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那三年

2015-09-17 16:01邵保成
江河文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思乡工地亲人

邵保成

六年前的中秋节,一个家人团圆,寄托思念的日子,我怀着忐忑、不安、兴奋、向往的心情踏上了去往伊朗的旅途,开始了我三年多的国外工作和生活。到达伊朗首都德黑兰稍作停顿半个月,我就被派到距离德黑兰四百多公里的工地所在地,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kish村。

初来伊朗,工地的生活条件十分简陋,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没有电话,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繁华,我们仿佛过上了与世隔绝的生活。起初由于通讯不畅通,我们无法联系到远方的亲人和朋友。强烈的思乡之情萦绕在每个月圆的夜晚。每天下班后,项目部先去做临建的几个中国同事就围坐在一起互相畅谈家乡的风土人情和心中思念的亲人,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那个时候,身边的同事就是我们的亲人,不论我们来自祖国的何方,我们都有着相同的肤色、毛发和生活习惯。大家就像一家人,互相温暖着彼此。

在工地呆了一段时间,渐渐地,我们对附近的环境开始有了一些了解。为了排解工作上的压力和枯燥的生活,闲暇之余,我在食堂边的山坡上挖了一块地,种上了小白菜、西瓜、玉米和角瓜等蔬果。伊朗当地的气候非常干燥,旱季时节一连几月都不下一滴雨。为了让蔬菜充分吸收水分和营养,每天清晨和傍晚时分,我按时到菜地浇水,奔走于附近的村庄拾牛粪,将牛粪用水泡透以后,一瓢一瓢地舀到地里。空闲的时光,我们乐此不疲地忙碌于菜地的农活,使简单而充实的伊朗异地生活竞也有了别样的田园风味。几个月以后,我们终于品尝到了自己亲手种的菜,收获劳动果实的喜悦心情令人至今也难以忘怀。

伊朗人非常热情好客,对中国人也很友善。伊朗员工不会英语,我们的交流时常需要比比划划地说上好多遍。但大家真诚地相处在一起,感情逐渐融合,我们也逐渐学会了一些简单的伊朗语言,在进城采购生活用品和食物的时候能够顺利地与当地百姓交流。

后来,伊朗员工送给我了几只小狗和乌龟,这些可爱的小伙伴儿们居然成了我工地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我精心照顾着这群可爱的小动物,时而与小狗嬉戏玩耍,时而看着乌龟争地盘打架,它们在一天天长大的同时给我的生活也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我在伊朗工地上整整度过了三个春节。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农历春节,同事们一起包饺子、做游戏,大家在活动中尽情地欢笑,竟渐渐忘却了思乡的惆怅与伤感,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不久,我学会了理发,时常帮助一些进城不方便的同事,手艺不精时就修修补补,剪到最后竟剪成了光头。为了方便同事购买生活日用品,我在工地上开了一个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小卖部,一次错把剃须膏当成牙膏卖给了同事,等对方快用完了才发现不对劲。工作之余,伊朗的同事们时常相约去爬山、去河边钓鱼、去地里挖野菜,日子过得快乐又充实。在伊朗工作生活了三年多,如今回想起来,有太多值得我们回忆的趣事。

我们大多数葛洲坝人因为工作性质原因,大多生活在交通不便、生活乏味、与世隔绝的工地上,但只要我们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我们的明天会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才不会给家人、同事带来负面影响,不会让关心我们的亲人、朋友为我们担忧。我想这一点我在伊朗工作的很多同事做到了,他们每天开心快乐地生活在那个比国内条件更艰苦、环境更陌生的工地上,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现在离开伊朗三年多的时间了,我还时常能够想起那里生活的点滴和在那里一起奋斗过的“亲人”,希望他们一切都好。

猜你喜欢
思乡工地亲人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Chapter 24 Live to be tortured 第24章 生死折磨
亲人
静夜思乡情意浓
念念不忘
波比的小工地
思乡
亲人( 连载一)
本期主题:思乡
热闹的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