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院学生对理论课课程改革的适应现状
——以《中学体育教材教法》为例

2015-09-19 13:08郭首华吴峰山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本门教学方法改革

郭首华,吴峰山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扎实的专业技能,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对传统教育观念、教学思想、课堂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笔者对学生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的适应情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调查对象为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三年级学生80名,正在进行《中学体育教材教法》课程改革的班级。

1 学生对教材教法课程改革的认知情况

1.1 态度认知(见表1)

表1显示,在被调查的80名学生当中对本门课课程改革持赞同态度的学生有55%,有少数学生持反对态度。

表1 被调查学生对本门课课程改革所持态度态度的统计

表明有一部分学生觉得此次改革可有可无,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学生认为改革是老师的事,与自己无关。说明学生对课程改革的积极参与态度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意识到本门课课程改革究竟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1.2 学习兴趣的变化

由表2可知,在实施本门课课程改革中,大部分学生认为其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少数学生认为学习兴趣无变化或有所下降,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如果学生对某一门课产生兴趣,会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的求知欲望,这样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学习效果自然提高,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表2 被调查学生在本门课课程改革中学习兴趣的变化统计

1.3 课堂氛围

表3 被调查学生在本门课课程改革对课堂氛围的适应性的统计

表3显示,在本门课课程改革中对课堂氛围非常适应的学生占2.5%,对课堂氛围适应的学生占75%。课堂氛围为学生学习的大环境,若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高,教师教课的心情愉悦,会增强教学效果。

2 学生对教材教法课程改革教学理念的适应性

由表4可以看出,学生认为本门课课程改革中其主体地位得到发挥的占62.5%,得到很好发挥的占11.25%,只有极个别学生认为其主体地位受到抑制。说明本门课课程改革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不错的发挥,这就要求教师从选择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合理的课程评价等方面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与创造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有更多的选择且处于更加主动的地位。

表4 被调查学生对本门课课程改革发挥其主体地位看法的统计

由表5可知,在本门课的课程改革中,大多数学生认为本门课课程改革对自己个性的培养效果显著。只有2.5%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的改革对自己个性的培养起到抑制作用。

表5 被调查学生对本门课课程改革培养其个性看法的统计

表明本门课课程改革中,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并在此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毕竟教学不是“批量化的生产”,需要学生能够突出自己的个性,使其有自己的特点,这点非常重要。

由表6可知,在本门课课程改革中,有60%的学生认为其不同需求得到满足,少数学生觉得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在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的不止是书本中的知识,也需要跳出书本,如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这样可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来进行教学,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由表7可知,本门课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有70%的学生认为其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25%的学生认为其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基本没有改变。在本门课课程改革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到了提高。

表6 被调查学生对本门课课程改革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看法的统计

表7 被调查学生对本门课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统计

在课堂上存在着许多的社会关系,在学生步入社会前,提前在课堂这个小社会适应一下,对学生步入社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课堂上存在着各种社会关系,处理好我们在课堂上的社会关系对与学生日后步入社会有非常大的帮助,而且对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都有重要作用。

3 学生对教材教法课程改革课程内容的适应性(见表8)

表8显示,在本门课课程改革中大部分学生对课程内容深度比较适应,避免了因教学内容宽泛,而只注重学生兴趣,人格培养,而忽略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授以及学生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而本门课课程改革中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广度比较适应,说明教师避免因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单一,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

有50%以上的学生能够适应本门课课程改革中教学资源的选择。在教学过程中可使用的资源不仅是教科书、黑板,除此之外,在教学活动中还可利用很多资源,如课件、案例、影视等,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学生对教学方法的适应性(见表9至表12)

从表9可以看出,在本门课课程改革中,讲授法和谈话法各占53.75%,,讨论法占52.5%,演示法占到一半。值得注意的是,在本门课课程改革中,之前在教学活动中出现不多的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所占的比例正在提高。这些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中有更多想展现自我的机会,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这样学生在课堂中即能学到书本知识,也能使其付之于实践。

表8 被调查学生在本门课课程改革对课程内容深度及广度变化、课程资源选择的适应性的统计

表9 被调查学生认为本门课课程改革采用哪些教学方法的统计(多选)

表10显示,有58.75%学生适应本门课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方法,有8.75%的学生非常适应。在对本门课课程改革中使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不再单一。

表10 被调查学生在本门课课程改革中对教学方法的适应性统计

表11表明,对本门课课程改革的教学形式能够适应的占80%,对教学形式不适的学生占3.75%。可见学生能够适应分组教学。此教学形式,加强了学生的创造力和互相交流的能力,便于管理,并且提高了教学效率。

表11 被调查学生在本门课课程改革中对教学形式的适应性统计

表12说明,在本门课课程改革中除了使用教科书,黑板这些固有的工具,也使用投影仪,电脑,多媒体这些现代化设备。

表12 被调查学生在本门课课程改革时经历哪种教学手段的统计(多选)

在教学手段的使用方面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这样为教学注入新的血液;丰富了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合理运用教学手段,不仅可以简化教学过程和一些教学步骤,使教学活动更加高效地进行,使学生在课堂中尽可能多的,全面的学习知识。

5 学生对改革课程的评价与存在的问题(见表13至表15)

表13显示,在本门课课程改革中通过过程评价来确定其成绩,说明在课程改革中使用了过程评价,而不是只通过一张试卷来决定学生的成绩,这使学生的最终成绩有多方面决定,让学生的成绩更加全面、系统,准确反应其学习的情况,甚至学习的态度,性格特点等。

表13 被调查学生在本门课课程改革时经历哪种课程评价的统计

表14显示,有53.75%的学生适应本门课改革中的课程评价,有12.5%学生非常适应本门课改革中的课程评价,评价应从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准确、全面的课程评价为教学活动提供重要的依据。

表14 被调查学生在本门课课程改革中对课程评价的适应性统计

表15显示,在对本门课课程改革中态度、教学理念、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的调查中,认为学生学的态度有问题的学生占70%,认为在教学中存在是否重视学生的需要问题的学生占67.5%,本门课课程改革中课程内容的其他问题占25%,课程评价中的其他问题占28.75%,说明本门课改革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改善。

6 结语

(1)经过对本门课课程改革的调查,被调查学生课堂内容深度、广度,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课程评价,教学资源的选择这些方面比较适应,对课程改革所持态度有待提高,对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个性、社会适应能力,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方面,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改善。

表15 被调查学生认为本门课课程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或困惑(可单选、多选或不选)

(2)学生对本门课改革内容深度及广度变化比较适应的学生分别占62.5%,67.5%,对教学形式适应的学生占80%,对课程评价适应的学生占66.25%,有56.5%的学生对课程资源的选择比较适应,对本门课改革课堂氛围比较满意的学生占77.5%。

(3)学生对本门课改革所持态度表示赞同的达到55%,而有87.5%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其学习兴趣,有66.25%的学生认为对培养其个性方面效果显著。有72.5%的学生认为本门课改革提高了其社会适应能力,认为使自己的主体地位得到发挥的学生占73.75%。

(4)认为本门课改革满足其不同需求的学生占62.5%,有56.5%的学生对课程资源的选择比较适应。此外,对本门课改革态度方面、教学理念、课程内容、课程评价存在问题和困惑。

[1] 赖天德.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学校体育,2009(5):14~18.

[2] 邵伟德,沈旭东.休育教学方法研究现状分析与发展[J].体育教学,2009(12):16~17.

[3] 赵世琼.在新课改下体育教学方法的转变[J].体育世界,2009(8):20.

[4] 肖再兵.中职《综合理科》(高教版)教材适应性的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5] 林向阳,周红妹.论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教材的形式结构要素与功能类型[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25(2):34 ~37.

[6] 张爱萍.基础教育课程教材适应性评价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3):44~48.

[7] 邰崇禧.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材改革的调查与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2007,23(3):87 ~90.

猜你喜欢
本门教学方法改革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安全工程专业“建筑消防工程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Control-Oriente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n Rigid-Aeroelasticity Coupling for Hypersonic Vehicle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瞧,那些改革推手
案例教学法在《数据库原理》课程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