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

2015-10-14 16:52金宇红李建刚
新课程·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中职学校意识

金宇红 李建刚

摘 要:中职学校开展创新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中职学生只有具备了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成为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才能在将来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

关键词:中职学校;创新教育;意识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一个民族不管曾经多么辉煌,一旦它丧失了创新的潜力,最终只能走向没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需要大批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各行业人才。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国家经济发展培养一线劳动者的重任。所以,中职学校对学生开展创新教育就尤其显得重要。

一、中职学校创新教育的现实意识

2014年,国家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会议,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约翰·奈斯比特和帕特里夏·阿布迪恩曾在他们的著作《大趋势2000》中指出:“在信息经济时代的全球经济竞争中,人力资源的质量和创新将成为一个分水岭和里程碑。”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实质是创新能力的竞争。中职学校要发展壮大,就要与时俱进,趁势而上。中职学校开展创新教育,有利于中职学校创新文化的形成,是促使创新成为中职学校加快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有利于中职学校提升内涵建设水平,推进学校产学研结合,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告诉我们,许多科学家的重要发明和创造,都是产生在充满活力、风华正茂、思维最活跃的青年时期。青年最具有创新热情和创造能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大多在十四岁到十九岁,正是“最好年龄”阶段,在这个时期对他们加强创新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创新教育,唤起中职学生对学习的渴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建立自信心。

二、中职学校创新教育的影响要素

1.中职学校教师资源对创新教育的影响

中职学校的教师除去文化课教师,剩余的都是专业课教师。他们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操作技能,都是“双师型“教师,老中青比例恰当,呈金字塔结构。近十年来,省、市举办的创新大赛,极大地拓宽了老师的思想眼界,更为老师的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了积极良好的环境。

2.中职学校学习环境对创新教育的影响

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压力不是很大,他们有较多的空余时间,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增进人的创造力。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凭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直接影响学生在创新活动中的智力导入量。通过校企合作,中职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生产紧密联系,使中职学校拥有了创新教育的深厚根基。中职学校的学生通过企业参观、企业实践,创新点子来源丰富,实用性、针对性较强,这就大大提高了中职学校开展创新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3.中职学校设备设施对创新教育的影响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侧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学校投入了大量资金购买实习实训设备,设立了大量的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场所。这些实验、实习场所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动手创新的需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了物质基础。

4.中职学校评价体制对创新教育的影响

中职学生是中考的落伍生,他们普遍存在厌学,文化及专业理论课学习不积极,重技能轻理论的特点。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应努力克服平时应试教育的评价模式,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大力倡导多元化评价模式,要让学生在每一次的创新教育活动中,体验做事的成功,实现做人的成功。

三、中职学校创新教育的几点建议

1.教师要确立正确的观念

一个人创新能力的大小,跟这个人的智商高低不存在必然联系。高智商的人创新能力不一定强,低智商的人创新能力不一定弱。中职学校教师不要以成绩来评定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而要牢牢确立“人人都有创造力禀赋”的觀念。在创新面前,学生都是平等的,他们的创造潜能同样是无穷的。

2.学校要开设创新教育课堂

虽然人的创新能力大小跟他的智商高低没必然联系,但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有高有低的。创新能力是人类普遍具有的素质,创新能力是可以学习、训练、得到开发、提升的。职业学校要在学生中开设创新教育课堂,可以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也可以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开设,也可以专门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创新课程。

3.学生积极参加多种社会实践活动

人类的任何发明创造都来源于生活。中职学校搞创新教育不能闭门造车,要让学生尽最大可能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学生参加科技志愿者服务活动、参加校企合作项目、参加企业生产实践等等。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拓宽视眼,迸发出创新点子。

中职学校开展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相信,在中职学校开展创新教育将会获得巨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志勇.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奠基:山东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人民教育,2007.

[2]刘丽君.谈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商业经济,2011(11).

[3]李孝忠.关于青年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几个心理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4).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中职学校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德育工作浅谈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