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国防科技工业基石作用全面保障总体国家安全

2015-10-14 03:55郑兴祥
国防科技工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国防科技工业国家

□ 郑兴祥

发挥国防科技工业基石作用全面保障总体国家安全

□ 郑兴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和国民安全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指明了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础。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在总体国家安全中地位和作用突出,是国家安全的基石。

国防科技工业肩负安全使命

保障国家发展战略实施,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全球化时代,各国围绕资源、能源、高新科技等领域的争夺日益加剧。为了最大程度地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中国致力于推动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实施“一带一路”、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谈判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各项举措的顺利推进都需要强大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来保障。

应对严峻的安全形势,保障国家及公民人身财产安全。随着中国崛起,我国遭遇的遏制前所未有地增大,加上地缘矛盾突出,周边环境复杂,领土领海争端、民族分裂势力、恐怖主义、颜色革命等威胁增大。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增加,资源、能源、市场及部分关键设备设施、核心元器件等依赖国外,金融稳定和经济秩序等也常受到冲击,威胁国家经济安全。海外机构、资产、设备设施和人员安全问题日显突出。这些都对国家和国防科技工业的安全保障能力提出需求。

维护国防科技工业自身安全,实现科学发展。国防科技工业作为战略性产业,自身面临着日益紧迫的安全威胁和压力:一方面是敌对势力想方设法地进行渗透、破坏、窃取、压制、遏制、误导等;另一方面是自身面临着理顺机制、提升能力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有效应对和解决的。

发挥国防科技工业安全基石作用的思考

发挥好国防科技工业安全基石作用是项系统工程,亟待在以下方面取得进展。

建设国防科技工业安全体系,强化安全监管和风险评估。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谋划,深化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理顺安全监管职能,构建起决策科学、权责对等、内外结合、信息共享、协作互补的国防科技工业安全体系。

加强日常监管,建立有效的沟通联动机制。要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的自查、抽查、总结评比等,实施交叉、专项和突击检查,对拟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单位、重大活动、事项等情况进行安全检查,实现监督检查从表象到实质、从显性防护到隐蔽防范的转变。从抓好工作落实入手,把安全要求贯穿于武器装备立项、科研、生产、试验、运输、使用、维护、保养、报废、销毁的全过程,落实对重要领域、关键环节、要害部门部位等的安全措施。加强对外宣传报道、参观访问、参会参展、学术与文化技术交流、外事活动等过程中的安全保密要求,实现全过程保护。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全面推广安全风险管理,开展风险评价研究,对标国际先进安全理论与实践,准确了解国防科技工业安全现状及不足,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提升安全水平。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充分发动群众,开展军工单位周边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形成安全保卫防线,促进安全保卫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智库建设和战略研究,提升决策支撑水平。要从提升国家和国防科技工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战略高度,重视国防科技工业智库建设。借鉴国际一流智库的成熟建设经验,对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的研究部门进行整合,强化其战略研究职能,通过组合、改造、创新,逐步建立一批有军工特色的高水平智库。建立灵活高效的科研合作机制和竞争导向的课题评估机制,实现优势互补,联合攻关;引入课题负责人制度,加强激励约束,不断提高研究质量。

研究制定并落实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战略,制定并落实好军民融合等专项发展规划,研究实施赛博空间等重大工程计划。积极参与并融入国家“一带一路”、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京津冀协同发展带等国家发展战略,努力将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发展变成其组成部分或内容,实现国防科技工业与国家、地区、行业、部门等的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加强理论特别是信息化作战理论、互联网+条件下武器装备发展理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防科技工业融资体制和抗风险理论、国家政策扶持与财政投入机制等重大课题研究,制定国防科技安全战略和措施,对已实施的国家及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战略进行必要评估,查漏补缺,提升战略实施效果。

健全法规体系和人才队伍,塑造安全文化。按照总体国家安全观及时出台相关的实施条例,进一步细化安全要求和保障措施。重视互联网对安全领域的影响,尽快出台有关法规,研究制定国防科技工业安全与保密工作条例,健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各项安全防范规章制度。落实由单位主要领导负责的逐级安全工作责任制,强化责任追究,严格实行安全和保密工作绩效考核“一票否决”制度。完善安全资格审查制度,强化从制度和流程上实现对安全的全过程全环节管理,实现安全规范全覆盖。

重视国防科技工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选人、育人和用人机制,搭建好人才成长平台,创造良好环境。总结把握国防科技工业安全人才培养和职业发展的规律,打造一支政治可靠、既掌握国防科技工业知识又熟悉安全技能的内部安全人才队伍。丰富、灵活用人形式,努力创造机会,激发其忠诚意识和工作热情,提升安全保卫能力。加强干部职工安全知识技能的在职培训,以适应新时期安全形势需要。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综合利用好传统教育形式以及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平台,加大对国家和国防科技工业安全的宣传教育力度,营造浓厚的安全宣教氛围;加强安全警示教育基地建设,开发安全文化产品,着力培养公众尤其是从业者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水平,提高操作技能,把安全提升到“习惯”层面,变为日常自觉行为。

加强技术攻关 破解技术困局

进一步明晰国家与国防科技工业安全对关键技术的具体需求,根据国防科技工业现状确定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建立在高新技术基础之上的具有足够威慑力的高性能武器和高效防御性装备,提升整体安全效能。针对薄弱领域和环节,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实施专项计划,优先对重点工业基础设备进行技术改进,加强国防科技工业基础理论、基础软件、关键原材料、信息与系统安全、高端通用芯片、电子元器件、核心动力、仿真模拟系统、水下探测、量子通信等前沿尖端技术研究,推进国产化设备替换工程,争取尽快缩小差距,实现重点突破和自主、可控。高度重视工业4.0、互联网+、信息化战场环境条件下武器装备技术发展的研究,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加强攻防双向技术研究,确保在未来可能发生的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研究建立国家及国防科技工业安全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完善武器装备安全标准体系,加大安防技防投入,完善安全设备设施,提升安防技防水平。加强对传统和新型威胁的模拟与应对研究,扶持企业和科研单位开展安全技术原始创新,实现自主开发和应用,把自主创新与必要引进有机结合起来。

(作者单位:国防科工局信息中心)

猜你喜欢
国防科技工业国家
美国国防科技集成创新初探
国防科技工业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
区域国防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培育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技术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