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再灌注后早期应用洋地黄的近期疗效观察与系统评价

2015-10-21 18:50黄永照韦慧芳
延边医学 2015年17期
关键词: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效果

黄永照 韦慧芳

摘要:目的: 研究和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AMI-AHF)再灌注后早期应用洋地黄的近期疗效与系统评价。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再灌注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时机不同分为观察组(34例,早期应用洋地黄治疗),对照组(34例,后期应用洋地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R、EF、SBP、LVEDV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再灌注后早期应用洋地黄治疗,可改善患者左室功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且无副作用,有利于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灌注;早期应用洋地黄;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较常见的并发症是心力衰竭,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近年来,经过积极的再灌注治疗后,AMI-AHF发生率逐渐呈下降趋势,但部分患者并不能从再灌注治疗中获益,因此,采取有效方法治疗AMI-AHF再灌注后患者是心血管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2]。本研究主要讨论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再灌注后早期应用洋地黄的近期疗效与系统评价,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再灌注后患者,以观察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下面将本组研究进行详尽汇报: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8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再灌注后患者,按治疗时机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男24例,女10例,年龄50~81岁,平均年龄62.3±3.6岁;对照组患者男23例,女11例,年龄51~82岁,平均年龄63.7±3.3岁;所有病例均符合心血管疾病诊断标准,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再灌注后2h应用洋地黄治疗,即给予西地兰注射液(乙酰毛花苷注射液)0.025mg/kg加入0.9%氯化钠20ml进行静脉注射,注射时间控制在20min,3次/d,连续治疗1个月;对照组患者再灌注后3d应用洋地黄治疗,方法同上。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1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HR)、射血分数(EF)、动脉收缩压(SBP)、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等指标变化情况,治疗效果(经超声检查,心肌回声、心率正常,梗死节段心肌运动基本消失为显效;经超声检查,心肌回声、心率基本正常,梗死节段心肌运动减弱为有效;经超声检查,心肌回声、心率未恢复正常,梗死节段心肌运动无明显变化或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每组总例数×100%)等。

1.4 数据处理

研究所得数据由专业记录员对同一样本交叉记录,进行三次重复性检测(无离群检验)。将数据输入EXCEL(03版)进行逻辑校对并分析,得出清洁数据后经SPSS14.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以频数(%)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R、EF、SBP、LVEDV等指标变化情况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R、EF、SBP、LVEDV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是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细胞急性缺血坏死,导致心肌收缩力急剧下降,心输出量迅速降低,在较短时间内出现心力衰竭体征、症状的综合征[3]。再灌注治疗,尤其是PPCI治疗,可使梗死相关动脉再通,挽救缺血性心肌细胞,改善心肌出血,减少心肌梗死面积,达到改善左室功能的目的[4]。在再灌注治疗时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仍然是临床上面临的主要难题,其死亡率较高,预后较差,和由其他病因引起的心力衰竭相比,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具有特殊性,常规扩血管、利尿药物均难控制心衰症状、体征[5]。而洋地黄是历史悠久的古老强心药物,并被全世界医生所熟知,洋地黄类药物可用于心力衰竭治疗。多数学者认为[6],洋地黄类药物在治疗心肌梗死时,疗效显著,且无副作用发生。本次研究在洋地黄种类、剂量、用药时机上进行了针对性的选择,选用我国临床常用的静脉洋地黄制剂西地兰,洋地黄的静脉用量较常规用量较小,主要考虑到以往研究中洋地黄用量普遍较大,易出现中毒现象,最后,洋地黄的用药时时间以早期、后期作为对比,用药时间在24h以内可达到真正意义的早期用药。

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早期应用洋地黄治疗后,HR、EF、SBP、LVEDV等指标均恢复正常,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對照组患者后期应用洋地黄治疗后,HR、EF、SBP、LVEDV等指标均有明显变化,治疗总有效率为76.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R、EF、SBP、LVEDV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再灌注后早期应用洋地黄治疗,可改善患者左室功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且无副作用,有利于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童文玲,孙全格,赵磊等.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6):880-881.

[2] 莫华.急性心肌梗死426例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4):1910-1912.

[3] 杨兰英.心电图对指导洋地黄类药治疗房颤的探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3,17(9):1515-1516.

[4] 陈安芳,李勤,姜荣泸等.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伴洋地黄中毒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5(4):60-61.

[5] 王俊利,尹立雪,费丽萍等.构建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犬梗死区的跨壁力学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20(27):4293-4298.

[6] 苏猛,张桂红,朱海燕等.BNP、cTnT、cTnI及血尿酸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及后期心衰发生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4):3070-3071.

猜你喜欢
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效果
灵动耳环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分析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伪装效果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