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跳竹竿舞课的基本教学与训练

2015-10-21 19:55吉训芳
新课程·下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体育课教学方法

摘 要:跳竹竿舞运动已是海南省各类学校体育课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作为海南高校的一名体育教师,就上好跳竹竿舞课而言,已成为地域特色课程教师的一种无形己任。

关键词:跳竹竿舞;体育课;教学方法

随着跳竹竿舞项目教学训练内容的不断丰富,在教学训练方法、教学训练手段、教学训练组织的不断成熟,学生对跳竹竿舞运动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也更加浓厚。教师要上好每堂跳竹竿舞课,必须在教学训练设计、教学训练备课、教学训练组织实施等方面下功夫。本文就自己在教授跳竹竿舞课程中的体验与同行分享。

1.跳竹竿舞课教学场地与器材要求以及基本运动形式(学生40人左右)

1.1跳竹竿舞课教学场地选择

在遮阳处选择一块15 m×15 m的平坦的场地,将场地划为两块6m×6m跳竹竿舞运动场,两块运动场间距3 m为宜。

1.2跳竹竿舞课教学器材的布置

在跳竹竿舞两块运动场上分别各平行摆放两根长约6米的粗垫竿(直径约12~15 cm左右),两垫竿相距约4米左右。在垫竿上横放3~4对(6~8根)(直径约4~6 cm左右)的跳竿。

1.3跳竹竿舞的基本运动形式

跳竹竿运动由打竹竿和跳竹竿两部分组成。体育课打竹竿者一般分四人一排,相对在两端,每人双手各持一根跳竿的头端,击拍垫竿。跳竹竿者排成一队、两队后,迎面队列站在场地前两端,根据竹竿打击节奏逐个往里跳。即不能踩竹竿也不能被竹竿夹着,跳到场地后端为成功。

2.跳竹竿舞课的基本教学组织

2.1跳竹竿舞课的准备活动

2.1.1跳竹竿舞课常采用的身体热身活动

按跳竹竿舞运动的特点,其身体准备活动分头颈、上肢、腰腹与髋部、下肢和踝关节等身体部位的活动。

头颈部活动包括:头颈上下后仰前屈、左右屈正、前后旋转等。

上肢部活动包括:上肢拉伸、震臂、转肩、前后绕环等。

下肢部活动包括:正压腿、侧压腿、前后左右摆踢腿等。

腰腹与髋部活动包括:腹背屈伸、左右体侧、左右转体、髋关节屈伸、旋转等。

2.1.2跳竹竿舞课常采用的跑跳练习

一路蛇形跑;螺旋跑;交叉步跑。

左单腿跳一步停换右单腿跳一步停;左单腿垫步跳换右单腿垫步前进。

左单脚跳垫步成双脚跳换成右单脚跳垫步成双脚跳前进。

2.2跳竹竿舞的基本技术练习方法

2.2.1打竹竿的基本技术方法

打竹竿者相对于两端,双手各持一根跳竿,采用坐打、跪打、蹲打、站打等姿势,随有快慢节奏的口令(或民族乐器的伴奏),打击地面上的粗垫竿。手中的竹竿不断随节奏分合击拍,与地面的两打竿相互叩打,竹竿一开一合,一上一下,有节奏地发出整齐的声响。

2.2.2跳竹竿的基本技术方法

跳竿者在跳竿空隙中运用各种跳步在叩打竹竿的一开一合开竿中,蹦跳前进至场地后端为成功。蹦跳前进中既不能踩竹竿,也不能被竹竿夹着。

跳步分:垫跳步、跨跳步、小跳步、马跑步、蹦跳步等。

跳法形式分:单腿跳、双腿跳、蹲跳、腾越等。

身体姿势分:侧身、转身、左跨、右跳、前跳、退跳等。

跳竿者组合分:单人跳、双人组合跳、三人组合跳。

2.3跳竹竿舞课运动负荷量

2.3.1跳竹竿的運动量

各种基本跳步练习3组/人,9分钟。

各种基本跳法练习3组/人,9分钟。

综合跳法练习3组/人,12分钟。

交换打竹竿练习每人2×5分钟=10分钟。

2.3.2跳竹竿者的运动心率

男大学生连续打竿运动5分钟,心率要求130次/分。连续打竿运动10分钟,心率要求150次/分。

男大学生连续跳竿运动5分钟,心率要求130次/分。连续跳竿运动10分钟,心率要求160次/分。

女大学生连续跳竿运动5分钟,心率要求120次/分。连续跳竿运动10分钟,心率要求140次/分。

3.跳竹竿运动的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

跳竹竿运动要求人体有较好的肢体力量、跳跃速度、运动耐力及身体协调性与灵敏性。因此,在每堂课的身体素质训练内容中,要针对性地进行身体训练。

3.1力量训练方法

3.1.1俯卧撑、立卧撑、引体向上。

3.1.2仰卧起坐、蛙跳、单足跳、多级跳。

3.2跳跃速度训练方法

3.2.1垂直跳起转体90度、垂直跳起转体180度、跳起转体360度。

3.2.2单腿垫步跳、跨步接并步垂直跳、双脚跳起—单脚落地—现前跳。

3.3身体协调性与灵敏性训练方法

3.3.1单人跳绳、双人跳绳、花式跳绳。

3.3.2车轮跑、交叉步跑、扭麻花步等。

“跳竹竿”作为海南高校的省级重要建设课程,对继承和发扬我国少数民族体育传统文化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不断探讨提高竹竿舞课的基本教学与训练内容,是我们长期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千里原.民族工作大全[M].北京出版社,1994:117.

[2]符和积.黎族史料专辑[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3:252-256.

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规划办(项目编号:QJY125118)。

作者简介:吉训芳,男,1973年出生,讲师,主要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

?誗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体育课教学方法
体育课上的“炎锡秀”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体育课
快乐的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