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课程如何应对“互联网+教育”浪潮

2015-10-14 16:34何瀚玮
新课程·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摘 要:探讨基于新兴的“互联网+教育”浪潮,结合《管理学基础》的课程特色,使高职院校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管理职能。同时,高校教师也亟须转变固定思维,通过互联网手段学习应用崭新的教学方法,创新《管理学基础》的教学模式并推动其教学改革。

关键词:管理学基础;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管理学基础》是众多高职院校必须设立的专业基础课,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很大一部分将流入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老式的教学方法无法及时更新行业最新动态,而和最新互联网技术结合不断更新行业企业动态并体现在课堂中成为未来《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趋势。这需要高职教师适时更新教育行业形态,把握我国领导人的最新工作报告。

2015年,国家领导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由此,“互联网+教育”的浪潮一触即发。

一、“互联网+教育”的主要内容

1.“互联网+教育”的具体含义

报告首先针对“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提出了具体的解释,他表示这是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渗透与融合,但并非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要通过互联网平台、互联网思维对传统行业进行思维模式和经营模式的颠覆,创造新的发展形态。

而“互联网+”下面的一个重要分支:“互联网+教育”其实远在2015年之前已经经历了初步的发展,表现为网络上大规模的MOOC课程供广大网友选择。MOOC是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的简称,中文一般翻译成“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也被很多高校简称为“慕课”。

MOOC一开始是世界名校开设的网络课程,老师专门为网络学生录制。有固定的开课时间,有作业,有考试,考试通过后会授予证书。2012年后,MOOC课程逐渐传入中国内地,在线教育逐渐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

根据艾媒咨询的统计,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正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600亿元,未来几年内将迎来一轮市场大爆发。

2.“互联网+教育”的表现形式

“互联网+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老师在课堂上更多作为引导者和裁判,课堂内容被糅合成通关游戏的不同关卡,每一个学习项目都变成了具体的游戏关卡,学生上课可以摆脱纸和笔的束缚,用平板电脑和抢答器对课堂问题进行投票和抢答。抢答越多,命中率越高,通关的速度就越快。而老师站在电子讲台上,利用交互式触摸屏对学生的表现实时跟踪,并及时给予反馈。有趣的是,这个通关过程还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自动录播和全网在线互动直播,供其他院校和教学平台的老师和学生观看。

变化着的学生,也预示着这一表现形式的快速到来,如今进入高职课堂的学生已经演变为心智年龄更小的“95后”“00后”,而这些年轻的学生群体一般都是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更喜欢技术,更依赖网络,更习惯于碎片化的学习。

二、“互联网+教育”下《管理学基础》的教学活动实施

1.课前准备

“互联网+教育”的课堂不是单纯概念意义上充满未来感的教室和先进的硬件设备,最重要的是发挥教师的创意并仔细研究进行学生的用户心理。

可以讓学生把管理学的作业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形式在微信朋友圈发表,在微信朋友圈上“集赞”,得到最多通讯录好友赞誉的作业可以得到额外加分。不仅如此,校长、其他教师、家长都能看到这些作品,并会把学生的作品分享到朋友圈。慢慢的,学生不再排斥作业的形式而是希望能够得到朋友的赞赏。

“翻转课堂”就是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理解学生的需求。其基本思路是:把传统的学习过程(教师讲、学生听)翻转过来,让学习者在课外时间完成针对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课堂则变成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及相互学习的场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汇报讨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课堂开展

第一,老师在上课前应该在学校的在线学习平台上制作高质量视频教程,这些教程涉及不同学习任务涵盖的基础知识,如整个学期的任务可设置成以下通关游戏,具体包括:(1)成立模拟企业:要求学生选择一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内外部环境分析,并运用SWOT分析方法和PEST分析方法等进行研究报告的撰写;(2)进行企业组织的建设,在教学平台上上传企业组织结构图,并对图表进行详细说明,给组员分配不同的组织角色,并设置不同的岗位;(3)制订企业年度计划,并上传教学平台和其他小组进行互评;(4)根据老师给出的具体商业情境进行决策,并将决策方案制订成图文结合的商业模板,应用领导沟通的相关方法和技巧,得分最高的能迅速到达下一关;(5)制订模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包括企业员工激励制度及薪酬管理办法。

第二,在课堂上学生按照班级人数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由各组推选组长组织开展互联网教学平台上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上课时学生完全置身于一个游戏场景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融入游戏,闯关、协作、互动,召开小组会议,对任务内容进行讨论分析,并完成教学平台上每个教学任务下的随堂测试,必须每个人及格才能整体通关,确保人人参与,不做“搭便车”的组员。

如果技术条件允许,甚至可以联合教研室的其他老师进行技术开发,参考现在火热的弹幕电影实现弹幕教学,在课堂上实现联网教学,学生手持平板,随时通过网络发表感想和疑问,同步显示在投影仪的课件上。

3.课后评价

通过数据化管理,老师不再需要采用传统的人工改卷子和人工算分数等繁琐步骤。老师可以通过学生《管理学基础》的电子作业,进行快速数据分析,知道这个学生究竟是理论知识不过关还是在学习项目上不能和组员很好地合作。同时,通过互联网教学平台,教师可以更加快捷迅速地查阅平均分、频数、优秀率等数据,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挖掘,更好地理解每一个学生,通过量化的手段,通过数据更加科学地认识自己的教学和学生。老师甚至可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微观表现,如:他在什么时候翻开书,在听到什么话的时候微笑点头,在一道题上逗留了多久,在不同学科课堂上开小差的次数分别为多少,会向多少同班同学发起主动交流等等。

互联网成为改变我们生活的巨大推力,同时也是变革教育的一大契机。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兴技术逐渐与教育紧密相连,它正在用“智能”的力量重塑教育的形态。

《管理学基础》这门课程集实践性与应用性于一体,更能借助于“互联网+教育”的技术平台,在培养学生的管理理念和决策能力的同时,运用信息管理系统模拟决策过程,每次学习任务后除了教师评分外,教学平台还能实现小组成员互评,以教师、组长、组员三方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数据后台上生成每个学生的大数据分析。

参考文献:

[1]周敏.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必要性分析[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

[2]梁柱霞,王馨怡,杨昊.浅谈如何面对MOOC(慕课)对大学英语学习的冲击[J].大学英语,2015.

作者简介:何瀚玮,女,1990年9月出生,籍贯:广东东莞人,专业:整合营销传播,研究方向:市场营销,最高学历:硕士研究生。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