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以二次函数为背景与四边形相结合的存在性问题解题策略

2015-10-21 19:34袁熹旸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2期
关键词:二次函数数学思想

袁熹旸

摘 要: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是数与形结合的典范,特别是以二次函数为背景与四边形相结合的存在性问题数学题,因其知识面广,技巧性强,区分度较高,有利于优秀人才的选拔,因此,备受中考命题组的青睐。

关键词:二次函数;特殊四边形;数学思想

以二次函数为背景与四边形相结合的存在性问题,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灵活的运用能力和分析能力要求较高,因此,近几年成为全国各省、市中考压轴题.

一、与平行四边形相结合的存在性问题

例1.(2013年临沂)如图1,抛物线经过A(-1,0),B(5,0),C(0,-)三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有一点P,使PA+PC的值最小,求点P的坐标;

(3)点M为x轴上一动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N,使以 A,C,M,N四点构成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y=x2-2x-.

(2)点P的坐标是(2,-).

(3)存在.

①当存在的点N在x轴的下方时,如图2所示,

∵四边形ACNM是平行四边形,∴CN∥x轴,

∴点C与点N关于对称轴x=2对称.

∵C点的坐标为(0,-),

∴点N的坐标为(4,-).

②当存在的点N1在x轴上方时,如图2所示,作N1H⊥x轴于点H

∵四边形ACM1N1是平行四边形,

∴AC=M1N1,∠N1M1H=∠CAO

∴Rt△CAO≌Rt△N1M1H,∴N1H=OC

∵点C的坐标为(0,-),∴N1H=,即N1点的纵坐标为,

∴x2-2x-=,解得x1=2+,x2=2-.

∴点N1的坐标为(2-,)和(2+,).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N共有三个,分别为(4,-),

(2+,),(2-,).

二、与矩形相结合的存在性问题

例2.(2014年浙江湖州)如图3,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是坐标原点,抛物线y=-x2+bx+c(c>0)的顶点为D,与y轴的交点为C,过点C作CA∥x轴交抛物线于点A,在AC延长线上取点B,使BC=AC,连接OA,OB,BD和AD.

(1)若点A的坐标是(-4,4),

①求b,c的值;

②试判断四边形AOB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是否存在这样的点A,使得四边形AOBD是矩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点A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①b=-4,c=4.

②四边形AOBD是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

由①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4x+4,∴顶点D的坐标为(-2,8)

过D点作DE⊥AB于点E,则ED=OC=4,AE=2

∵AC=4,∴BC=AC=2,∴AE=BC.∵AC∥x轴,∴∠AED=∠BCO=90°

∴△AED≌△BCO,∴AD=OB.∠DAE=∠CBO,∴AD∥OB

∴四边形AOBD是平行四边形.

(2)存在,点A的坐标可以是(-2,2)或(2,2)

要使四边形AOBD是矩形;则需∠AOB=∠BCO=90°

∵∠ABO=∠OBC,∴△ABO∽△OBC,∴=

又∵AB=AC+BC=3BC,∴OB=BC

∴在Rt△OBC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OC=BC,AC=OC

∵点是抛物线与y轴交点,∴OC=c

∴A点坐标为(c,c),∴顶点横坐标=c,b=c

∵将A点代入可得c=-(c)2+c·c+c

∴横坐标为±c,纵坐标为c即可,令c=2

∴A点坐标可以为(2,2)或者(-2,2).

三、与菱形相结合的存在性问题

例3.(2013年枣庄卷)如图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A点在原点的左侧,B点的坐标为(3,0),与y轴交于C(0,-3)点,点P是直线BC下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連接PO、PC,并把△POC沿CO翻折,得到四边形POP1C,那么是否存在点P,使四边形POP1C为菱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BPC的面积最大?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和四边形ABPC的最大面积.

解:(1)y=x2-2x-3.

(2)存在点P,使四边形POP1C为菱形;

如图5,设P点坐标为(x,x2-2x-3),PP1交CO于E点.

若四边形POP1C是菱形,则有PC=PO;

连接PP1,则PE⊥CO于E.

∴OE=EC=,

∴y=-

∴x2-2x-3=-

解得x1=,x2=(不合题意,舍去)

∴P点的坐标为(,-)

(3)如图6,过点P做y轴的平行线与BC交于点Q,与OB交于点F,设P(x,x2-2x-3),易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则 点Q的坐标为(x,x-3);

S四边形ABPC=S△ABC+S△BPQ+S△CPQ

=AB·OC+PQ·BF+PQ·OF

=×4×3+(-x2+3x)×3

=-(x-)2+

当x=时,四边形ABPC的面积最大,此时P点的坐标为(,-),四边形ABPC面积的最大值为.

参考文献:

樊龙.一道二次函数的动点问题[J].中学生数学,2014(4).

?誗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二次函数数学思想
“二次函数”易错点剖析
《二次函数》易错题专练
《二次函数》综合测试题
《复变函数》课程的教与学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