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扶贫开发工作

2015-10-21 19:37李武发
新丝路(下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依法法治群众

李武发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定,开启了法治建设新征程。麟游县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攻坚县。全县总面积1704平方公里,辖7个镇、82个行政村、40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0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6万人。有农村贫困人口7683户2.64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6.04%,比全省18%的贫困率高出一半。可以说,我县目前正处在扶贫开发工作的关键时期,需要一个安全有序、稳定和谐的投资环境以及社会环境,而法治可以正当其时地为我们开展扶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社会保障。习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为我们抓好新常态下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总要求,在工作实践当中,我们要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扶贫开发,努力做到“三个始终”。

一、始终用法治理念谋划扶贫工作

扶贫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学法尊法、懂法用法,切实提高法治扶贫理念和依法治贫能力,努力做到谋事懂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题”用法。

一要树立法治扶贫理念。法治扶贫,就是政府从事扶贫工作的部门及相关方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法治原则,严格依法行政、依法辦事,各项权力都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扶贫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涉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丝毫马虎不得。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变“人治”为“法治”,在法治轨道上开展扶贫工作,让法治成为富民强县的一把利剑,成为加快扶贫开发步伐的助推器。要完善依法决策机制,健全扶贫重大政策、重点项目、扶贫对象的合法性审查机制,坚决克服和纠正“决策拍脑袋、执行拍胸脯、走人拍屁股”的现象。在扶贫工作中要注重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使各级干部、扶贫对象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二要依法制定扶贫举措。要按照习总书记“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的要求,遵照《陕西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把农村扶贫开发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认真落实好扶贫工作县一级的主体责任。我们在扎实开展扶贫摸底、建档立卡的基础上,聘请教授专家“把脉会诊”,采取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制定了《六盘山特困片区麟游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做到扶贫开发于法有据。去年8月,我们组织25个部门抽调专门力量,将近年来中央、省、市、县出台的各项惠民政策归纳梳理,编印成《麟游县惠民政策汇编》,涵盖了涉农补贴补助、财政资金扶持农民增收、城乡社会事业和农村发展四个大类共147项政策,每项政策后附申办程序和联系方式,方便干部群众了解咨询、申报办理政策所述内容。按照全县农村居民户均一本、县镇机关每单位一本的范围,免费发放2万余册,使全县各级干部开展扶贫开发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更成为了广大农村群众装在口袋里的“明白卡”。

三要依法推动扶贫公开。精准扶贫关键在于准确定位扶贫对象,要依法依规推进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按照三种类别找准扶贫对象,一类是有一定经济基础和条件、通过帮扶能够很快脱贫的,一类是没有基础条件、需要长期去帮扶的,还有一类是因病因灾返贫需要救急的,分类将扶贫措施落实到户、到人。在扶贫过程中,要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依法推进扶贫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和结果公开,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贫困群众的内心。一方面,依据权力清单,向社会全面公开扶贫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重点推进专项资金分配和使用、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扶贫对象进出等领域的信息公开,给予贫困群众充分的知情权和社会的监督权。另一方面,开展对扶贫对象法治知识的普及培训,提升他们尊法、守法特别是用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让法治信仰在群众心中根深蒂固。

二、始终以法治方式推进扶贫工作

习总书记来陕视察时讲,扶贫开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既是经济责任,也是政治责任。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总书记又强调,扶贫不是一句空口号,得有真办法、实举措、硬功夫才行。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我们要把握好依法治贫这个的核心和关键,通过依法行政,把扶贫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使公共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从而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实现扶贫效益最大化。

一是扶贫要有“真办法”。“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麟游县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长期以来形成了自给性或半自给性的封闭经济,全县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群众形成了贫困成习惯的思维定势,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不足,安于现状,扶贫开发工作可谓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开展难度大。对此,我们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扶贫先要扶志”的要求,坚持把扶志作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先决条件,按照“政策引导、示范带动、智力支撑”的思路,全面发动群众,引导群众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加强政策宣传,通过电视、网络、短信等方式深入宣传政策,用政策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活力。组织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组长和群众代表,到外地学习农业产业发展经验,开阔眼界,激发创业热情。以小额到户贴息贷款、整村推进、互助资金、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为支撑,采取资金直补、统建到户、土地流转、农户参股、实物发放等模式,落实扶贫项目资金。通过宣传政策和落实资金,坚定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实现贫困群众“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有效转变。

二是增收要有“实举措”。就是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好路子。我们制定了《麟游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3年)》,配套出台了《麟游县产业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具体帮扶措施,扶持引导发展主导产业。开展“菜单式”培训,围绕“畜、烟、果、菜”等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为农村贫困劳动力提供实用技术培训,使全县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把教育事业作为扶贫攻坚的优先发展战略,研究制定了《教育创强工作实施方案》,以“双高双普”为抓手,全面推进“优质教育普及行动”,不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阻止贫困代际相传。对没有生产能力的特困户,重点实施救济扶贫,全面落实社会保障措施,实现帮扶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养老,做到应保尽保。

猜你喜欢
依法法治群众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湖北省荆门市检察院依法对刘明刚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广东省检察院依法对陈定坤决定逮捕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The 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