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军工统计的形势与任务

2015-10-15 08:35
国防科技工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国防科技军工常态

□ 李 延

新常态下军工统计的形势与任务

□ 李 延

经济新常态已经成为高频词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和内涵。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作用的客观体现。

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含义和特点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速度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支撑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以及制度安排等要素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是经济发展的阶段现象。

新常态下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进入结构调整阵痛期。国家投入从强刺激向定向调控转变,进入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中央采取了扩内需、保增长的一揽子刺激政策,中国经济率先走出危机阴影。2011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经济政策逐次推出,经济增速逐渐放缓,政策调整余地大为缩小,需要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增强经济内生活力,需要利用市场倒逼机制促进优胜劣汰。

总之,新常态下宏观经济发展特点和方向就是: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以提高经济质量效益为经济增长新目标,以转方式调结构为经济发展新方式。传统经济增长点将逐步转换,新业态、新产业开始涌现,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实现转型,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升级。

新常态下军工经济的特点

军工经济增长稳中求进,增速换挡。与2008年以来宏观经济呈现整体回落态势相比,国防科技工业虽略有波动,但整体看是逐步回稳,尤其是自2013年以来,国防科技工业增加值基本稳定在13%左右。目前军工经济基本保持在两位数的增长,但随着宏观经济增速“换挡期”的到来,军工经济也会受大环境的影响,很难出现2009-2010期间的高速增长,逐步进入平稳增长期,但仍会高于全国经济增长水平。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国防科技工业行业分布广泛,其中制造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是主体。飞机制造,航天器制造,航空航天相关设备制造,导航,气象及海洋专业仪器制造,卫星传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军工高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也是国防科技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未来的方向。但近几年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也较为突出,由于过多地考虑经济效益指标,盲目扩张,主业不突出,产业化、规模化不够,有些新兴产业如生产性服务业、基于北斗的卫星应用、利用互联网研发协同智能制造等处于孵化培育阶段,长远发展虽然看好,但当前规模较小,还难以形成经济增长的支撑。因此国防科技工业结构调整任务依然艰巨。

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改善,效率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劳动效率将不断提高。国防科技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20万元/人年,远高于全国制造业水平;二是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到上半年,军工集团公司利润总额增速高于营业收入超过20个百分点;三是发展方式更趋于绿色环保,作为先进制造业的主体,整体能源消耗低于全国。由于受军工行业特殊性影响,军工单位为保障武器装备正常供给,军工生产多以不以盈利为目的,因此盈利能力较差,与其他行业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与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还不适应。

军工经济增长更加依赖创新驱动发展。国防科技工业一直高度重视科技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国防科技工业从事R&D人员与全国水平相比,高技术人员更为集中。在占全国不到10%的科研院所中,军工科研院所R&D人员达全国研究机构的近一半。两院院士、型号两总、创新团队等高技术人才聚集,科研经费投入也比较高,总之在这两方面投入远高于全国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这就在创新驱动发展的经济新常态下,打下了未来发展的雄厚基础。

国际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更多的军工单位将“走出去”。国家“一路一带”战略构想,使企业大规模走出去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军工集团公司在境外设立的企业越来越多,高端技术装备出口额在不断增加,海外市场前景良好。军工集团境外企业分布在亚洲、美洲、大洋洲、欧洲、非洲的62个国家和地区,国防科技工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未来,国防科技工业凭借其高技术特点,尤其在核电、核燃料出口,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航天技术应用,航空装备出口等方面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军工行业市场开放,倒逼军工市场机制不断完善。随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民参军不断加深,使得有些仍以计划经济运行模式,等、靠、要思想存在,市场竞争意识不强的军工单位面临严峻的挑战,倒逼企业必须按照市场资源配置规律,建立和完善开放的军工市场机制。

新常态下经济现象更为复杂,对统计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军工统计系统必须以全新的观念、方法和手段,加快建成与国防科技工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服务型统计体系。

新形势下军工统计工作的原则和任务

原则一:真实反映速度的变化。统计工作不仅要更加准确地反映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增长,更加真实地反映速度换挡情况,还要更加全面揭示经济增长质量效益情况以及是否符合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是否符合国防科技工业经济发展方向。

原则二:全面揭示结构优化。要求统计工作进一步反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情况,全面揭示要素投入、劳动就业以及劳动生产率、投资回报率、资源配置效率等。进一步反映调整经济结构情况,全面准确揭示需求结构、投入产出结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存量调整和增量优化情况。

原则三:更有效监测动力转换。深化和完善统计体系,加强进出口统计,进一步准确揭示进出口各自规模、结构、变化和相互间重大比例关系。加强创新统计,完善统计指标体系,改进创新统计调查方法,全面反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状况,动态监测新型业态、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新的经济增长点。

任务一:持之以恒抓好基础数据质量。一是完善统计报表和指标设计。根据经济发展和运行要求,对统计报表和统计指标进行修改和完善,确保基础数据完整,统计报表和指标定义清晰,界定准确,易于填报。二是加强考核确保数据真实可靠。每年对数据报送质量和及时性进行考核,严禁编造虚假统计数据、严重虚报瞒报统计资料等违法行为,增强企业独立真实上报数据的自觉性。三是加强对数据评估的力度。在做好企业内部经济运行统计工作的同时,还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创新整合统计思路,认真分析电商类大数据、税务数据、海关数据、货运量、用电量等与相关统计数据之间的关系,科学评估专业统计数据。四是进一步推进统计业务规范化建设。

任务二:积极推进建设现代化服务型统计体系。一是要始终坚持法制立统。全面推进依法统计,健全统计制度,严格统计法治实施,强化统计法治监督,实现统计法制化。二是要始终坚持改革兴统。完善统计体制机制,改革统计调查制度,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使统计工作更加科学、有效、便捷。三是要始终坚持科技强统。加快推进统计工作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无纸化,实现数据查询、审核、加工、汇总自动化。

任务三:努力提供优质的军工统计服务。一是积极开展新常态下的经济分析研究。准确把握我国和国防科技工业经济新常态下的经济特征和规律,密切关注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强化经济运行监测,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提供针对性强、参考价值高的咨询建议。二是积极提供更多更好的统计产品,为各类人员提供更便捷、更直观、更有趣味的统计服务。三是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调查水平。尽量减少统计调查,充分利用已有调查、行政记录和大数据。必须开展调查的,尽可能少设置指标,并尽量直接利用企业财务会计和生产经营资料,并要严格保护调查对象的隐私和秘密。四是加大对基层统计服务力度,为一线人员学习、培训、职务晋升提供更好的平台,为基层提高统计能力、坚持独立真实调查创造更好的条件。

(作者为国防科工局信息中心副主任)

猜你喜欢
国防科技军工常态
美国国防科技集成创新初探
国防科技工业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
区域国防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培育
军工品质 行创未来
雄安新区 河北军工新未来
顾帅圻:将“军工范儿”进行到底
军工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适应新常态,创新促发展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以德树人 推进学雷锋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