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教育与农村数字化科普工作的推广

2015-10-14 16:40董波
新课程·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社会教育重要性

董波

摘 要:社会教育与农村数字化科学普及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主要阐述了社会教育在农村科普推广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广大农户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转变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学到了技能。

关键词:社会教育;科技培训;重要性

“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这是以科学教育、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重要任务的科普工作的主要内容,农村社会教育与农村科普工作的推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借助社会教育主阵地加大对农村科普工作的宣传与推广,惠及广大农户

墩尚镇无公害高效棚室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创建于2005年,被确定为市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该基地中心面积600亩,有温室大棚500余个,其中项目实验区面积50亩,生产示范区面积550亩,其辐射面达周边10多个村庄,辐射面积达2000余亩。园区的试验项目由镇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的6名技术人员承担,种植管理和技术培训由镇社会教育中心校和镇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两家承担,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同时负责邀请外地的农业科技方面的专家、学者来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基地建设以市、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作依托单位,有稳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定期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近几年各方投入了近500万元资金,还建立了农业科技信息技术服务网站,逐渐成为基地网络健全,科普设施完善,服务手段先进,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的集技术、经济、服务于一体的经济实体组织。为更快、更高效地发展无公害棚室蔬菜的种植和技术推广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墩尚镇无公害蔬菜科普示范基地秉承“科技先导,绿色生产、科普惠农,务求实效”的经营理念,不断更新观念,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扩大服务对象,拓展服务范围。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级科协的指导下,重点开展了无公害蔬菜技术的开发、试验示范、普及、推广、咨询和培训为主要内容的科普活动。自主开发和推广西红柿、芹菜、辣椒、黄瓜、土豆等新品种,使农户基本掌握了蔬菜温室育苗、物理生物防控、保护地栽培等技术,发挥了基地和农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推动蔬菜产业化、标准化、无公害化,促进地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找准工作立足点,强化科技培训

加强乡镇成人学校建设,逐步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创新转移培训机制。采取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办法,把集中培训、院村合作、挂图讲解、实地观摩、实地讲授、媒体宣传、能人现身说法、知识竞赛、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开展培训。每年都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列入镇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实行目标考核。明确提出农村新增劳动力(应届回乡初高中毕业生)实行100%培训。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同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加强素质培训,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积极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場经济发展要求,培训就业一体化、技能培训规范化、农民教育终身化的体系和机制。

三、扎实开展农民素质培训,为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提供智力支持

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同镇农科站、科技推广站、建筑公司及其他有特长的人员共同合作,分期分批对全镇青壮年劳动力进行了各方面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重点搞好水稻、小麦选种推广种植、水稻、三麦的田间管理、高效无公害棚室蔬菜种植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蛋鸡的饲养和管理、淡水鱼的科学喂养、生猪的饲养与管理、实用建筑技术和裁剪缝纫技术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还邀请了苏州农学院和连云港农学院的专家在墩尚镇墩一村的大棚蔬菜基地对大棚蔬菜的科学种植和科学管理进行了现场指导,在指导过程中,不但墩一村的所有菜农都亲临现场,就连附近各村的大棚蔬菜种植户也都早早地来到了现场,悉心听取专家的讲解,通过现场指导,使菜农受益匪浅,懂得了只有科学种植、科学管理,才能增产、增收。成教中心在进行实用技术培训过程中,还多次组织参加培训人员到蔬菜种植大户、养殖大户进行参观。同时,成教中心还和墩尚镇“和平服装裁剪技校”联合办学,举办速成服装裁剪培训班,每2个月一期,主要培训有关缝纫方面的技术,然后输送到外地服装厂搞缝纫。通过各期培训,不但使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还使部分劳动力学到技术后得到了实惠,每年向外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000多人,其中有700多人被输送到连云港、大庆、青岛、黄岛、哈尔滨、大连等地从事建筑工作,年收入都在8000到10000元左右,还有400多人被输送到无锡、苏州、张家港、常州、上海、南通、宁波等地的服装厂从事服装缝纫工作,每人每月的工资收入都在1000到1500元,为农民走上小康道路奠定了基础。

四、抓住实际关键点,开展科普宣传

除建立科普活动站,开辟科普宣传栏、添置科普设备和科普图书,经常自主性地开展不同方式的科普宣传咨询、科技扶贫、科技致富竞赛、送科技下乡、科技示范巡回报告等活动外,还积极参与配合镇农技中心组织开展的“科普活动周”等活动来扩大基地的影响和作用。根据每次活动主题和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编印科普资料发放到农户手中,受益群众逐年增多。广大农户通过不断学习,都不同程度地掌握了一些科学种养知识。

参考文献:

连玉明.2004中国数字报告.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社会教育重要性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简述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论幼儿园社会教育与数学教育的融合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谈小学阶段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形式的结合与创新
中学技术学科STS的实施研究
浅谈社会教育中的古筝教育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