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生就业心态误区分析及其纠正策略

2015-10-14 04:32楼斌
新课程·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职高生职校用人单位

楼斌

职业教育是职业素质教育,它既担负着使受教育者掌握职业技能,获得职业资格的任务,又担负着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创新素质,促进个性发展的任务。职高生经过三年职业技术教育后,由学校走向社会,社会角色发生变化,使学生面临社会一系列适应能力的考验。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纠正就业心态误区,已刻不容缓,成为摆在职校师生面前的头等大事。

一、职高生的就业心态误区分析

1.就业缺乏自信

(1)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必须与国家、省、地市产业政策相适应。但目前职校的专业结构和地方经济发展存在失衡现象,导致就业需求远远大于就业机会。

(2)生产实践技能欠缺(甚至缺乏)。高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文化课的联考(抽考、会考、年段考)。升入职高后还要没完没了地应付文化课的联考。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烦,其效果可想而知。对他们大多数人来说没必要掌握高深的技术理论,而是应注重学习掌握操作性的技能。

(3)交际能力有限。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为人处世经验不足;不能正确对待老板的态度。因老板的文化层次不同,在对待就业人员态度上有缺陷。部分就业学生认为老板过分苛刻,甚至无理,不能正确看待,采取逃避态度。

(4)家庭因素影响。部分家长千方百计托人拉关系,给子女联系就业单位,要求子女提前到就业单位实习。职校学生提前毕业实习,必然降低学校培养规格要求,就等于削减了专业课和实践课程的教学。实际上向社会输送了不合格的产品。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可想而知。致使大部分用人单位,原认为职业中学出来的学生思想品德好,动手能力强,谁知一用就大打折扣,加剧了对职高生的轻视而导致了恶性循环。

2.盲目乐观,期望值过高

(1)盲目乐观。家庭背景、关系网大。认为找份工作不在话下;眼光只看到眼前利益,对今后就业形势的严峻未能有充分认识。

(2)期望值过高。眼高手低,技术性高的工种他做不了,对一些服务性工种他不想去,两只眼盯在金融、机关、邮电、电信等单位。

二、纠正策略

1.增强就业自信心

(1)改善教学模式,注重技能提高。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必须注重授课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实践性环节,增加实践课时占总课时比例,吸收企业界的意见,重视企业需求。

(2)加强实习管理。实习期间,完全按照实习单位的工作时间进行,由实习单位师傅担任实习指导师。毕业实习后,要进行各方面的评估、小结。首先,学生自我评估,再由实习指导师和实习单位鉴定,而后进行实习小组鉴定,最后由班主任鉴定,实习处下结论。毕业实习结束后,学校按各学生的工作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职前培训,进行某项劳动技能的训练。

(3)分项培养,发展专项技能。根据“宽基础,活模块”教学原则,在“活”字上做文章。职校可以根据用人单位不同的人才培养要求,在高一、高二学完专业理论课后,高三可针对不同岗位的要求,分项进行账务处理、点钞、伪币鉴别、营销策略、营销口才等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营销、财务账务处理的技能,并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得这样的训练更接近企事业单位用人的要求,也为用人单位培养一批“熟练工”。

(4)密切毕业生、家长及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已毕业的学生家长保持联系,让已工作的学生定期回校,了解他們的工作情况,从而反馈各种信息。同时与用人单位保持联系,提出对职校毕业生的需求和要求,并向校方做好信息反馈,使校方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职校毕业生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力。

2.加强就业指导

(1)把握就业机遇。目前我市就业形势是:从用人单位性质来看,以企业(私人企业)劳动力需求量最大;从职业需求来看,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以及生产设备操作工为需求量最大。这对于财会、营销、机电类的毕业生来说是难得的机遇。要引导青年学生把握机遇,实现就业。

(2)明确就业趋势。加入WTO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成熟,我们要根据就业趋势的发展变化指导青年学生全面提高素质。不仅要努力学习提高文化知识水平,更要不断提高职业技能,特别是掌握现代化操作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对未来的职业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从残酷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开拓就业渠道。在现代经济社会生活中,就业的道路是非常宽广的。班主任在指导青年学生选择职业时,要从实际出发,确定就业成功的起跑线。

①面对中小企业就业。对我市而言,市政府提出以商兴市,以商促工(业)的策略。目前,我市鼓励私营业主把生意做强做大并享受一定的政策倾斜。至今我市一部分私营业主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商业资本。中小企业发展将会出现一个快速增长的趋势。青年学生不应认为只有到银行,机关单位才能前途无量。学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照样可以干出一番事业,成为企业家。

②面向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中的各种服务业将是劳动者就业的好途径。如,宾馆、餐饮等。

③自谋职业与创业。有志于自谋职业与创业的职校生,应摒弃旧观念的影响,正确认识国有、集体、个体企业就业,所有制只是分工不同,并无高低贵贱的差别。教育学生:“无论什么地方都不养闲人,不用懒人,不奖笨人,不怕能人。”就业问题上不等政府,下不靠父母,路就在自己脚下,凭自己的拼搏创造未来。

3.注重职高教师技能水平的提高

(1)教师首先接受培训,强化自身的职业技能、实践能力和职业咨询能力。其次,在学校领导统一协调和组织下,让技术水平高的专业教师与动手能力较差的专业教师结成师徒关系,进行技术上的传帮带。

(2)利用暑期参加实习或脱岗实习。充分发挥学习基地的设备和技术优势。利用学生实习带队的便利,定期选派一些专业对口、有一定动手能力的青年教师到实习基地进行实践提高,在劳动中虚心向实习单位的科技人员学习新技术、新规范,不断给自己充电,开阔视野,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3)各教育行政部门应注重和组织对职校专业教师的技能比赛和培训工作。

(4)开展校际之间观摩和交流,扬长避短。借助企事业单位高级工程师来校指导或本校教师外出学习交流等方法,进行经验交流。

综上所述,职校在全面提高职校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应正确引导职高生走出就业心态误区。摆正就业心态,增强就业自信心,抬起头来走路,挺起胸脯做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接受社会各行各业对自己的检阅和认可。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职高生职校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如何指导职高生写好作文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浅谈职高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我的职校我的梦
职高生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加强职高生德育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