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中职农艺专业教学模式的做法分析

2015-10-21 19:55符磊
新课程·下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职业中专教学模式

符磊

摘 要:随着人类的不断增加,对于粮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社会需要农艺专业人才,但大部分人不会选择从事农业,中职农艺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关键词:职业中专;农业专业;教学模式

一、中职农艺专业办学现状

1.招生困难

首先家长与学生教育观念落后,对农艺专业认识不全面,对中职院校缺乏信心;其次有些院校华而不实,学生无法 学到真正的专业技能。

2.师资力量缺乏

在编制的影响下,大部分中专院校多年没有招聘过专业教师,再加上一些专业技能较高的人才不想从事职业教育,导致学校极其缺乏高质量的专业教师,学校的发展得不到人才的支撑。

3.重理论轻实践,与市场需求脱节

由于学校经费的原因,大部分实践课程名存实亡,虽然中专院校内开展的专业众多,但是大部分专业实践课根本无法开展,将实践课上成理论课的现象普遍存在,农艺专业课程也是如此。

二、中职农艺专业发展的对策

1.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学农信心

如今,大部分职业中专院校学习农业专业的学生数量逐渐减少,对农业课程无法产生学习兴趣,农业专业前途令人担忧。因此,中职院校在学生入学开始就要充分利用板报或者周会等形式将当下教育形势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政策方针。同时学校还可以经常为学生组织一些与农业有关的参观活动,让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现代农业模式。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改变对农业的看法,对前途充满信心。

2.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

教师是学生学习上的引路人,生活上的指导者,同时教师还是学生的镜子,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牵动着学生的发展,教师农艺专业技能落后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当前很多职业中专教师专业理论能力普遍高,但是专业技能不过关,与教学要求有着一定的差距。教师动手能力与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农艺专业教师应不断完善自身专业素质,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与学生共同进步。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更多的培养出合格的人才,鼓励教师团队参加各种与农艺有关的培训,让农艺专业教师团队专业素质迅速增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前辈级别的农艺专业教师虽然有着较强的实践能力,但在理论基础上过于落后,中职院校可以请这些教师给学生传授实践课程,使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同时还可以增加年轻教师的教学经验,专业技能得到提高。

3.联系生活实际,实施实践教学

农艺专业的主要特点是应用性强,所以农艺专业中实践教学是占有很大比例的。时代在不断进步,农艺专业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创造性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实践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创造力。在农艺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当地农艺发展情况、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农业结构模式,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科学且合理地安排教学模块,通过对教学模块的编制,确立学习资料,实施教学计划,在课程上将一些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技术课相结合着进行讲解,从而使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根据课程目标和生产季节组织专业进行教学。实现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真正将理论用于生产实践中。

当前职业中专农艺专业仍存在很多问题,作为教师一定要将精力全部投入到教学中,立足于实际生活,无论是在教学方式上还是在技能方面都要做到极致,以最好的状态对待每位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农艺专业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兆合,马爱菊.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教育体系与农业产业体系对接的研究[J].河南教育:职成教版,2014(03).

[2]徐文选,杨亚湖.现代农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农业与技术,2013(06).

编辑 李 姣

猜你喜欢
职业中专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职业中专语文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加强职业中专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探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职业中专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基于网络技术的职业中专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