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校育人途径研究综述

2015-10-21 19:34刘钰洁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2期
关键词:服务育人教书育人

刘钰洁

摘 要:把近几十年来有关高校育人的几种代表性途径进行整理、分析,为高校教育做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高校必须不断创新和探索有效的育人途径。除“三育人”之外,还有环境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制度育人等,这些育人途径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联系。

一、教书育人的研究

古语有道:师之,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仅是传播知识的学者,也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们在成才道路上的领路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的各门课程都要具备育人的功能,所有的教师都要肩负起育人的职责”,而且“要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什么是教书育人?教师既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要从政治上、思想上、品德上培养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简称教书育人。那么怎样才能算育人的成功?盛连喜等认为,一门课程的成功就是要有教书育人的实效性,要精心设计,把若干个思想道德教育的支点带给学生以深刻启发,最终达到终身难忘,这就是育人的成功。教书育人是高校教育的核心要求,高校教育就是要把教书和育人联系起来,把德育与智育联系起来。

二、管理育人与制度育人

在高校育人工作中,要将管理与育人相结合,制度与育人相结合,赵振华指出,将循循善诱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严格的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科学的、完善的管理机制,既要“造之以礼”又要“约之以轨”,才能有效地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他们遵守纪律、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自觉性、主动性,形成优良的学风和育人氛围。

聂振缨认为,管理育人要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建立和完善师生共同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在亲身参与管理的过程中学会自我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徐长恩指出,以学生为本,优化制度的选择和安排,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公正的制度环境,使学生通过道德体验和实践,感受制度的公正性、正义性,促使学生产生一种自觉遵守的内在动因。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学生管理制度不应当是束缚、制约学生思想、行动和个性发展的冰冷的条文,而应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使其形成健康、饱满的人格。

三、服务育人与资助育人

“以学生为本”使服务更加人性化。对于服务育人的内涵,刘锋指出,通过服务行为、服务形象、服务环境、服务规范等来约束服务对象,使之养成基本的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以及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有益的影响,使之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心态和精神风貌。服务育人是通过优质的服务、热情的态度、文明的风尚和模范的行为,从生活上、思想上和道德上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使其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教育,促使其有效提升全面素质与能力。

我国设有国家和学校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等一系列对优秀或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政策。曾庆璋认为,“资助育人”体系的建构是一项系统工程,坚持和树立提升个体生命价值的理念,以发展学生的公民素质、健全其人格为目标,努力使贫困大学生成为具有独立个性和完善人格、有较强的应变力和适应力、具有社会使命感的人。资助以教育为导向,以育人为目的,担负教育功能,才能实现最大效益,体现出真正的价值。

四、环境育人与文化育人

很多高校会建设一些名人雕像或者标注几句名人名言,甚至会建设专门的文化广场,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学校还应加大投入,进行教学设施建设,不断充实更新专业化教学设备、加强方便快捷的网络建设,扩大大学交流平台的影响,使校园文化环境育人专业化、现代化、人性化。

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规律和体系,如每年定期举办体育节、艺术节、技能节、读书节等,构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校园环境文化要成为能够影响学生心智和情操的大学精神,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历史的积累、文化的积淀。传统的大学校园能够持续成长,离不开它长久以来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环境,在传统的大学校园中,古老的建筑、郁郁葱葱的树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文化名人遗迹,都会增添强烈的文化气息。

五、党建育人与组织育人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组织育人也要在党的领导下有节奏地进行。高校党建育人,是指高校根据党的性质与任务,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通过大学生的党建工作,为促进青年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所开展活动的总称。高校党建工作应充分发挥党建育人机制,以服务群众为载体来培养学生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自觉意识。组织育人的核心是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无私奉献精神。构建组织育人体系,夯实共青团育人的组织优势。组织育人体系按照“党建带团建”的基本要求,以团的工作机制建设为核心,以团的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六、实践育人与活动育人

文霞认为,实践育人模式通过以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大学生直接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从而将所学理论投身于具体的实践中去考察、检验,让大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磨炼意志、增长才干,掌握知识的同时更好地认识国情和民情,并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并最终从理论联系实际的层面去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与认同,如此良性发展,可为高等教育育人目标的实现提供可能。在活动和实践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感悟人生,适应社会,从而达到让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高校只有科学地构建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持续展现出育人感染力、震撼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不断优化高校育人体系,满足学生实际需要,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升学生学习境界,丰富学生精神世界,从而真正达到育人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宝成.“三型校园”建设中“三育人”工作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8).

[2]叶青.高校教书育人工作的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J].渭南师专学,1999(1).

[3]盛连喜,张澍军.略论高校“三育人”工作的理论与实践[J].高校理论战线,2000(5).

[4]赵振华.坚持“三育人”,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2(11).

[5]聂振缨.加强“三育人”工作 树立全员育人观[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0).

[6]徐长恩.从制度育人看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5).

[7]刘锋.浅谈如何做好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工作[J].时代教育,2008(8).

[8]高斌,类延旭,方中奇.新时期高校服务育人路径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0).

[9]曾慶璋.建构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资助育人”体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5).

?誗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服务育人教书育人
勤工俭学发展战略的思考
2019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启动
《教书育人》编辑部公示
提升学生公寓“服务育人”水平、打造服务育人“第二课堂”
师德建设之我见
高校辅导员:“服务育人”做学生日常生活的服务者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探析:困境与出路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探析:困境与出路
2015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