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语文人文性教学

2015-10-21 19:34李德明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2期
关键词:文学素养人文性语文教学

李德明

摘 要: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培养学生许多方面的品质。在逻辑思维、心理素质和人文品质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要体现人文性。无论在课程理念,还是在课程设置上都应当蕴含教学的人文性。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工具功利和应试教育痕迹明显,需要从许多层面彰显和加强语文课堂中教学精神的素养。保证学生在达到课业目标的前提下,尊重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面临的选择,支持学生在特长方面的发展。因此,语文课程应当从教材本身出发,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目标,培养学生对高中语文的文学审美和价值观。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性;文学素养

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学作品的浓缩和精华,是前人文学艺术的结晶。文学的基本点是人学,因此具有人的个性特征和思想意识。“人文性”是其中重要的构建要素。因此,挖掘出文学作品中的人文性,就更容易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全体学生达到课业目标的前提下,尊重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面临的选择,支持学生在特长方面的发展。

一、转变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发展健康的文学素养

学生通过预习和老师的讲解,了解文章中的观点。鼓励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不断地将文章中的内涵和精华转换成自己的东西。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文章的看法,进行不断的内化和创新。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广开言路,让学生多多提出自己的见解。但在广开言路的同时,要平静接纳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吸取大家的观点。培养学生集思广路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疑问,教师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回答,多提供有价值的不同观念,给学生提供评价别人和被人评价的机会。例如,学生在课堂上的朗读、演讲、作文、辩论等都可以由学生进行评判。

二、强化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主体之间的个性

教师应当是学生主要意识形态的引导者和管理者,参与课程开发,参与学生间的交流,是了解学生最主要的方式。随着教导学生学习语文的不断深入,转变教学思想,应当充分引导和发挥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课业目标完成的基础上,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课业上的兴趣,在学生感兴趣的地方要积极引导。并且向学生提供相应的书籍和资料。例如,语文课本中的《触龙说赵太后》可以引经据典,可以将电视剧《甄嬛传》中的相关片段进行播放,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进而引发学生对“父母之爱子,并为之计深远”的思考。语文的学习也是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教师可以在每一节课之前都给学生说一些朝代上的趣事和背景,使学生更加感兴趣。而且语文的培养应当主要放在古诗、宋词、文言文等方面,这些是中国古代人的结晶,也是中华艺术的最高形态。

三、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感是分不开的。例如,古诗中著名的《游子吟》和文言文中的《木兰赋》都是歌颂父母的古诗。这些诗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感激父母”。高中语文课本上都是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文章,但是也有与现今的价值观相互冲突的地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这种价值上的冲突,培养学生在冲突上的思考。

语文的学习也是中国文化的学习,而人文性是中华文化的体现,因此语文也是人文性突出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观点,积極进行引导和指导。在课堂中发挥学生之间的互动,给学生自我展现的机会,让学生在课业目标完成的前提下,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道德感情,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李会芬.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渗透[J].金色年华:下,2012(2):96.

?誗编辑 王梦玉

猜你喜欢
文学素养人文性语文教学
浅议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俄语专业实践教学
由《星际穿越》看科幻电影的人文性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