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肥胖学生的成功学

2015-10-08 15:46张海玉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体育课小学生水平

张海玉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了解肥胖小学生的运动参与心理,寻找适合肥胖小学生的运动方式,提高其运动兴趣,从而帮助肥胖小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热爱体育课。

关键词 肥胖学生 运动参与

伴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现代生活的快节奏,造成营养摄入不均衡,同时运动锻炼的缺乏催生大量肥胖人群。在此趋势下,少年儿童的肥胖比例也在逐年增加,肥胖趋于低龄化。在小学校园里,随处可见体重超标的小学生,肥胖正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健康生理、心理状态的形成。本文从小学生参与运动心理入手,研究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心理,提高其运动兴趣,进而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肥胖学生参与体育课心理受多方影响

(一)成功体验少。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听从体育教师统一指挥,教师的水平决定了课的水平。课的设计一般以中等水平学生能力为标准,造成肥胖儿童不能完成课程要求,没有成功体验。而课程要求又是为评价标准服务,学生评价标准是一个硬性指标,达到自然欢喜,完不成心情落寞。肥胖学生因身体条件特殊,对于大部分检测标准不能达标。失败体验让肥胖学生自甘堕落,认为自己任何体育项目都不适合自己,从而自暴自弃,放弃了体育锻炼。

(二)评价方式让人又爱又恨。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的教学模式下,评价方式在不断改变,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等评价方式应运而生。过程性评价: 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把每个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者把个体的有关侧面相互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评价结论,即注重过程也注重结果,是对课程实施意义上的学习动机、过程和效果的三位一体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在某项教学活动中,为了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断进行的评价。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进而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关注的不是成绩本身,而是利用这个成绩来判断学习效果,以此来调整教学方案。从这两种评价方式上来看,注重了学生的个体成长变化,但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人,是存在于集体中的学生,他会上下比较。自己进步了产生巨大的满足感,但是与体育水平高的学生相比又产生巨大的失落感。

(三)父母干预。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人老师,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很多肥胖学生热爱体育活动,但是在应试教育的思想理念下,家长不赞成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认为体育只是玩耍,浪费了学习时间,造成孩子学习成绩下降。家长怕学生在上学途中浪费时间,每天接送,让学生失去走路的乐趣。学生家长对学生成长过程中饮食调整不合理,高糖、高脂、高热量的食物应接不暇,同时对蔬菜、水果的摄取过少。学生自己不注意控制饮食,零食随手携带,营养摄入过剩。

(四)本人惰性。一些孩子因为身体肥胖,造成身体机能下降,怕吃苦,缺少坚强的意志品质,低运动量的体育锻炼便让其心生畏惧,在不锻炼与肥胖的循环中不能自拔。

二、对症下药,巧组织,肥胖学生找自我

(一)分组要合适

在分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肥胖学生的生理特点。让学生与学生之间有区别,这种区别可以缩小为同条件下的区别。例如在奔跑比赛中,将肥胖学生分在不同组里,让肥胖学生同条件比赛,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二)角色好扮演

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体育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主人可以对课堂采取建设。例如在接力比赛中,可以让肥胖学生充当裁判员,使肥胖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对自我充满肯定與满足。

(三)帮扶两相宜

文化课学习上使用的结对子学习小组在体育上一样适用,让体育水平高的学生监督促进肥胖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可以在体育课游戏或者比赛中将其看作一个整体:例如在奔跑比赛时,可以把体育水平高的学生和水平低的学生完成时间相加作为最终成绩,提高肥胖学生荣辱与共的合作意识。

(四)内容可以改

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到肥胖儿童的参与表现。体育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时可以以肥胖学生为标准制定上课内容。例如在前滚翻教学中,肥胖学生不能团身起立,可以要求全体同学一起做到团身分腿坐结束,让肥胖学生体验成功感。

(五)发挥优势项

肥胖学生体重大,一般下肢力量较强,绝对力量要大于一般体重学生。因此在投掷项目上表现出的体育运动水平较高,可以发挥其优势项。例如在沙包掷远等投掷项目上,让肥胖学生多表现自己,赢得同学的赞赏和尊重,激发肥胖学生体育热情。

(六)快乐不可少

现行体育课提倡快乐体育,它是让学生在一种比较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内进行学习。简单的体育技术动作、快乐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快乐的玩耍中掌握体育技能。学生学习过程轻松,没有水平高低之分。对于肥胖学生来说,没有了体育技能动作的统一标准性,他们一样可以和其他同学一起享受体育的快乐。

学生的健康成长牵动着每个人的心,以学生发展为本,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肥胖儿童也应是其中的重要一份子。在体育教学工作中,要主动积极把握肥胖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采取对策,让他们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克服体育活动中的不适感,真正体会到体育带给他们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向俊.北京/武汉/重庆三地中小学肥胖学生体育学习态度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3.

[2] 黄玲英.中学体育教学中肥胖学生自卑心理的原因及对策[J].零陵学院学报.2005(02).

猜你喜欢
体育课小学生水平
张水平作品
作家葛水平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
做到三到位 提升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