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教与学同步

2015-10-14 20:51石银军李沛乔范天中杨帆
新课程·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角色转换激发兴趣

石银军 李沛乔 范天中 杨帆

摘 要:教与学,是教学双边活动中的一对主要矛盾。教与学不同步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不到位,学不得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提供学生的手、脑、口都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抓好思维的启动,引导学生看、做、说、思、议、写,形成知识链和思维链。

关键词:角色转换;激发兴趣;以学为轴

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之一关系,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技能,以教材为内容,以学生为对象,不仅给学生传授知识技能,还要教学生如何做人。学生的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的活动,教与学是教学双边活动中的一对主要矛盾。教与学不同步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不到位,学不得法。现代教育,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就应重视对教与学同步的研究。

一、研究学情,以学为轴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师的教必须以学生的学为主轴,做到教服从于学,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知彼”——掌握学情,即掌握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心态等。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是通过自己的大脑,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独立掌握学习内容,是任何或物都不能代替的认识过程。不符合学情的教是主观盲目的,也是低效率的。教师在掌握学情的基础上,还要钻研教材,按大纲的具体要求,把握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设计出自学、提问、讲授、小结、板书、联系等教学思路和学生的学习思路环环相扣,为学生的学习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角色转换,掌握学情

角色转化就是教师在备课时要把自己放到学生位置上去想例题、练习题的难易以及可能出现的心理、知识障碍,以此来确定教学方案,精心设计讲与练的各个环节,特别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环节,力求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最基本的理论、最基本的技能和最基本的思维方法,使教学具有客观性、针对性和科学性。角色转换是克服教师“重教才,轻学情”的有效方法。只有教师主动将自己置身于学生的位置上去设想,才有可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实施具体的教。做到学生难懂的,想知道的知识精讲、多讲;学生易懂、已经知道的知识少讲或不讲,从而使教学同步,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三、激发兴趣,形成契机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去实践、去探索、去思考、去创新的动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师生心理相容,即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既要耐心帮助,又要注意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品质。教学中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循循善诱。只有师生心理相容,关系融洽,学生才能信其师、亲其师,愿听其导,乐闻其教。二是根据学生好动、好问、好奇的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景,做到以悬设问、以疑引思、以趣诱学、以奇促学,激发学生心理需要,形成“心求其通而未得”的最佳学习境界。

四、尊重主体,调动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内因,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才有效果。教学活动是一项思维活动,只有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提供学生的手、脑、口都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抓好思维的启动,引导学生看、做、说、思、议、写,形成知识链和思维链。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发挥出来,也只有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

五、强化反馈,及时调控

接收和输出教学信息,及时进行反馈调控,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数学教学是一项逻辑思维很强的活动,因而强化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控制,使教与学的活动不断趋于同步是极其重要的。

1.预先控制。授课前正确估计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制订好解决的方法、措施,出现问题后相机解决,

2.反馈控制。授课中当教师的信息输出后,要及时通过学生神态和口答笔算等方面反馈回来的信息,有针对、有目的地加以调控,重新输出信息进行调整补救。

3.随机控制。教学中遇到备课时考虑不周的环节或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教师要利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进行调控,减少干扰。

参考文献:

李怡然.谈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实验教学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6(09).

編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角色转换激发兴趣
小学德育新课程教师的角色解读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