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四个一”,团队巧衔接

2015-10-15 19:17卫安
创新时代 2015年9期
关键词:四个一入团团员

卫安

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小学阶段,有声有色的少先队活动使得少年儿童的身心和智力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升入初中之后,尚没有离开少先队组织的初一新生们又迎来了影响人生轨迹的又一新的群众组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其实共青团组织和少先队一样,都是党领导的先进性群众组织。因此,在保留少先队建制的初级中学做好少先队和共青团衔接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共青团和少先队应该环环相扣,任何环节都不能脱节,如果不能做好初中的团队衔接工作,就很容易使得初一新生在团队生活中留下空白。因此如何做好初中的团队衔接工作,实现团队一体化是摆在学校领导和团队负责人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为此,西漳中学从“四个一”方面入手,开始进行团队工作有机衔接的尝试。

一、办好一次“团带队”的团校学习

按照团章的规定新入团的团员年龄必须达到14周岁。但是刚升入初一的学生年龄普遍比较小,所以在初一年级写入团申请书的人还比较少,新团员的发展高峰主要还是在初三年级。但是初三又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团委相应地在初三开展的团组织活动会受到很大影响。所以初二年级成为初中学校团队衔接工作的重点,同时也可以考虑把发展团员的起步阶段适度地向初一年级前置,以避免初中毕业团员突击发展的弊端。所以学校的团队衔接重点之一是在初二年级开展业余团校的团课学习。

建立初中业余团校给愿意加入共青团的优秀少先队员提供了全面系统了解团组织、团工作、团活动的机会。参加团课的学习对象主要是在初一年级时各班级经过各种选拔和推荐方式产生的品学兼优、工作出色的少先队员,团组织可以确定他们为入团积极分子。接下来团校团课的课程设置要紧密联系学校的学期中心工作,团课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学校团课学习主要有入团积极分子培训班开班动员仪式、团章团史学习、团歌学习和时事政治热点学习等,可以结合学校附近的社区或者街道资源组织积极分子参观革命烈士故居、校外社会实践基地等,还可以组织入团积极分子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爱校义务劳动。在每次团校学习之后,布置他们写好团课心得体会,在每一期的团课理论学习之后还可以布置一次理论知识考试,加深入团积极分子对共青团各种制度的了解和掌握,也可以看出入团积极分子们在团课培训上是否认真听讲,在课后有无做足准备迎接考试,对他们积极投身于团组织的工作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些课程学习,抓好优秀少先队员的入团前教育,帮助少先队员了解共青团的基础知识,了解共青团与少先队组织的区别与联系,为培养入团积极分子,为初中的团建工作夯实基础,同时增强少先队员对团组织的向往。

根据学生在初中三年发展的历程,学校团委还尝试建立预备团员制度。初一、初二年级的优秀少先队员经过团校的学习,通过了组织审核和理论考试合格之后,暂定取得预备团员资格,设定预备团员的考察期和标准,并把名单在全校公示,接受全校师生的民主监督。等到预备团员升入初三年级、并且年龄满足了14周岁时,就可以按照团章的规定,对考察合格者给予转正。这样做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发展实情,同时也利用团校这一活动平台把离队教育、团前教育、推优入团和发展新团员的组织工作有机结合,使得团队衔接工作更加紧密地联接在一起。

二、搞好一批“团带队”的活动

2008年12月《共青团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09-2013年)》中提出:“要从总体上把握内在的整体一致性,使得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思想教育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党、团、队组织意识实现有效衔接。”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从性质上看都是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先进青年和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都是党未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后备军和接班人。所以团队组织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是一致的。作为初中的团队组织,要善于把团队活动结合起来,实现团队一体化;要善于突出团队活动教育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充分发挥初中少先队和共青团各自的组织优势和集体教育的优势,为初中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搭建更加合理高效的平台。

例如,学校每年都在初二年级下半学期举行“告别童年、绽放青春”14岁青春仪式暨离队入团活动。同学们不但顺利地实现离队入团的组织程序,同时在活动中同学们体会到了成长的欣喜,更从中收获和感受到了青春所肩负的责任。每学期学校团委都会组织一次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进一步增强团员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激励和引导广大青年团员坚定理想信念。每学年团委和少先队大队部联合开展“10.13”庆祝少先队建队日、“5.4”火红五月团月主题教育活动和“6.1”庆儿童节游园会活动,通过组织重大节假日活动充分挖掘团组织和少先队组织各自的教育优势,实现德育活动中团队一体化的特色亮点。又如学校团队每学年都会组织评选“省市、市级四好少年”“惠山区美德少年”“年度优秀共青团员和干部”等评比活动,评选出一批德、智、体、美、劳各方面优异的少先队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将其吸收纳入共青团组织的考察对象,为团组织注入新鲜和年轻的血液。

当然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发展,学校团队活动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学校团队发展有机结合,使得初中团队工作不断融合、整合,不断发展和完善。

三、选好一批优秀的“团带队”辅导员

从目前的学校办学规模和水平上看,要搞好班级内部团队活动衔接工作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班级的团队辅导员。所以做好班级团队辅导员的选聘工作,既是学校共青团组织所要完成的现阶段的任务,同时也是加强共青团组织自身建设的客观需要。为此在每年的初一新生刚入学之际,学校团委组织利用“10.13”庆祝少先队建队日契机,集中开展授予各班班旗活动暨团队辅导员聘任仪式。大队辅导员一般由学校团委书记、副书记兼任,各班班主任教师既聘任为少先队辅导员,同时也兼聘团支部辅导員。通过聘任仪式使得少先队组织健全,大队和中队辅导员配备到位,一定程度上为班级的团队衔接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且受聘的辅导员教师大都是班主任,他们工作能力强,责任心重,在工作中能各显奇招,能以身作则,做全体少先队员的领头雁把爱心和热心献给孩子,把智慧献给红领巾事业,做少先队员的亲密朋友和指导者。同时作为团队辅导员,在组织本班级开展团队活动时,一方面可以更加专业地指导活动,帮助少先队员们更多地了解团组织,更好地接受入团前教育;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和培养入团积极分子,使更多的优秀青少年加入到团组织中来,开展和夯实基层的团组织建设工作。

四、建好一套“团带队”的管理机制

“团带队关系”在团的十五大修改的新的《团章》第9章第38条中有明确规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受中国共产党的委托领导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工作。共青团要发扬全团带队的传统,健全少先队组织的各级工作机构,支持少先队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做好初中“团带队”工作除了选聘优秀的团队辅导员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会这一组织有效衔接团队工作。学校学生会是由党支部、团委组织指导成立的学生自我管理的学生组织。参加学生会的学生均是由各班级推荐和评选的,工作能力强,责任心大,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专业素质,可以说是学生群体中的佼佼者。学生会各小组都适当地吸纳了三个年级的优秀学生群体加入其中,形成高年级的优秀团员和低年级的少先队员的结对互助,高年级的优秀团员指导和帮助低年级的少先队员向团组织学习和靠拢,促进各中队在高年级的团员带动和帮助下顺利开展团队活动。

同时学校团委也把辅导员培训作为团委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定期研究、部署和检查。及时把上级团委组织和少工委对于中学少先队工作的要求和指示向大队、中队辅导员通报,指导辅导员们能够从学校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独立活动。每学期团委积极配合德育处全面关心少先队辅导员的成长,搞好辅导员的岗位培训,对于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少先队辅导员给予推荐奖励和表彰的机会。团队辅导员的工作热情积极性高了,班级的团队工作自然就能顺利解决。

总之,少先队是共青团组织的基础和源头,共青团组织是少先队的提升和发展。初中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关键阶段,也是初中生由少先队队员转变为共青团员的过渡时期,更是学校团队组织一体化建设的关键节点。所以初中的团队组织必须在这一阶段健康、健全、有序、高效地发展。因为做好初中团队衔接工作是关系到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未来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后备军发展的重大问题。只要我们在初中团队衔接工作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就一定能实现初中团队一体化建设,做好团队衔接工作。

猜你喜欢
四个一入团团员
团员想入党怎么办
入团理财需“审”“慎”
“四个一”并举,构建自主学习型课堂
一位儿童团员的抗战记忆
入团感受
最重要的是思想上入团
介绍人要不断关心新团员
老团员要为新团员树立个好榜样
不要不发展“大青年”入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