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护理专业核心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2015-09-17 12:36杨洋周姗红刘延峰刘晓斌张正祥冯俏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16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课程护理

◆杨洋 周姗红 刘延峰 刘晓斌 张正祥 冯俏

作者:杨洋,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高压氧治疗中心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为临床护理教育;周姗红,延安大学附属医院CT室;刘延峰、刘晓斌、张正祥、冯俏,延安大学医学院(716000)。

1 混合式学习模式简介

混合学习(B-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电子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的学习方法,最早是由美国的培训机构提出的。其核心理念是在适当的时间,应用适当的学习技术,契合适当的学习风格、对适当的学习者,传递适当的能力,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首先提出要将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同网络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随后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等对混合式教学模式都提出各自的观点。

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有四种类型:1)循环模式(Rotation Model),这种模式让学生在面对面课堂学习和计算机指引学习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中交替适应,适用于小学阶段的学习;2)流动模式(Flex Model),这种模式要求学生通过在线课程进行课题学习和在线辅导,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在自己选择的地点进行独立学习,适用于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学习;3)自我调节模式(Selfblend Model),这种模式要求学生通过自己选择额外的在线课程的方式,来补充自己学校课程缺少的部分,获得学位或认证;4)增强虚拟模式(Enriched Virtual Model),这种模式是学生通过在线课程或线上班级完全采用在线的模式,辅以不经常的教师面对面的教学。后两种模式是适用于高等阶段的学习。

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混合式教学具有诸多优势:构建了数字化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互性强、逼真性高、易于使用的模拟实训平台,使学习更加科学化、更有针对性。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和新课程改革需要,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入课堂,使优质资源在课堂上更加有效应用,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避免了教师重复机械劳动,为教师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提供了条件,便于教师更好地扩大和增强教学效果。

2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理论依据 在传统的护理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模式中,主要是“先教后学”的形式,课堂是教师的舞台,按照教师讲授、学生操作、辅导答疑三个环节进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全体学生接受的是教师无差异的讲授,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

护理专业核心课程设计

1)面授教学。护理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外科护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护理伦理学、药理学、护理学基础等专业基础课,课程教学目标是使护理院校的学生掌握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来解决护理工作岗位中常见的问题,完成岗位工作,为今后从事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要以“做中学,学中做”的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来制定教学设计,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静态的教材转化成动态的活动教材,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为使课程设计更加合理,面授教学的时候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结合教材内容,形成专题性教学内容。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要与学生具体需求相结合,通过床边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护理的知识和能力,既完成重难点知识教学,也使教学内容完整而有系统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竞赛作为教学过程和考核形式,通过竞赛形式把课堂教、学、做融为一体,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2)网上教学。网上教学要坚持师生为本的原则,以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为基础,结合教学需要,以学期为单位,将一学期中要讲授的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发布在网上,让学生提前预习,并对这些资源进行动态管理。课程结束后,在课程论坛中开展谈论,使知识点精细化、碎片化,帮助学生明晰教学内容和结果,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利用网上网络课程与课程论坛的引领,对学生学习提供积极的针对性指导,形成一套适合网上学习的形成性评价办法。开展网上学习过程评价,从学生阅读材料、学习小结、网上讨论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3 混合教学模式的效果和启示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混合式教学打破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学生由讲台下的被动接受知识的“观众”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师生关系由传授者与被传授者变为互动的合作关系。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环境,学生除了在课堂学习外,还能在网络空间独立学习,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更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了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在这种环境下,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潜能得以激发,思维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混合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时空局限,实现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模式,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动性、增强课程学习效果,而且有利于师生互动交流,形成平等互助、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可以在网上布置教学任务,学生独立完成前置性初探学习,促进深度自学,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这样的方式改变了学生以往带着一个“空白的大脑”走进教室,等待教师讲解的被动学习状态,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带着初步学习的收获与问题走进教室,与同学和老师共同讨论分享。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辨、互助学习,课堂外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习惯,自主安排“线上”自学,并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以此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学过程由“重教学任务完成”转变为“重知识内化,重吸收效果”,实现“教师少讲,学生多学”的目的,从而大大提高学习质量。

锻炼了学生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 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无疑是重要的,但是护理专业学生如何与社会沟通,融入社会也是一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社会的发展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重视。因此,在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加入对学生创新、团队合作、沟通等能力的培养,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学生若想适应未来的激烈竞争,团队合作能力必不可少。混合式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主体,教师担当导演,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及线上教学中建立一种师生合作关系,将学生的能力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加强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1]马亮.运用混合教学模式改革计算机基础课教学[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4).

[2]黄德群.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3).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课程护理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