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5-10-14 21:02钱晓峰
新课程·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微课信息技术

钱晓峰

摘 要:信息技术课中“学生忘记操作方法、教师操作练习讲评不及时、针对性差、效果不理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构建了使用微课演示关键操作和讲评操作练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对实践操作中与微课相关的主要工作做了简要介绍,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操作讲评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使用各类工具软件解决问题的技能是课程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苗逢春博士在解读课程总目标“信息素养”时,也曾提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是指那些在如何将信息资源应用到工作中这一方面得到良好训练的人。有信息素养的人已经习得了使用各种信息工具和主要信息来源的技术和能力,以形成解决方案来解决问题。”因此,“软件操作和应用技能”的培养是信息技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有效的操作演示和操作练习的讲评,有助于学生对新操作技能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及时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巩固基础知识,提高“使用软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在这一方面都遇到了一些令人头痛的问题。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软件操作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

1.学生忘记教师演示的操作步骤,操作实践中遭遇困惑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模式多种多样,但软件教学中新操作技能的教学环节往往都采用“教师演示—学生实践”的模式。在笔者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实践”环节总是会出现一小部分学生无法完成部分操作任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在“教师演示”中能完全理解,但在实践中遗忘了个别操作细节,从而导致无法完全完成操作任务。学生遗忘前期课程已学的部分基础操作技能,在演示操作中并未提及每个学生操作习惯不同,个性化的操作导致新问题发生等,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操作演示”不同于“文字描述”,学生无法完全记录。在错误发生时,常常缺乏诊断依据。很多时候都需要同学或者教师给予帮助才能解决。

2.教师对操作练习的“个别讲评”不及时,“统一讲评”针对性差、效果不理想

在任何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操作技能都有差距的,课堂操作练习中,肯定会有学生遭遇疑难问题。因此“操作练习讲评”环节,也是学生软件操作实践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有“个别问题个别讲评”和“典型问题统一讲评”两种方法。但在教学实践中的情况并不会如此单一,常出现很多难以处理的问题。“个别讲评”不及时,课堂操作时间是有限的,教师作为课堂中学生共用的“指导资源”也是稀缺的。当有多个学生遭遇操作困难时,往往只有个别学生能够很幸运地获得教师的个别指导和讲评。“统一讲评”针对性差、效果不理想,在讲评多个学生都遇到的典型问题时,教师往往会采用统一讲评的方法。这种方法针对性差是不容置疑的,对于讲评的针对性和普适性都需要教师的经验指导和临场判断。而且这种讲评同样也只能演示一遍,学生无法重复观看。

如何解决信息技术课堂中与软件操作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是广大一线教师都在探索和实践的。我们曾经使用“导学案”提供操作参考步骤;也有使用教辅软件实时批改提交成绩……但是,导学案文字描述不够直观、教辅软件机器批改,批改标准单一且只注重结果……一直都缺少一种更加直观、可视的操作演示。微课的出现,使得这些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

二、在课堂中使用微课进行“课堂内翻转”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

微课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的视频。具有时间短、内容具体精炼、主题突出针对性强、制作简便、应用方便灵活的特点。关于微课的教学应用很多都是用于“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课外利用微课自学、复习。结合信息技术学科在中小学的学科地位和本身教学内容的特点,我们在课内尝试使用“课堂内翻转”的模式开展教学。

对于课堂中基础的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开展基于微课的自主学习;以自主学习到的知识为支架开始初步探究实践;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难点,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并将关键知识点也使用微课的形式展示;对于教学各环节操作练习给出完整的操作演示微课,让有需要的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微课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这样的设计下,教师在课堂中主要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和解决非常规的操作问题。

课堂基本模式如下图所示:

三、微课用于课堂教学时与微课相关的主要工作

在实践研究中,对于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软件操作教学,使用微课优化课堂教学的模式与微课相关的主要工作是微课展示网络平台架设、学生需求分析和微课内容规划、微课录制与发布、交流应用与使用有效性控制等几个步骤。

1.微课展示平台选择(架设)

微课平台是微课资源建设、共享和应用的基础,是课堂内外学生利用微课自主学习的平台。从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一个实用的平台很重要。网上有很多可以发布微课的平台,我们可以选择我们自己建立的微课网站。网上也有不少开源的“视频点播网站”源码,可以用来架设简单实用的平台。

2.学生需求分析与内容规划

通过对学生学情分析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根据我们拟定的教学模式,初步完成教学设计后,针对以下四类主要内容设计微课。基础操作技能演示,供学生自学,以完成基础探究任务,学生操作任务的参考演示,供部分学生解决操作时遇到的问题难点环节的关键操作演示,供对难点有疑问的学生多次观看,应用探究操作的参考演示,供学生完成操作遇到问题时的自主解决。

3.微课录制与发布

微课的录制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软件操作的演示与其他学科微课有很大的不同,我們一般采用“录屏软件”录制屏幕操作,在录制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录制软件操作时,重要界面、点击位置、需要停顿,操作不能太快,关键的软件操作步骤需要在后期编辑时添加文字注解,因为机房上课时很少有学生会使用耳麦,但也需要语音讲解,供需要的学生听讲录制“操作演示”微课时,如果使用快捷键,也需要文字注释要实现某一操作效果,经常会有多种操作方式,录制操作时尽量使用规范的标准操作,展示软件的主要操作界面和操作步骤。微课的发布,从教学实践应用的角度,我们主要发布在两个地方,其一是课堂教学使用的微课点播网站平台,可供课堂自学探究使用;其二是师生交流的QQ群,供课后学生复习和深入探究使用。

四、微课用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与练习讲评中的存在问题与思考

微课应用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和练习讲评中可以很有效地解决传统课堂中“学生忘记操作方法无法完成操作练习,教师操作练习讲评不及时、针对性差、效果不理想的”等经典问题。但在教学实践中也有不少实际的问题需要解决。

1.目前国内对于“微课制作”比“微课的课堂应用”关注更多,微课在课堂中实际应用的“课堂教学模式”还不够成熟。我们所使用的课堂模式也在不断改进中,这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实践和探索。

2.受到狭隘的“翻转课堂”思维影响,很多教师都认为微课只是用于课外学生自主学习的,这导致教师对于“微课”的兴趣不大。必须改变这种误解,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将“微课”作为课堂中讲解重要知识点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更好地提高核心知识点的讲解效率。

参考文献:

刘晓光.宽严有度的课堂管理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J].科技资讯,2012.

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微课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