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5-09-22 02:48王学敏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阶段语言英语

王学敏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TBLT)是20世纪80年代新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法,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是近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新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法,这种方法就是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教师布置的任务去学习和应用英语的过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任务型教学法就是以任务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完成一系列任务。任务的设置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不断感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兴趣,提高自信心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通过一个一个任务的完成,最终达到预期目的。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最终结果,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学生学习,实践要以完成任务为过程,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让学生通过真实的,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来学习英语,使英语学习与英语运用达到高度的统一。

一、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步骤

Willis(1996)在她的专著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中提出了任务型课堂教学的三个步骤: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cycle)和后任务(post-task)。

1.前任务:教师向学生介绍主题和任务,帮助学生理解任务的指令和做好准备

任务的提出是任务型课堂教学所特有的教学环节。任务型的课堂教学一开始就应提出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语言知识和进行技能的训练,这样的学习过程是任务驱动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也有利于体现任务的真实性。

2.任务环

任务环可理解为学生个人或学习小组能通过自主学习或合作性学习活动来完成任务的过程。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一步。它包括三个主要环节:

任务——学生执行任务,即执行老师提出的任务,并通过阅读、查阅、讨论、分析等的方式去完成任务;计划——各组学生准备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报告——学生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将自己或小组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所得出的结论向其他学生报告。

3. 后任务

所谓后任务是指进一步分析、归纳、总结所完成的任务的情况,教师和学生参与评论,使学生吸取好的经验与做法,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1)分析——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分析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

(2)操作——在分析的基础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围绕重点和难点设计一些口头或笔头的语言运用的情景和练习,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进行语言操练。

二、“任务型教学”的模式

(1)拼板式任务(Jigsaw tasks): 此类任务要求学生把散乱的若干条信息拼成一个整体。例如: 几个人或几个小组各讲或写一个故事的内容,然后把各部分有机地组合成一体,编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2)信息差任务(Information-gap tasks): 一个或一组学生有一系列信息,而另一个或另一组学生有另外一系列互补作用的信息。为了完成一项交流活动,双方必须协商以探清对方的信息。

(3)解决问题式任务(Problem-solving tasks): 给学生一个问题及一系列信息,让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4)做决定式任务(Decision-making tasks): 给学生一个可能有几种结果的问题,让他们通过协商或讨论选择一种结果,达成一致。

(5)交换意见式任务(Opinion-exchanging tasks): 学生参加讨论,交换意见,但无需达成一致。

Skehan提出任务实施可分为三个阶段:任务前阶段、任务中阶段和任务后阶段。任务前阶段,即任务设计,教师引入任务,呈现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同时,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搜集并对资料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分类、和归纳。

任务中阶段,是整个任务的执行阶段,教师可根据前一阶段的情况,以具体任务的形式来完成该阶段的活动。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应在活化教材上下功夫。积极从各种途径为学生创设情境,如设计小组讨论、两人对话、角色扮演等交际任务,以激发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兴趣,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任务后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前两个阶段各类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由分析(教师分析并评价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和操练(学生在教师下练习语言难点)组成。教师必须通过布置任务帮助学生加强课外英语口语实践活动,营造课外英语学习氛围。根据在教学实践中所学的主题不同,可组织英语口语竞赛、英语辩论赛、英语比赛等多种活动,并对任务活动及时检查、总结和评价。活动的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目标。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案例分析

本单元(“Marriage Across the Nations)的教学内容是跨国婚姻,学习有关爱情和婚姻的英语表达方式。本单元的学习内容非常适合任务型教学。可以把要学习和掌握的语言知识,把要培养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化解到具体的一个个任务当中去,使本节课的教学不再是单纯的语言学习,而是把目的语(英语)当成一种工具去用,这样,学生们会因为此话题的趣味性及实用性而感兴趣,故能在学中用,用中学,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Task 1: Pre-class Task

让学生在课前查找有关爱情跨国婚姻的资料信息以备上课讨论和展示.可利用、网络等渠道。要求:①把找到的资料以各种形式展示出来,可以是文字(英语),图片,视频,音频,课件等各种形式。并做好在课堂上用英语给小组和全班同学介绍的准备.②尽可能使用本单元词汇和语言知识。

Task 2 Group Work ( Discussion )

把学生分为8组(每组5名成员),让同学们在小组内把课前搜集到的有关信息进行交流和讨论,然后归纳总结整理出最具代表性的内容,以备在全班展示之用。

Task 3 Team Work

把上一任务中小组讨论﹑交流和整理的内容在全班进行展示,同学们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影视,图片等教具。要求学生自己在全班范围内选择最优秀的两组并给予奖励。

四、实施任务教学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转变教师的角色

在实施任务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和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生的助学者,任务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完成任务的监督者,有时也是活动过程中的“伙伴”。

2.任务的目的和要求要明确

为了能使向更快,更有效的完成任务,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任务的目的和要求,交代任务要清楚;其次要让学生明白完成任务的方法。

3.任务应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

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个实际问题,这一问题必须与学生的生活有某种联系,又应该是具体的且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的实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

4.教师的讲解要适度

教师在学生执行任务过程前不要做太多或过细的讲解,以免依赖教师思路,不积极思考。

5.完成任务的报告要兼顾大多数学生

任务完成后,教师请学生报告完成任务的情况时不要偏向,不要只叫那些能说会道的学生发言,而忽视那些内向的学生,这样会降低他们参与讨论的热情。

6.评价任务是否成功的标准是看任务完成的结果

为了使学生获得完成任务的成功喜悦,教师设计的任务要有层次性,即一个任务的完成是下一个任务的前提条件。所以,任务的设计和执行应注意,任务的完成,即问题的解决。

五、结束语

任务型教学强调了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理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

总之,在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牢记教学是人的活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人的因素应当成为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有利于学习者外语习得的条件,使学生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际,运用语言并掌握语言。但是,任务型教学设计的任务难度很难把握,任务的系统性和延续性也难以控制。尽管如此,其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应用到英语教学实践中。因此,这一教学模式有待于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使其逐步规范,更富有生命力。

猜你喜欢
阶段语言英语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读英语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