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经济因子的县级烟叶种植区划研究——以茶陵县为例

2015-10-09 05:26罗真华张晓杰高志强谢会雅刘芳清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类型区茶陵县烟田

罗真华,张晓杰,高志强,谢会雅,刘芳清

(1. 湖南省烟草公司株洲市公司,湖南 株洲412000;2. 湖南省农业经济和农业区划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

烟叶区划是烟叶发展的基础,它有利于稳定烟叶种植规模,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发挥区域烟叶种植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提升质量水平,实现烟叶生产区域化、专业化发展[1]。建国以来,我国先后于20 世纪60年代、20 世纪80年代初中期、21 世纪初期开展了3 次全国性的烟草种植区划。王彦亭等[2]根据中国烟叶近些年来的质量状况,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各个品质指标赋予权重,依据权重进行全面综合评价,绘出了全国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协调性、感官质量和综合品质状况分布示意图;赵进恒[3]对延边特色烤烟品质区划进行了研究;邓文等[4]对湖南烟叶生产区划与发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烟叶生产优势区及发展措施;赵宇[5]在生态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对县级烟叶种植区划进行了研究。综上所述,已有烟叶生产种植区划研究工作虽然包含了全国、省、市、县不同层级行政区域,但主要集中在生态适宜性分析区划方面,笔者以茶陵县为对象,引入社会经济因子,从生态和经济相结合的视角研究县级烟叶种植区划。

1 茶陵县区域概况

1.1 生态环境

茶陵县位于湘东南部,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西侧,地理座标介于东经113°20′55″~113°55′30″,北纬26°30′29″~27°07′25″之间,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744.7 h,年平均气温17.9℃,稳定通过10℃的天数232 d,活动积温5 509℃,无霜期为294 d,年平均降雨量为1 423 mm,4~6月为雨季,平均降雨量596.5 mm。全县地貌类型以山地为主,丘陵次之,其中山地面积124 327 hm2,占全县总面积的49.73%;丘陵面积53 693 hm2,占21.48%,土壤呈微酸性,pH 值在5.5~7.5 之间的耕地22 800 hm2,占全县的79.25%。茶陵县烟叶成熟度好,组织疏松,烟叶橘黄,光泽强,色度均匀,油份足,厚薄适中,弹性好,每年烟叶收购上中等烟比例超过95%。

1.2 社会经济条件

2012年,茶陵县共有人口61.15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1.73 万人;共有耕地面积28 593 hm2,其中水田24 606 hm2,旱地3 746 hm2,可种烟耕地10 246 hm2。茶陵县交通便捷,境内拥有衡炎、泉南和岳汝3 条高速公路,衡茶吉、醴茶2 条铁路,106 国道,S320 省道穿境而过,“3211”的大交通格局融通湘赣闽、连贯湘桂粤。水利设施完善,拥有中型水库4 座,小I 型水库9 座,小II 型水库204 座,塘坝22 455 座,排灌机械2.4 万kW,有效灌溉面积17 100 hm2。

1.3 烟叶种植现状

茶陵县烟叶种植历史超过20 a,全部为烤烟,现已经形成了以火田、腰陂镇、马江、界首和枣市等5个镇为中心的烟叶生产核心区,年种植面积稳定超过2 000 hm2,年烟叶收购量约4 000 t,有1.5 万余名烟农从事烟叶生产种植。2012年,全县共7个乡镇、55个行政村、1 462 户烟农种植烟叶,种植面积2 333 hm2,户均种植面积1.4 hm2,烟叶产业已成为茶陵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2 烟叶种植区划方法

2.1 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对烟叶生产有突出影响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因素指标,综合考虑烟叶种植的生态适宜性和社会经济条件可行性,按照兼顾科学性和简便性原则,构建茶陵县烟叶种植区划指标体系。详见表1。

表1 茶陵县烟叶种植区划指标体系

2.2 区划方法

综合引入生态因子和经济因子,构建茶陵县烟叶种植区划指标体系,运用SPSS 软件对指标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并结合专家评议[6],对茶陵县烟叶种植进行区划。

3 茶陵县烟叶种植区划

3.1 指标数据采集与处理

研究中,各乡镇(街道)的生态因子、经济因子数据来源于茶陵县农业区划委员会编制的《湖南省茶陵县农业区划报告集》(1984)、县气象观测站资料和茶陵县年鉴编辑部编制的《茶陵年鉴》(2012)。本次研究数据统计、分析与处理均用统计软件SPSS Statistics 20 进行。

3.2 聚类分析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采集和整理茶陵县20个乡镇(街道)的指标数据作为聚类指标,以各植烟区各指标的平均值作为聚类数据,采用系统聚类法对各区域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使用平均联接(组间)的树状图,重新调整距离进行聚类合并。如图1 所示。

图1 茶陵县烟叶种植分区系统聚类谱系图

3.3 区划方案

将聚类分析的结果作为烟叶区划的主要依据,综合考虑茶陵县地形地貌、种烟历史、烟叶品质和区位条件等因素,以及各乡镇区域规划、战略定位等制度安排,并结合专家评议的结果,以乡镇为区划单位,将茶陵县烟叶种植划分为4个类型区:最适宜类型区、适宜类型区、次适宜类型区、不适宜类型区。详见表2。

4 茶陵县优化烟叶种植建议

4.1 烟叶生产布局在优势区

烟叶种植优势区,是指资源和生产条件较好,自然生态条件为烟叶生产的最适宜区或适宜区;烟叶质量上乘,烟叶总体质量评价尚好至好;生产规模大,能够集中连片生产;市场前景广阔,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烟叶种植区域。结合图1 和表2,茶陵县烟叶生产优势区包括最适宜类型区和适宜类型区。根据烟叶生产计划规模和烟叶生产环境变化,在烟叶生产优势区中设立基本烟田建设区和烤烟生产后备区。

表2 茶陵县烟叶种植区划

(1)基本烟田建设区。布局在最适宜类型中火田等6个镇的47个村。即:火田镇的贝水、新华、连溪、庙贝、五门、贝江、麻芙、芙江、洲陂、枫景、樟冲和砂下村,高陇镇的古城、星锋、光明、石冲和龙集村,腰陂镇的马加、石陂、枧田、涧洲、龙陂、布庄、芙冲、巨田、月岭、军塘和建明村,马江镇的末头、东冲、麻芫、毛家和西冲村,枣市镇的灵官、岩口、枣园和荆芫村,界首镇的界市、庙前、火星、红光、仓下、白沙、花甲、贺铺、白洲和大新村。

(2)烤烟生产后备区。范围包括最适宜类型6个镇的其他村和适宜类型区的6个乡镇。

4.2 加强基本烟田建设

(1)建立基本烟田保护制度。遵循生态优先、相对集中的原则,依照法定程序、行政程序、契约合同或村民自治等形式,划定基本烟田保护区[7]。建立基本烟田保护制度,应用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建立基本烟田信息数据库,规范基本烟田管理,防止基本烟田随意转用。

(2)加强基本烟田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编制茶陵县基本烟田土地整理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制定基本烟田建设标准,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基本烟田建设,通过土地平整、机耕道路和水利设施配套建设,改善烟叶生产条件,适应烟叶基地化、规模化和机械化生产要求。

(3)建立“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基本烟田保护区要建立“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突出烟叶在整个轮作制度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当地光、热、水资源条件以及作物的生育期、轮作制度中养分的平衡协调供应等因素,科学安排茬口、轮作作物和耕种方式,解决部分烟田结构不良、酸碱不当、营养失调和病原量多等问题[8];通过合理轮作、秸秆还田、绿肥掩青等,规范农用化学品使用措施,保护和培肥地力,提高烟田综合生产能力。

4.3 推进优势区现代烟草农业发展

(1)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创建自主品牌。实行标准化生产和信息化管理是提高烟叶整体质量水平的前提。在烟草种植优势区按照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的要求,重点建设火田和腰陂2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强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技术的培训,推动标准入户。把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成为龙头企业的原料供应基地和名牌产品的原料生产基地,创立自主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2)强化科技创新,促进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烟草行业已经进入到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推动发展的新阶段,自主创新已成为保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烟草种植优势区,通过重大课题带动的形式,集中力量攻关,强化产区科技创新能力,找到制约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储备并推广完善先进烟叶生产技术,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定位清晰、特色鲜明和规模效益明显的特色优质烟叶生产基地,不断增强烟叶生产发展后劲,全面提升优势区烟叶生产的整体竞争力。

[1]刘琳琳.灰色多层次综合评判与系统聚类法在烤烟品质区划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4,(4):77-80.

[2]王彦亭,谢剑平,李志宏,等.中国烟草种植区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赵进恒.延边特色烤烟品质区划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0.

[4]邓文,杨玉,朱雅玲,等.湖南烟叶生产区划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13,(8):101-104.

[5]赵宇.基于生态因子的县级烟叶种植区划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9.

[6]刘英,刘芳清,周克艳.洞庭湖区生态经济功能分区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3,(10):29-32.

[7]崔传斌,张强,孔德杰,等.铜川市烤烟种植综合区划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095-1096.

[8]常爱霞,张建平,杜咏梅,等.烤烟香型相关化学成分主导的不同产区烟叶聚类分析[J].中国烟草学报,2010,(4):14-19.

猜你喜欢
类型区茶陵县烟田
砒砂岩不同类型区土壤氮磷养分特征
烟蒜轮作对易感病烟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国家级玉米品种审定标准(2021年修订)
烟田施肥起埂机的设计分析
茶陵县湘剧艺术传承与发展研究
人工影响天气在茶陵县气象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分析
与湖南相关的农作物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
浅析茶陵县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川省烟田空心莲子草危害调查及化学防除
基于烤烟品质确定烟田的养分管理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