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需求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图书馆数据库建设

2015-09-23 00:34张逆升
卷宗 2015年9期
关键词:读者需求数据库建设高职院校图书馆

张逆升

摘 要: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时代,图书馆只有在基于读者信息需求的基础上逐步向数字图书馆方向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本文分析了数据库的类型,阐述了高职院校数据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数据库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数据库建设;读者需求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越来越丰富,人们获取有用信息的途径将不再局限于在图书馆查阅有形的馆藏资料,而是通过直接到网上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网络环境下师生的需要,图书馆只有在基于读者信息需求的基础上逐步向数字图书馆方向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师生对信息的需求。

1 高职院校数据库类型

1.1 随书资料数据库

随书资料特色数据库即以馆藏图书为基础,利用随书光盘资源作为对象建设的特色光盘数据库,供读者下载、阅读和使用。高职院校图书馆采购的图书中,有相当多的图书(特别是专业图书)都附带光盘。

图书馆过去主要采取光盘借阅的形式提供服务,利用率较低,容易造成光盘损坏,不利于资源的长期保存,因此一些有存储条件的高职院校图书馆正逐步建设随书光盘数据库。

1.2 视频资料数据库

把学校举办的知识讲座、学术讲座、访谈、优秀教师教学录像,以及购买的名家讲坛、英语教学等视频、音频资料收集起来,加工制作成视频资料特色数据库,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特色数据库的另一种重要形式。

1.3 网上信息资源数据库

图书馆可组织专人每天搜索网上信息,将所需信息下载,建成数据库,变成本馆的电子信息资源。还可以根据馆藏特点和读者需要,对网上数据资源进行选择、加工、组织成方便读者利用的本馆专门网页,构成网络上的虚拟馆藏资源。另外,还可利用网上的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及全文在线数据库服务等。

1.4 馆藏书目数据库

馆藏书目数据库包括馆藏中西文图书、期刊、报纸的书目数据库,采用标准的MARC格式,使传统的目录卡片数字化,而且加工得更为详尽,揭示主题内容更为全面深入,便于存储与检索。该类数据库的建成与使用是图书馆采购、编目、流通等各项业务工作实现自动化的基础,标志着图书馆自动化工作进入了初级阶段。

1.5 专业特色的主题数据库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技术含量为参数。其专业设置与普通院校的专业设置不同,它设置专业的依据不是学科分类,而是提供就业的职业岗位。高职院校图书馆结合本院校学科教育的优势和特点,在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的基础上,建设有自己学科特色的数据库,发展自己的品牌,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实现优势互补和最大限度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

2 高职院校图书馆数据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统一的规划与管理

在数据库建设上图书馆各自为战,条块分割,缺乏统一的管理与协调,造成人财物的极大浪费,最突出的体现是各馆馆藏书目数据库的建设。另外,各图书馆自建的专业及综合类数据库的内容也多有重复。

科技期刊的全文数据库也成了当今的热点,仅国内知名的三家数据库生产厂商维普、同方和万方就全都推出了该方面的数据库,究竟哪家好,好多图书馆并不清楚。

2.2 使用范围过于狭窄

高职院校图书馆数据库面向社会的开放程度不够,尤其是当前图书馆数据库大都是在校园网的基础上进行建设的,其用户就是那些已经接入校园网的学生和教师,而无法向校外的其他用户提供信息资源。

这极大地降低了特色库的利用率,不利于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同时缩小了数据库的使用范围。

2.3 没有统一的标准

数字图书馆最终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但现有的关于数据库建设的标准与规范尚未统一,这就给数据库建设带来极大不便,如联机查询数据标准没有确定,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此外,通信语言、字符集等标准化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就自动化系统而言,有IALs、超星、金盘等众多版本,它们之间许多功能不可兼容,因而给数据库联机共建、共享带来许多不便。

2.4 对特色数据库建设重视不够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职业定向教育,其专业设置完全是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出发点,主要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于第一线的应用性人才。因此,特色库的建设定位应是面向特定读者的专业化服务资源,以需求导向为原则,兼顾学科需要和行业需求,突出重点学科和行业特色。而高职院校因基于人力、物力的限制,加之学校领导对于特色数据库建设的重视力度不够,因此只能选择一些普通的选题,使得所建立的数据库在内容上毫无特色,很容易被其他数据库代替。

3 数据库建设的策略与途径

3.1 统一领导,合理规划,协调发展

面对我国图书馆数据库建设体系上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国家及地方各有关部门要制定统一的方针政策、发展目标、发展规划、总体构想、实施方案等,打破各系统、各部门条块分割、彼此封闭的格局。对整个图书馆系统及其有关部门进行宏观调控,逐步建立起协调建库的管理机制。同时加强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的集团采购和知识产权保护分类,引导师生选择查询图书馆数据库。

3.2 注重数据库的标准化、规划化

标准化和规范化是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灵魂,是建设高质量特色数据库的根本保证。在网络环境下,各数据库中文献、数据等有关信息的标引必须统一规范与标准,才能实现网上信息资源的共享。目前用户在检索过程中往往难以获得理想的检索结果,原因就在于有相当部分数据库不同程度地存在标引不规范的问题。因此,在标准化建设方面,应遵循通用的软件标准,严格按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标引录人,使信息分类更科学严密,使数据库信息资源更能满足互联共享的需求。endprint

3.3 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数据库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经费想多都较少,选择建设什么样的专题特色数据库必须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①如何做到规划合理、技术先进、投资少、效益好,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考察论证工作。②高职院校图书馆要做好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应立足本馆的馆藏资源,将专题范围内大量存在的、分散的、各种类型的文献信息资源以数字化形式整合在一起。③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利用专业行业特色,加大力度完整系统地收集各种信息资源,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独,人独我全”的某一专业特色馆藏。同时,通过行业特色数据库的建立,为行业企业科研服务,拓展图书馆服务范围。

3.4 加强信息用户教育

信息用户教育是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信息用户教育工作,无论从内容的深度、广度上,还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都要开展大胆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可通过新生入馆教育、文献检索课、用户教育、专题讲座、课件园地等一条龙服务,进行信息推送,帮助用户了解网络电子资源及各学科参考数据库。针对相当一部分用户掌握数据库检索途径单一、查到信息有限的现象,可将各数据库做成活页宣传材料,具体包括内容介绍、如何进入、检索方法、检索结果的显示与输出四个方面,图文并茂,便于携带,同时挂在网上,供用户点击浏览,来提高数据库的利用率。

4 结束语

特色数据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高职院图书馆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今后要立足自身馆藏特色,依托行业背景,有计划、有步骤、由小到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科学地进行数据库建设,使之既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体现鲜明的职业特色,并以满足读者的主要需求为主,掌握读者阅读需要,更好地为学院的教学、科研服务。

参考文献

[1]舒利民.高校图书馆数据库建设刍议[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6):44-45.

[2]黄众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0):256.

[3]毕朝晖.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分析与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010,(3):79-82.

[4]吴静.示范性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与发展探索[J].晋图学刊,2013,(5):48-51.endprint

猜你喜欢
读者需求数据库建设高职院校图书馆
从兴奋到反思:一个科技记者的微信公众号实践
浅谈大数据信息化及数据库建设
高校图书馆专题数据库结构探析
浅议读者协会参与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工作
谈美术学院图书馆动漫特色数据库的建设
全媒体时代我国旅游指南图书读者需求研究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阅读推广案例研究
浅谈英语读物类图书市场现状
浅谈高职院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施路径
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