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观察

2015-10-21 18:14张超
延边医学 2015年27期
关键词:临床观察

张超

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观察,分析临床治疗的方法和对策。方法:选取于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另选50例健康的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对产于实验的100例儿童进行常规全腹部检测,重点观察肠系膜的淋巴结,对两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对照组 50例健康儿童经过用高频超声检测显示肠系膜内的淋巴结呈现椭圆形,淋巴结基本位于脐部周围,数目少于三个,淋巴结内没有发现病变。观察组50例患儿经过用高频超声检测显示:肠系膜内的淋巴结位于腹部下方,反应的低回声显示淋巴结的形状为肾形或椭圆形。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淋巴结主要呈多发性,淋巴结的数目大于三个,呈分散状态,没有出现钙化或融合。对上诉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经过一周有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手段后,再次应用高频超声仪器进行腹部全面检测,肠系膜内肿大的淋巴结有明显的缩小,部分患儿已经痊愈。两组临床检测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根据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试验显示,高频超声在临床检测中具备安全准确、方便快捷的使用效果,而且高频超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改良,能反复应用,经济效益高,使用价值好,其无辐射、无创伤的优势更易被患儿家属接受,便于推广。由此可判断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观察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病因是由于肠系膜内的淋巴结出现肿大,形成间接性腹痛的症状。由于腹痛是儿童较为常见的病症,且病因复杂,难以快速准确的做出判断。尤其是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和急性阑尾炎的病症极为相似,在临床诊断中误诊、错诊的状况频发。传统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仪器采用3.5Hz的探头,其优势是穿透力强,但是分辨率低,在临床检测中准确率低,并不能起到良好的临床诊断效果。高频超声检测仪器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监测中的应用,以其良好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备受醫疗人员和患儿家属的欢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的临床症状是脐周痛或腹部右下方痛,间接性不定位腹痛,部分患儿有发热、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将这5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50例健康的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儿童的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50例儿童中男童26例,女童24例,年龄3-11岁,平均年龄(5.2±2.7)岁;观察组50例患儿中,男童27例,女童23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5.8±3.2)岁,两组患者在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仪器

采用SIMENS X300PE型彩色多普勒诊断仪[1],线阵高频探头的频率为5—10MHz,凸阵探头的频率为3.0—5.0MHz。

1.3 检测方法

两组儿童的检测方法一致,所用参与实验的儿童采用仰卧的姿势,在临床诊断检测中,以肚脐为中心,肚脐右侧和回盲部的位置为主,对腹部进行详细的检查,为了减少肠道内气体对检测的干扰,可适当加压高频探头,通过声像的显示,判断肠系膜内的病症。通过临床诊断和影响检查的结果,观察肠系膜中的淋巴结是否有肿大的病症出现,排除肠套叠、阑尾炎和肠梗阻等干扰病症。在观察肠系膜中,首先重点观察肠系膜的纵切面、横切面和斜切面的淋巴结有无肿大的情况,淋巴结检测中;其次注意记录淋巴结的数目、形态、大小、血流分布和内部结构等详细的资料,便于对患儿进行准确的分析;然后对淋巴结的横经、纵径进行测量和计算,淋巴结同一切面的纵横的直径比值是目前唯一测量淋巴结是否肿大、病变的影像学方法[2];最后,对观察组的50例患儿进行为期一周的治疗,再一次进行常规的全腹部扫查,观察肠系膜淋巴结的数目、大小、形态、血流分布的变化。

1.4 检测标准

健康:肠系膜内的淋巴结在脐部周围,血液常规检测均在正常值内,没有不良症状;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系膜中显示有两个以上的淋巴结,且淋巴结的切面长轴直径大于一厘米、短径大于五毫米,淋巴结成集簇状排列或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示淋巴结内血流增加[3]。

1.5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参与实验的两组儿童的临床诊断检测数据进行记录、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两组之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 50例健康儿童经过用高频超声检测显示结果为:肠系膜内的淋巴结呈现椭圆形,淋巴结基本位于脐部周围,数目少于三个,淋巴结内没有发现病变或发炎的地方。观察组50例患儿经过用高频超声检测显示:肠系膜内的淋巴结位于腹部下方,反应的低回声显示淋巴结的形状为肾形或椭圆形[4],中央髓质成高回声,皮质是低回声。根据检测显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淋巴结主要呈多发性,淋巴结的数目大于三个,呈分散状态,没有出现钙化或融合[5] 。在观察组50例患儿中,有7例患儿出现少量的液性暗区。临床诊断确诊后,对上诉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采取有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手段,一周后,再次应用高频超声仪器进行腹部全面检测,肠系膜内肿大的淋巴结有明显的缩小,部分患儿已经痊愈。两组根据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检测值之间的比较如下,详情见图1。

3 讨论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之一就是腹痛,但是由于腹痛的病因有很多种不同的原因,导致临床诊断困难,极易出现误诊或错诊的状况。腹痛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一般在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6]。由于病症不稳定,疼痛的区域在腹部右下方,极易误诊为阑尾炎,导致错误的治疗方法。

根据我院对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观察实验结果显示:健康儿童体内的肠系膜内淋巴结呈现椭圆形[7],淋巴结基本位于脐部周围,数目少于三个,淋巴结内没有发现病变或发炎的地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体内肠系膜内的淋巴结位于腹部下方,反应的低回声显示淋巴结的形状为肾形或椭圆形,中央髓质成高回声,皮质呈现低回声[8]。对比正常的肠系膜淋巴结和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有助于针对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高頻超声具备无辐射、可重复、高分辨率、无创伤、方便快捷的优势,针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不易确诊的缺陷,高频超声在临床检测中应用广泛。在传统的临床检测中,一般应用3.5Hz的探头。这种检测的优势是穿透力强,但是分辨率低,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检测中准确率低。高频探头可根据患儿的体重和身高进行适当的调整,高分辨率的探头,能清晰展示患儿肠系膜淋巴结的病变。淋巴结内部的低回声,根据骨髓质和皮质的回声[9],结合超声的特征和信息,可准确分析出肠系膜淋巴结的病变情况。尤其是肿大淋巴结的检查,高频超声的高分辨率对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诊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诊断中,应用高频超声作为检测的仪器,能准确判断肠系膜淋巴结的病变情况,结合患儿的临床症状,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实践表明,在临床治疗中,由于阑尾炎和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症状很相识,患儿基本表现为腹部右下方疼痛、发热等症状基本一样,根据患儿的症状,医生很难在临床诊断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将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误诊为阑尾炎的失误频频发生。通过高频超声仪器在临床中的应用,能有效减少误诊的情况,确保患儿的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

综上所述,根据我院对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试验显示,高频超声在临床检测中具备安全准确、方便快捷的使用效果。高频超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改良,能反复应用,经济效益高,使用价值好,其无辐射、物创伤的优势更易被患儿家属接受,便于推广。由此可判断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芳,程印蓉,马晓娟等.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J].西部医学,2012,24(1):137-139,143.

[2]金静,高桂君.清热散结汤治疗急性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7):1190-1191.

[3]陈越.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治疗中的价值[J].吉林医学,2012,33(33):7206.

[4]张俊红.高频彩色多普勒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1):235-236.

[5]王一舒,鲜俊,胡发远等.高频超声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价值[J].四川医学,2014,35(1):115-116.

[6]解逸华.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2):1484-1485.

[7]姚丽婷,周敬勉.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诊断价值[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10):31-31.

[8]曹燕,高健.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9):3055-3056.

[9]董峥.彩色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2013,(11):1423-1424.

猜你喜欢
临床观察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难治性强迫症给予喹硫平及氯咪帕明的临床干预观察
孕足月低位水囊引产联合静滴缩宫素的临床观察及总结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