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2015-09-29 14:06张建文
文理导航 2015年26期
关键词:灯泡创设物理

张建文

【摘 要】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自然、生活、物理实验、学生的亲身体验、物理学史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手段创设问题情境。

【关键词】科学探究;创设问题情境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社会发展史上的每一项重大发现都是从问题开始的。物理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能自主去学习,自主学习来源于有兴趣的问题,没有未知兴趣的问题哪来的探究。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怎样才能有效的、更容易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呢?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科学地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以下是本人在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作用

现代心理学认为: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体自己察觉到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这是一种当学生接触到的学习内容与其本来认知水平不和谐、不平衡时,学生对未知问题急需了解的心理状态。同时物理学科将科学探究作为学生获取物理知识,认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重要实践活动,将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而新颖的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动力和起点,因此物理教学中很有必要将探究学习的内容转化为问题情境。因此“问题情境”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教学环境,它不仅仅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背景,而且还能体现出学生对学习的主观愿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唤起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促使学生自主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和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机。创设问题情境的关键环节是设疑,让学生形成一种疑问、问题和悬念,从而把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活动汇聚在一起,点燃思维的火花。例如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我先在桌上放一辆小车,问“怎样让小车动起来?”“用手拉”“用手推”……等学生回答完后,进一步问:“只要对小车施加水平力的作用,小车能就运动起来,那么,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吗?”接着我做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用手轻轻的推小车,车动了;手离开车后,车继续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了下来。第一个实验情境,反映出“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第二个实验情境反映出不在力的作用下物体仍然在运动;于是疑问产生,求知欲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迫切要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如何?”,从而进入自主的学习状态,为后续探究学习做好理智和情感的准备。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制造认知冲突,引起学生内心的矛盾,动摇学生已有的认知规律,从而唤起思维,激发内驱力,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例如,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探究时。器材准备:两节内阻较小的干电池,一个内阻较大电动势为6伏的蓄电池,一个电压表、一个小灯泡、一个单刀双掷开关、电线若干。先用电压表测出干电池的电压(约3伏)和蓄电池的电压(约6伏),将小灯泡与干电池并联,学生看到小灯泡发出白光。接着叫一个学生上台,要学生将小灯泡与6伏的蓄电池并联,这个学生犹豫,下面学生大喊:“不能接啊,灯泡会烧坏的”,“为什么会烧坏”教师反问。“老师啊,3伏的电池组就让灯泡发白光了,接在一个6伏的蓄电池上肯定会烧坏的!”学生很有“逻辑”地回答。“烧坏了不要你陪,接上去!”学生不安的将小灯泡接在6伏的蓄电池上,结果灯泡不但没烧坏,反而比先前还要暗一些,全班同学都感到十分的惊讶、迷茫……可想而知,有了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就可以很有效地展开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了。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观察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对一些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获得感性认识,从而为教学增添新的活力。如:在学习“物态变化”时,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冬天原野里的大雾,房屋上的白霜,西藏的雪山,树枝上的冰凌;展示春天到来时,冰雪融化成水;展示火炉烧水时水壶上冒出的白气,茶杯上的白气遇冷变成小水滴等现象。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为确保所创设问题情境对教学有效,应把握好以下原则:

针对性原则: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要紧扣“探究中心”。教学设计时,要把问题情境设在学生有疑之处,引起学生认知冲突,且问题的数目要适量,引导要及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层次性原则: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注意难易度,设置让学生经过一番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不仅要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现有水平”,还要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最近发展区”。若问题太简单,学生提不起兴趣。相反,若问题太难,学生的思维无法层层递进,即使充满解决问题的信心,无从下手,也会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因此,创设的问题情境在难易度上要有梯度,能让学生“力所能及”地加以解决。

总之,问题情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项有效策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地分析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徐仲霞.《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之我见》.《中学物理》,2009,第1期

[2]朱钦和.《论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成功教育》,2007年第10期

[3]黄浩燕.”情境设置与问题意识的培养”《物理教学》,2009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灯泡创设物理
“灯泡”诞生记
只因是物理
灯泡创意秀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点亮小灯泡
点亮小灯泡
处处留心皆物理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