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74例围生儿死亡原因的分析

2015-10-21 09:33付立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9期
关键词:生儿死胎妇幼保健

付立华 殷 新

(1 塔城市妇幼保健院,新疆 塔城 834700;2 塔城市塔城营卫生所,新疆 塔城 834700)

某市74例围生儿死亡原因的分析

付立华1殷新2

(1 塔城市妇幼保健院,新疆 塔城 834700;2 塔城市塔城营卫生所,新疆 塔城 834700)

目的 了解塔城市围生儿病死率和死因顺位的变化,了解围生儿死亡原因,评价围生保健工作水平,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围生保健工作质量,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方法 按照我国统一的围生儿死亡标准的要求,以塔城市各助产机构上报的围生儿死亡登记卡及出生的围生儿作为调查对象,计算出围生儿病死率,进行死亡因素分析,观察死因顺位的变化情况。结果 2008年10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的5年间围生儿病死率平均为0.94%,导致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依次为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不明原因的死亡、先天畸形。结论 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必须从婚前、孕前开始抓,积极动员孕妇参加产前筛查和监测,致力增强产前诊断的能力,以此充分提高孕产期保健水平,使尽可能在28周前发现出生缺陷并及早采取干预措施,从而降低围生儿的病死率。

围生儿;病死率;死亡原因

围生儿病死率(perinatal mortality rate,PMR),也称围生儿死亡(perinatal death),不仅是重要的人口统计指标之一,而且是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医疗机构产科工作能力、妇幼保健(尤其是孕期保健)工作质量以及整体医疗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控制和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是围生期保健工作的关键和核心要求。通过监测和评价围生儿病死率,可以找出影响围生儿死亡的相关因素,以此提出有效的应对方法、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继而为婚前、孕前和孕产期保健的遗传优生咨询和指导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提升孕产期保健服务质量,确保母婴生命安全及更进一步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来说意义极其重大。此外,作为围生医学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围生儿病死率及死亡原因更是提高围生医学学术水平的重要环节。世界卫生组织围生儿病死率定义为“死胎数和死亡人数在生活中每1000个活产,围生期开始于妊娠22周完成(154 d),出生后7 d完成结束的第1周”,也就是说围生儿死亡包括死胎、死产和活产7 d内死亡。

表1 围生儿死因构成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本文中研究资料选自从2008年10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于塔城地区的产科医院(设有产科的一共三所医院,其中二级医院有两所)出生的围生儿,一共7867例。

1.2方法:按照我国统一的围生儿死亡标准,即从妊娠28周至产后1周的胎儿、婴儿(即胎儿体质量达到或超过1000 g或身高达到35cm)死亡,同时参照塔城市产妇、围生儿死亡报告及评审工作制度。本文中采用围生儿死亡的定义为:指妊娠28周以上(体质量≥1000 g)至产后7 d死亡的胎儿及新生儿,不包括计划生育要求引产的死胎、死产。辖区内所有发生、发现围生儿死亡的医疗保健机构是围生儿死亡报告的责任单位。报告内容包括孕妇情况、孕期情况、围生儿情况、分娩地点及时间、死亡地点及时间、死亡原因和诊断等。根据死亡发生的时间将其分为死胎、死产,早期新生儿死亡。

2 结 果

2.1围生儿病死率:2008年10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出生数为7867人,围生儿死亡为74例,包括男性45例、女性29例。由此计算的围生儿病死率为0.94%,其中满28周死胎为25例,占死亡数的比例33.8%;死产为7例,占死亡数的比例9.5%;新生儿7 d内死亡为42例,占死亡数的比例56.8%。

2.2围生儿与孕周的关系:满28孕周不到37孕周的死亡数为50例,占67.57%;满37孕周不到40孕周的死亡数为17例,占22.97%;满40孕周的死亡数为7例,占9.46%。

2.3围生儿死因构成,见表1。

2.4围生儿死亡与产前检查的关系:孕母亲检查>5次者2例占2.7%;1~5次者8例占10.8%;0次者64例占86.5%。

3 讨 论

本文结果显示,2008年10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塔城市围生儿死因中,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占围生儿死亡的28.37%(21/74),居第一位。宫内发育迟缓和早产虽然与胎盘、脐带因素和胎儿发育缺陷都有关,但其主要受母亲因素的影响,包括营养、妊娠病理、妊娠合并慢性疾病、母亲年龄偏大或多胎等。增强农村孕产妇保健意识,加强产前检查,定期测量宫高、体质量,对有异常分娩史的母亲重点监护,对可能发生早产、宫内迟缓、胎膜早破、子宫内口松弛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降低此类疾病的病死率。

不明原因的死亡是围生儿死亡原因的第二位,构成比为18.92%(14/74)。全部为死胎。

本文围生儿死亡74例中,进行过尸检的只有1例。这就涉及到我国的传统观念和伦理道德的约束,也还与进行尸检的程序繁杂、费用过高有关。所以建议采取相应措施、改善现有方法制度来提高围生儿死亡的尸检率,以便全面探究和充分发现更多引起围生儿死亡的原因,为制定降低围生儿死亡的对策提供证据与支持。。

先天畸形是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2],对围生儿病死率有重要影响,位居第三位,其构成比为14.86(11/74)。要减少围生儿畸形的发生,首先应加强普及医疗保健知识,让孕产妇了解各种不良环境因素及疾病及其对胎儿发育和自身健康的影响,增加孕产妇的保健意识[3];再者要实施规范的婚前、孕前检查,科学指导孕前营养补充(不但要科学补充产能营养素还需注意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生物活性物质等)和锻炼活动,动员孕妇积极参加产前筛查,预防遗传致畸[4-5];最后要尽力提高产前诊断的水平,尽可能在孕妇28孕周前发现出生缺陷并及早采取干预措施,以此降低围生儿的病死率。

出生窒息也是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其构成比为9.46%(7/74),排列在第四位。虽然目前已呈下降趋势,但防治工作绝不可忽视,重点是抓好围生保健、产时复苏抢救和复苏后监护治疗3个中心环节。尤其要注意的是:①积极采取措施,竭力缩短宫内窘迫的时间,减轻胎儿窘迫的程度,及早终止妊娠。②医师熟练掌握ABCDE复苏程序,分秒必争进行有效复苏。③复苏后严密监护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及时预防和治疗各系统并发症。

然而围生儿死亡还存在着很多容易忽视的客观因素。事实上影响围生儿的死亡的因素多重并综合,它与人群的文化素养、经济状况,社会有关部门的管理与支持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等客观因素息息相关,典型的人群如流动人口、无固定职业者、经济收入低者,他们正是由于孕妇自身及其家属对于保健和卫生知识的缺乏,而未进行规律产检,再加之可能得不到社会部门和保障体系的关注与帮助,因此这些人群的围生儿发生死胎和早期新生儿死亡的比例更高。所以必须加强孕早期保健知识的宣教,开展产前筛查及高风险人群、羊水染色体检测,完善围生期保健管理及提供心理支持。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从未接受过产前检查而分娩的新生儿病死率高于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分娩的新生儿、孕妇产前检查的次数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的保健意识和孕妇在家庭中的地位,提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孕期的健康教育应扩展到家家户户的每一个角落,增强孕妇家人的保健意识可以使孕妇在孕期得到很好的照顾和指导,从而减少新生儿死亡。

综上所述,围生儿病死率的高低,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围生保健水平,反映了该地区的孕产妇、孕妇管理的保健水平及产前、产时保健的质量。要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必须从婚前、孕前开始,积极动员孕妇参加产前筛查和监测,致力增强产前诊断的能力,以此充分提高孕产期保健水平,尽可能早地发现出生缺陷,尽早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围生儿的病死率。

[1] 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4.

[2] 李娟,崔卫红,马彦彦.北京市石景山区100例围产而死亡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13,28(22):3611.

[3] 王庆玲,张新清,杨冬梅.2001~2011年深圳市南山区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及干预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13,28(32):5274.

[4] 朱雪华,岳廷棉,应豪.1996~2005年静安区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8,23(21):2981.

[5] 陈丽玮,周秀梅,金秀花.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的相关调查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5):21-22.

R174

B

1671-8194(2015)09-0055-02

猜你喜欢
生儿死胎妇幼保健
现代综合类妇幼保健医院建筑设计要点探析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2019年福建省围生儿死亡情况分析
265例围生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某省围生儿缺陷病因及引起死亡的原因分析
妇幼保健机构发展机遇来了
新医改下提升妇幼保健院财务管理工作探析
中国减少死胎速度仅次于荷兰
孕妇肥胖会使死胎风险增加
2006-2010年宁波市江北区围生儿死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