这些学科之间并不是孤立设置的,而是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所以在开展任何一科的教育时都可以渗入媒介素养教育。比如法律基础以及形势政策课是大学思想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它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精神、行为准则、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规范,而这些知识可以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多样性来进行授课,让学生通过网络媒体更好地了解大学文化的精髓,在学习文化的同时还能引导学生提高个人自律意识和的媒介素养。

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 大学生已经具备自我约束能力和判断辨别能力,对于自媒体平台上所传播的信息具有一定的甄别能力。在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形成合力,主动承担自身责任,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媒介环境。同时,教师要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需要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无论是教育的动机,还是教育的形式,学校教育都至关重要。只有加强学生的自主意识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通过对自媒体的熟练运用,准确认识它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在实际生活和传播行动中才能表现出良好的媒介素养。

7 结语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自媒体纷纷出现,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特别是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然而网络的开放性、平民化也让很多负面信息迅速传播,对大学生起着负面的影响,所以无论是学校、社会还是家庭,都应承当自身责任,营造一个良好媒介传播环境。大学生要严于律己,遵守网络法律法规,正确运用各种自媒体,传播健康的知识和信息。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最终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媒体环境。■

[1]张幵.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王光明.价值观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童清艳.超越传媒:揭开媒介影响受众的面纱[J].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

[4]单晓红.媒介素养引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5]张毅,张志安.加拿大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初探[J].新闻记者,2005(3).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大学生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书,最优雅的媒介
大学生之歌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