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地方戏曲与高校校园文化结合的思考与实践

2015-10-16 18:57伍益中
戏剧之家 2015年18期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思考实践

【摘 要】有“戏曲人才培养摇篮”之称的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将校园文化与地方戏曲进行了有机结合,不仅推动了和谐校园的建设,而且有利于湖湘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本文在探讨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与本土戏曲渊源的基础上,详细地阐述了地方戏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实践,以助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关键词】湖南地方戏曲;高校校园文化;思考;实践

中图分类号:J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9-0032-02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作为湖南唯一一所艺术类高等院校,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以传承湖湘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机结合湖南地方戏曲,不断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以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传承湖湘文化的精髓——地方戏曲,进一步完善湖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效机制,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与本土戏曲的渊源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的前身是湖南省艺术学校,成立于1951年。戏曲教育一直都是该校的立身之本。1953年,当时主管艺术工作的湖南省文化事务管理局,在原来湖南省艺术学校的基础上,牵头成立湖南湘剧团附设小演员训练班,专门培养地方戏曲人才。在以后的四年里,湘剧小演员训练班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湘剧接班人,传承和发展湖湘优秀戏曲文化,振兴了湘剧事业。此后,学校先后更名为湖南省戏曲学校(1957年)、湖南省艺术学院附属戏曲学校(1959年)、湖南省戏曲艺术学校(1961年)和湖南省戏剧学校(1964年),并发展成为一所涵盖湘剧、花鼓戏、祁剧、湘昆等多剧科、多科班的戏曲学校。1976年,学校复名为湖南省艺术学校,湘剧科、花鼓科、祁剧科等合并为戏剧科;2002年,学校升格为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科更名为戏剧系。60多年来,湖南艺术职业学院逐步形成了发达的戏曲教育体系,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戏曲艺术人才,有的已成为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和某一剧种的传承人,如湘剧的李自然、花鼓戏的刘赵黔、湘昆的傅依萍等;有的佼佼者已摘取了“梅花奖”“文华奖”“芙蓉奖”和“五个一工程奖”的桂冠,如左大玢、曹汝龙、吴军、徐耀芳等;学校被誉为湖南地区全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培养的摇篮,为服务湖南地方民族文化建设和“文化强省”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作为花鼓戏、湘剧等湖南地方戏曲教育的最高学府,一直把传承和发扬底蕴深厚的湖湘文化作为崇高使命,把培养和造就功底扎实、富于创新精神的戏曲人才作为立足之本。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戏曲教育由于教学成本高、优质生源少、就业出口窄等诸多的压力,逐渐走向低谷,全国许多艺术院校取消了戏曲专业。而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的戏曲教育不仅没有动摇,反而进一步加强;学院汇聚了王永光、刘赵黔、贺小汉一大批戏曲名家,花鼓戏、湘剧等专业被选为特色专业与重点专业,“湖南花鼓戏声腔”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这种传承本土传统文化的执着信念与坚定态度,不仅体现了该院对湖湘文化的责任与担当,而且体现了其高度的文化自觉。同时,也推动了湖南地方戏曲的传承和发展,培养了更多的高素质戏曲表演艺术人才。

二、地方戏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实践

(一)高雅艺术之湖南地方戏曲进校园。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引领当代青少年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吸纳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提升自身精神境界,促进当代青年向真、向善、向美,真正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作为湖南地方戏曲教育的最高学府,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积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把花鼓戏、湘剧等地方戏曲送进各大高校,不仅有传统的经典剧目,还有创新的现代剧目。大学生们通过观看精彩的演出,不仅可以欣赏到广为传唱的戏曲名段,领略到艺术家唱念做打、一招一式的优雅与考究,感受湖湘文化经典,更为重要的是让学子们喜欢这些优秀的湖湘文化,能原汁原味地传承。同时,在剧目演出前,主持人会根据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和接受程度,安排普及性讲解,深入浅出地解说湖南地方戏曲的艺术特征,为广大学生加深对高雅艺术的理解架起了一座桥梁[1]。因此,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戏曲系主任、国家一级演员贺小汉认为:“戏曲艺术进校园必须结合大学生的实际,为他们讲解戏曲艺术的程式、审美特点,只要同学们真正学会看戏了,他们会喜欢戏曲,甚至成为‘发烧友的。”

(二)地方戏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湖南地方戏曲蕴含着心忧天下、敢为人先、淳朴重义、勇敢尚武、经世致用、自强不息的思想和精神,散发出了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接班人,既是人类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也是湖南地方戏曲的需求者和共享者。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还在其他各专业系部开设了戏曲鉴赏类必修课,让非戏曲专业的学生也关注戏曲,甚至体验戏曲,从而使他们更多地了解湖湘优秀传统文化、拓展艺术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使之成为加速戏曲传播的一条有效捷径。同时,在戏曲教育中应从大学生对家乡或就读当地的地域文化、方言特点、风土人情的亲切感与认同感为教学切入点,从当地广为流行的地方戏曲入手,采用一些独特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戏曲的学习兴趣,使戏曲这一古老的民族艺术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与喜爱,通过学习地方戏曲使学生更好地树立热爱和传承戏曲艺术的观念[2]。另外,还可以把地方戏曲融入其他艺术形式中,如把其引入声乐教学之中,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而且能够对湖湘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三)地方戏曲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学生活动是文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开展了一系列与地方戏曲相关的活动。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学院学生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保护文化遗产活动周——戏曲艺术文化”活动,如戏曲脸谱绘画大赛、戏曲艺术派别知识竞赛等,在校园中对湘剧、花鼓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认识湖南地方戏曲,这些活动不仅有利于激发他们热爱传统文化、保护民族遗产的热情,而且能够培养他们自身的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和创新意识,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播和弘扬。同时,学院还定时邀请湖南地方戏曲传承人和知名表演艺术家来校设坛开讲,畅谈各个地方剧种的艺术特点,并作精彩的艺术展示,让广大学生领略地方戏的艺术魅力。这不仅进一步普及了戏曲知识,而且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为大家提供了感受传统文化的平台。另外,学校还以实验剧院作为学生活动基地,开设了“戏曲舞台”,为广大学生提供艺术实践的平台,使得大学生能够亲身体验舞台魅力、表演魅力,更加热爱戏曲艺术,并号召更多的戏曲艺术爱好者加入传承保护传统戏曲艺术的大家庭。

综上所述,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将湖南本土的传统戏曲应用其中,进行了有机结合,既推动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传统戏曲的发展,又有利于和谐校园建设,增加了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校园文化的底蕴和厚度,充分反映了地域特色。

参考文献:

[1]楚亚丽,李东旭.本土传统戏曲与高校校园文化相结合的思考与实践[J].戏剧之家,2014(3).

[2]王琪,王晓坤.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戏曲艺术与校园文化建设[J].时代文学,2009(19).

作者简介:

伍益中(1978-),男,湖南新化人,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讲师,从事艺术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2014年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青年专项资助项目“湖南地方戏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XJK014QTW002)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高校校园文化思考实践
校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