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点”里乾坤大

2015-10-21 19:55汪全平
新课程·下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画龙点睛点画

汪全平

摘 要:“点”是造型的一个要素。“点”可以随意生发出绘画的形象。中国画里的点变化无穷,有画龙点睛、点石成金之说。点能小中见大,微中见广,变化无穷。可谓一点一世界。

关键词:点;点画;点法;画龙点睛;集点成画

点,看似平常简单,实则内容丰富。点是一种概念,又是一种内容,乃至一种技巧。它是既简单又复杂的元素和符号。点、线、面是几何学上的重要概念。

点延伸了是线,点放大了是面。点构成了线,线也可构成面。数学计算上离不开小数点,一个人的品行有优点和缺点,社会生活中有热点、视点、焦点,教学活动中有知识点、重难点和“点拨”等等。学习书法从点横豎撇捺开始,西画里有“点彩派”,中国画里的“点”是重要的造型要素和技法,变化无穷。

学习中国画,可从点“点”开始。将毛笔蘸水墨随意按下去,宣纸上即产生了一个“点”的形状。在这“一点”上,添加一条“S”形的曲线,即变成了一只游动的蝌蚪。同样的方法,可画出两只、三只,以至一群蝌蚪,注意疏密、方向、动态的变化。又如,先画一个“点”,再加上一根直线,点的颜色不同,可变成“红枣”“樱桃”“枇杷”等等。也可画成空心点,即变成球状物,如鱼眼、鸟眼,乃至人的眼睛。还可变成树叶、花瓣、小树、小草等等。在教学生点“点”用笔时,讲究欲左先右,沉着而稳健,含而不露,绵里藏针,刚柔相济。

书法上有“点如高峰坠石”,形容点的力量和气势。初学点“点”易过弱,过尖,或过僵。所以用笔宜活。用墨即用水,讲究水墨渗透。先蘸清水,注意分量,可用餐巾纸吸掉一些余墨,水分太多,点则显得臃肿,水分过少,则墨易干涩,没有墨韵。所以,水分的控制要恰到好处。《芥子园画谱》里,有“个字点”“介字点”“胡椒点”“鼠足点”“大混点”“小混点”等。三点组成“个字”,四点组成“介字”。用笔讲究提按、轻重、节奏变化。“个字点”“介字点”点好了,即可构成竹叶、树叶。注意有疏密、方向、动态的变化。

花鸟画中的梅花,花瓣由“红点”构成,即“点梅”画法,花蕊由“黑点”构成。齐白石的墨虾,身体可理解为放大的点,一节复一节,眼睛为浓墨竖点。

山水画技法里有勾、皴、点、染,画树叶有点叶、夹叶之分。

中国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在有意无意之间,往往能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宣纸上随意洒上墨点,再根据形象加工成有趣的图画。绘画史上有“误笔成蝇”的故事,三国时期的画家曹不兴,巧妙地将误落在画面的墨点改成了一只苍蝇,吴帝孙权以为是真的苍蝇,成为美术史上的趣闻。

点,看似简单,但要“点”得传神,画龙点睛却极不易。书法上有王羲之给其子王献之改写“一点”,字品立活的故事。中国画中的点,像围棋上的黑白布局,变化无穷。知白守黑,是形容布局和点画的规则。如点的速度、力量、水分的控制,甚至你的性格、气质、修养等都反映在你画的“点”上,所谓“一叶知秋”“点石成金”。

画中小小的“一点”,包含了用笔的抑扬顿挫,用墨的浓淡干湿变化。可谓“一点一世界”,情趣在“一点”。

中国画家,有许多“用点”的大师,“小中见大”“微中见广”。如宋代的米芾、米友仁父子,用点表现山林,创造了“米点山水”,清代的龚贤用点浓淡干湿,层层叠叠;现代画家黄宾虹擅用“点”积墨,画面朴厚苍茫,气象万千。潘天寿的“点”,入木三分,力透纸背,不可撼动。点可理解为一个细胞,点也可理解为一个宇宙。

“点”中乾坤大,聚沙成塔,集点成画。

?誗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画龙点睛点画
画龙点睛
填色我最棒
画龙点睛
楷书点画使转的学问
新闻图片编辑如何“画龙点睛”?
点 画
“练成优美点画,方能把字写好”——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之《书谱》今译(一)
浅谈书法点画教学中的“三力”问题
画龙点睛
七绝·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