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2015-10-14 21:02窦旭波
新课程·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左权剪纸核桃

窦旭波

我所在学校位于太行山上的一个小山村,这里没有“高大上”的公共场所,如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但它是一片红色热土,曾经有上万抗日将士为了抗战胜利将鲜血洒在了这片土地上。这里还是全国民间艺术之乡,有开花调、板话、竹马、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左权开花调”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方面,我们做了如下探索:

春天,结合清明节,我们开展了以红色为主题“缅怀先烈、热爱祖国”系列活动。左权县是一片红色热土。县名就是为纪念牺牲于此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而更名的。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前方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一二九师司令部等抗日首脑机关在这里驻扎长达五年之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运筹帷幄、战斗生活,与这里的人民群众结下了鱼水深情。老区人民为民族的抗战胜利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和巨大的牺牲。我们通过查资料、采访村里年龄大的老人、观看歌舞剧《太行奶娘》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八路军和太行儿女舍小家为大家英勇抗日的事迹,感受他们展现出的勇敢顽强、不畏艰难、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的太行精神。听盲艺人演唱的左权民歌《逃难》,让学生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以及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天气晴朗时,我们还可以爬山。学校后面就有一座小山。清明前后,登上山顶,看着满山的桃花杏花,让学生学唱《桃花红,杏花白》《我们在太行山上》,观察“草色遥看近却无”,体会“一览众山小”。

夏天,我们开展了以绿色为主题的“走进自然”系列活动。我们在校园里给每个班级分了“开心农场”,学生在自己班的农场里种植各种蔬菜、花草。他们自觉除草、施肥、浇水,我每个星期都组织全校学生参观他们的“开心农场”,让他们在内心深处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教室里,每个班都建立了“动物乐园”,有的同学养蝌蚪,有的养金鱼,有的养蚕。长时间的接触,学生和这些小动物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从心底萌生了人和动物要和平相处的思想以及对生命的尊重。学生没事就到“开心农场”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或到“动物乐园”观察小动物的生长变化,并写观察日记。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我们组织学生去学校附近的龙泉国家森林公园游玩。回来后,我让学生模仿导游讲解写导游词,并要求学生在庙会时为家人亲戚当导游,讲解龙泉公园的旅游景点。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开展了以金色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核桃熟了,我们要求学生回家帮家长拾核桃。核桃是我县农业支柱产业,如何提高核桃的附加值,我们组织了讨论。学生通过查资料,畅所欲言,有的提出要研究核桃保鲜技术,让人们一年四季都吃上新鲜的核桃;有的提出要研究出可口的日常食品,让人们每天的餐桌上都不能少了核桃;有的提出要加强广告宣传,扩大左权核桃的知名度,让它走出国门。山葡萄熟了,我们学习酿造葡萄酒。通过观察酿酒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学生感受到了微生物的力量和神奇。通过互相品酒,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还有,摘花椒、打酸枣,学生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和我们家乡的富有,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冬天,我们这里室外比较冷。我们一般开展小花戏、板话、剪纸等继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小花戏”是流传在左权一帶的一种轻盈、活泼的民间歌舞。我们学校的学生大都有表演基础。他们手持扇子,边舞边唱。所唱曲调可以是当地流行的开花调,也可以是流行歌曲。“小花戏”曲调优美、流畅,感人,结构完整,节奏鲜明。

左权板话,又名李有才板话,是当地民间百姓习惯运用的乡土语言艺术。“李有才板话”之名源于赵树理在左权体验生活创作的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在民间,左权板话又称为侃话、杂话、圪溜话、顺口溜等,被业内誉为“民间七步诗”。我们搜集现成的板话,让学生表演,高年级的学生自己也创编一些。

剪纸也是我们这里流行的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所谓剪纸,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等。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热烈。我们主要学习剪简单的窗花。学生剪的作品,张贴在教室“学习园地”、楼道“文化长廊”里,还有的过年时贴在家里,家长们也特有自豪感。

农村学校蕴藏着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只要做个有心人,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一定会开展得丰富多彩。

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左权剪纸核桃
左权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左权:『人民是水,我们是鱼』
小核桃变身“致富果”
左权将军的家信
剪纸
可赏可食可入药的核桃
黄龙核桃
剪纸
剪纸
剪纸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