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教育自主权与职业倦怠

2015-10-14 04:32王海方建玲
新课程·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自主权规约流水线

王海 方建玲

作为一名接受过正规高等师范教育的教育工作者,从教10年来,深切体会到教师只是学术上的专家而不是管理上的专家,教师本身没有管理学校的行政权力或能力。但是,教师应当有教学自主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评分方法等),教师在教什么、怎样教等方面应当有着很大的自主权,教师的教育自主权如果被限制甚至扼杀,就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而是源自心理的疲乏。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职业倦怠正在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心理问题。

教育行业由于自身的行业特点,再加上目前教育改革尚不到位,并且社会舆论导向偏颇的大环境尤其如此。

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倡导的主体更多的是指向学生自主,强化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创新、自主发展,甚至将学生的自主提到凌驾于教师主体的不恰当的高度,而对作为教育者的教师的自主性却被忽视了。

人们在探讨教师的价值时,过多地强调教师作为客体的价值,而忽视教师作为主体的价值;习惯于从外部向教师作出规约,而缺乏从内部给予教師以本体性的关照。长期生活于这种语境下的教师,也习惯于被规约、被指导。这种被规约的生活,扭曲了本属于教育职业生活的本真面目,使教师的职业生活失去心意和情趣,久而久之,形成教师的职业倦怠,教师展现自己教育观点、个性以及情感的权利在工作中被削弱。当教师缺乏教学自主权的时候,教师很难成为教学的真正主人,教学对教师来说,已经不再是幸福的源泉,而常常沦为一个应付的差事。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一些别出心裁的教育教学灵感、教育智慧、教育思想往往被压制,甚至被扼杀。同样,学生的身心发展也常常因为教师自身的发展受挫而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

教育行业不同于生产车间的流水线,要生产的是统一规格的产品。教师也不是流水线上从事简单劳动的工人,所要做的只是进行程式化的操作。全社会都来尊重教师的教育自主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要求,也是避免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人文关怀的体现。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自主权规约流水线
Gen Z Migrant Workers Are Leaving the Assembly Line
流水线
电力系统通信规约库抽象设计与实现
一种在复杂环境中支持容错的高性能规约框架
一种改进的LLL模糊度规约算法
尊重老年人的婚姻自主权
新规发布,确保消费自主权
报废汽车拆解半自动流水线研究
特定国情教情中的中小学校自主权
修辞的敞开与遮蔽*——对公共话语规约意义的批判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