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数学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2015-09-29 07:11黄翠娣
文理导航 2015年26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关系教学改革

黄翠娣

【摘 要】 初中数学所教授的都是在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的一些数学基础知识,因此合理的提供一个开放化的环境来让学生学的更拓展,老师教的更贴近,这样就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相应的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合理更新优化课堂结构让师生关系更融洽,帮助促进形成一个更为和谐互动的课堂环境。

【关键词】初中数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改革;开放化环境;师生关系

数学这门学科其实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科,越是对其研究的深入就越能发现它的魅力,并且在包括物理、天文、建筑等多个方面都需要一个良好的数学知识运用,所以它也是一门非常重要且实用的学科。而在初中数学方面其实教授的知识完全都还属于基础部分,所以其实在生活中运用的就会更加广泛,学生们也应该更注重的去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更加是为了今后的生活实践。而良好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改革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完成当前的初中数学课程学习。

一、以学生为主体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1.学生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任何教育都是以提升学生的能力为最终目的的,教书育人,首先是教授知识,但最终还是要教育人才。因此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才是最关键的,以学生为主体才能更加客观的将教学计划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

学校将学生培养出来,不是为了拿高分,也不是为了参加高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最终的目的,是要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让学生通过在学校的学习能够更好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最终达到相应的社会需求。因此,了解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成长。

2.以学生为主体才能更有利于提升其能力

像初中生这样的一个年纪其实是一个还未定型的年龄,任何变化都有可能发生,而一旦老师对于每一个每一届的学生都千篇一律的教学自然就不能很好的重视到学生的不同,那么很有可能影响到其今后一生的成长,而对于当前的学习自然也就不可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

学生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就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一旦厌学,毫无疑问,即便最终纠正了过来,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将是巨大的,所以以学生为主体才能更好的达到一个促进其学习的良好环境,才能最终让学生们学好应学习的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二、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提供一个开放化的环境

1.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的开放化学习环境

使课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来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数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要求教师跳出书本、教室的束缚,进行知识的自我探索,教师应当利用一切条件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入实验室,走上操场,充分让他们动起来,提高动手能力,这样学生的思想包袱没有了,就能放开手脚行使自由权、自主权,自我探索的能力也提高了。

开放化的学习环境能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掌握。比如说在教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图形初步认识的时候,书本上那些生硬的信息是死的,抽象化的通过去融入一些具体的模型或者相应的网上资料图片结合起来讲才能更好的掌握当前的知识。还有适当的户外拓展,在生活中也应积极的找出相应的图形来更好的认识了解,就能使得整个学习的过程不会变的索然无味。

2.为教师提供一个有利的开放化教学环境

在学生能够拥有一个开放化的学习环境时,老师也相应的拥有了一定的开放化教学环境。其实很简单,就是不要对每一个学生都严格按照老师自身固有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导,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这样才是科学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的配合每个学生的不同之处最大化的将他们的数学能力发掘出来。

老师为主导意思就是让老师能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而非固定的要求学生往某个方向去做。比如对于小学奥数中学习的鸡兔同笼问题,在初中就能迅速的运用二元一次方程来进行解答,但实际上学生们用何种方式解答并不重要,理清思路才是关键。所以,老师的教学环境做到更为开放化,学生们也就自然而然的能对所学习的数学内容进行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

三、优化课堂结构,让师生关系更融洽

1.良好的优化课堂结构以更贴近学生

时代在变,社会需求也在变,不同的学生,不同时期的学生都会出现不同的现象。良好的进行课堂结构优化使之更为贴近学生才是最重要的。比如说在讲解八年级下册的第二十章数据分析时,那么就可以对一些学生们当前比较感兴趣的篮球比赛、足球比赛进行一些数据分析,这样就能进行一个符合当下教学环境并且同学们也感兴趣的实际案例来融入课堂结构中,将整堂课看做只是一场对球赛的分析而不是讲课。分析出哪个球员的数据是正常的,哪个是不正常的吗,最终的数据结果统计又能表现出一个怎样的意义,这样通过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更好的让学生们理解和接受这些信息了。

2. 提高师生关系的融洽性让学生更好的达到学习的目的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就是要让学生们在整个教学中拥有主人公的意识,整个教学的实施过程都是围绕着学生来展开的。更加贴近学生自然能够让学生拥有一个更为良好的亲切感,学习起来也就能更加认真和投入。

以学生为主体来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能营造出一个更为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课堂不是老师或者学生其中一个主体的,是需要双方都能进行一个良好的互动的。有效的提升课堂的融洽性就能更好的实现在课堂教程中的相互互动,最终更好的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良好的师生关系才更有助于让学生愿意并且主动听从老师上课所教授的内容,才能让学生更快更深入的理解学习这些知识。

数学虽说是一门非常深奥且较为难懂的学科,但在初中数学中所教授的都是一些最为基础的知识,也是在今后的生活中都能广泛运用的知识。所以建立良好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能更好的贴近学生,适合学生,让其感到更加亲切并且愿意去学习。学校的最终目的是需要学生们都能够真正的将知识学懂学透,这样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才更有利于其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雷必辉.学生主体常态课堂教学的运作与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03:57

[2]陈淑兰.新时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5,04:114

[3]李永文.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创新模式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4,22:251

(作者单位:广东省增城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关系教学改革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中职学校班级管理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以学生为主体”在中职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