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课堂导入的艺术

2015-10-21 19:42王再玺
素质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杯口圆片橡皮

王再玺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保证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而生动巧妙的导入新课,不仅可以唤起学生的主意,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是作为入门阶段的八年级物理教学,好的开端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年来,笔者就初中物理课堂导入设计进行了有益的思考和探索。

一、设备陷阱,引入新课

初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发展变化的特殊阶段,由于年龄小,经历少,认识浅,所下的结论往往是失真的,甚至是错误的。教学中有意选择一些与生活观念相悖的典型事例设置陷阱,让学生碰碰钉子,迫使学生重新认识问题,常常是启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例如,讲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可先提问学生:维持物体的运动是否一定要有力的作用?速度大的物体是不是一定受一个大的力的作用?对这些问题的肯定的答案是错误的,但学生常常认为是正确的,产生这种错误的根源在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被假象所迷惑,例如静止的车,人推它才动;静止的树枝,风吹它才动,如此等等。当老师把学生认为是千真万确的生活经验给予否定时,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注意力顿时集中到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上来,这样就巧妙的导入了新课。这种导入方法不仅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能使学生明白生活中的经验再没有经过严谨的科学分析之前还是粗浅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这对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和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十分有益。

二、从生活走向物理

物理知识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在新课引入环节中我们要尽量选择符合初中学生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物理现象,提出问题,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例如,蒸发这一节,教师可这样导入:夏天,同学们常常去游泳,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在水中并没有冷的感觉,可是上了岸为什么反而感到冷呢?(许多学生认为水温比气温高)。教师不要急于纠正错误观念,待学生议论片刻后,再追问:为什么将身上的水擦干之后就不觉得那么冷了呢?学生哑口无言,用他们原有的观念再也无法解释,于是开动脑筋,积极思索。至此,学生便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随老师进入新课教学了。这样导入新课,学生感到亲切,容易接受,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理论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发现物理问题,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三、巧用魔术,导入新课

比如,“大气压强”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演“空酒杯”准备两个相同的敞口杯(不透明),一橡皮圆片(直径略小于杯口),一条毛巾,课前现在一杯子中倒入白酒,使酒量接近杯口,见橡皮圆片盖在酒面上,稍用力挤压,保证橡皮圆片边缘与杯口内侧紧密接触。表演时将两杯杯口相对置于讲桌,并反复颠倒。接着将有酒的杯子倒立与桌面,拿起空杯向学生展示,表明杯子都是空的。然后用毛巾盖住有酒的杯子并端起(使杯口朝上),用拇指推开橡皮圆片,另一只手将毛巾及橡皮圆片一起抓走。于是酒香四溢,一杯酒变出来了,学生很想知道酒从何来,教师告诉学生,酒是预先盛在杯子中的。学生疑惑,教师出示橡皮片并对学生说:是这个小圆片阻止了杯中的酒外溢,要弄清这个问题就要学习大气压强的知识。至此,学生已萌发出要弄个究竟的强烈愿望,教师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步入新课教学,这种导入新课的实验要设计巧妙,新奇简易方便。

四、巧设实验,引入新课

比如,在讲光的折射一课时,可在讲台前的凳子上放一个盆,让学生在适当的位置上围观,教师问题:同学们,现在你们能不能看到盆底呀?不能!好,我们运用物理知识,使你们不用动也不移动盆就能看到底部。于是,教师把清水徐徐灌入盆中,突然学生激动起来:看到了!看到了什么?牛顿画像!你们一定要努力学好本领,向牛顿一样做个科学家。原来教师是现在盆底用透明胶布贴了牛顿画片,使实验充满情感。

五、故事渲染,导入新课

物理学中每一定律的发现都是科学家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有许多动人故事,导入新课时,根据教学内容讲述一些物理学家的传略和历史故事,并且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讲“简单磁现象”可通过介绍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导入新课;将“阿基米德定律”可以引用阿基米德称皇冠的故事或曹冲称象的故事来导入新课;讲“运动和静止”时引用飞行员抓子弹的故事来导入新课。这种导入方法,其最大的特点是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有助于启发学生进行科学思维,也是生动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很受学生欢迎。但在选择在要注意生活短小,紧密联系课题。

六、利用电教手段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电教手段尤其是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从而诱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讲“重力”一节时,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高山流水、苹果下落、宇航员失重的彩色动感画面,既让学生一开始就感到美的情景,美的语言,又可以在美的愉悦中兴趣盎然中发现问题,探究新知。

七、创设生活情景,引入新课

在课本中每节课几乎都设计相关的现象和实验,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由生活经验走向物理知识的深化理解,但有些例子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熟识的,可是适合在课上演示的,这就需要教者在教学中灵活掌握学生情况,适时设计新的实验。比如,在讲授《杠杆》一课时,我便出示了一个油漆罐,请学生帮忙,“怎样才能打开这个油漆罐?你能想出几种方案?”在学生想到用硬棒撬开时接着提问:“生活中像这样用硬棒撬东西的事情,你还见过哪些?”如此引入,既让真实的生活情景再现在学生眼前,更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亲身实践感受到所学知识。

八、直接出示定义,引入新课

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生活到物理,这样的认知规律。偶尔的开门见山,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讲《功》这一节内容时,我便直接给出了功的定义。然后提问,从这种定义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进而明确“如果说一个力对物体作了功,需满足哪几个条件?”“你能据此举一个例子么?”当有的同学竟然用语文课上学习的句子分析的语法知识而得到两个要素的内容时,作为教者定会因此而兴奋不已的。诚然,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一堂课没有固定的模式,导入也非千篇一律。除上述之外,学生动手小实验导入,问题引入,温故知新,开宗明义,等等,也是行之有效得導入方法。究竟采取何种导入方法,要从教学目标,教材内容、课的类型出发,要从学校及其师生的实际出发,只要在新课开始就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及其思维的浪花,是其以最佳状态进入探求新知的角色,就是成功的课堂导入。

猜你喜欢
杯口圆片橡皮
杯子翻转中的数学道理
水,不从杯口倒
我喜爱的橡皮
用圆片摆数
橡皮收了
拼成一个圆片
小灵通取圆片
橡皮山
用数学思想解决“翻转茶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