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急诊危重监护室呼吸机对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价值

2015-10-22 12:44刘东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22期
关键词:监护室呼吸衰竭呼吸机

刘东伟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朝阳 122000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自2012-02—2014-05 来我院急诊危重监护室救治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死亡,分为2组,成功组21例,男14例,女7 例,平均年龄(52.96±9.48)岁,平均出血量(34.52±3.71)mL,出血部位:基底节出血15例,脑室出血4例,脑干出血2例,其中合并高血压11例,糖尿病13例,冠心病9例。死亡组58例,男39例,女19例,平均年龄(53.08±9.51)岁,平均出血量(35.13±3.69)mL,出血部位:基底节出血38例,脑室出血11例,脑干出血9例,其中合并高血压30例,糖尿病31例,冠心病24例。

1.2 临床标准 (1)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 检查证实为脑出血,经动脉血气分析诊断合并呼吸衰竭[1-2],PaO2≤60mmHg,PaCO2≥50mmHg。(2)纳入标准:研究对象经头颅CT 证实,在6h内人院;心、肝、肾等器官功能基本正常者;符合无创通气技术及其临床应用适应证者;患者或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3)排除标准:感染性、凝血功能障碍及免疫系统疾病、肿瘤等;不符合诊断标准患者;缺血性卒中患者;精神障碍及妊娠妇女。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口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采用呼吸机,采用CAV+PEEP、SIMV+PEEP的通气模式。开始潮气量8~12mL/kg,待病情平稳潮气量变为6~8mL/kg,呼吸频率12~18次/min,Fi020.4~0.6,PEEP值:5~10cmH20。气道峰压20~40L/min,吸呼比例(I∶E)为1∶1.5~3.0,其余采取降压、脱水、营养脑细胞、对症治等急性脑出血常规治疗。24h连续检测患者呼吸、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变化。

1.4 观测指标 (1)记录患者救治率,分析成功组及死亡组通气前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电解质紊乱变化状况。(2)观察2组患者通气前后平均动脉压,采用血气分析仪测定通气前后动脉血气变化,包括pH、PaCO2、PaO2、SaO2等,酸碱度(pH)参考值7.35~7.45。<7.35 为失代偿性酸中毒症,>7.45为失代偿性碱中毒;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参考值33~46 mmHg;血氧分压(PaO2)参考值为80~100 mmHg;血氧饱和度(SaO2)指血红蛋白被氧饱和的百分比,正常值为95%~98%。(3)采用APACHE II评分值评定患者通气前后预后状况,采用Glasgow 评分评定患者通气前后神经功能状态,Glasgow 评分包括睁眼、语言及运动反应,三者相加表示意识障碍程度,最高15分,表示意识清醒,8分以下为昏迷,最低3分,分数越低表明意识障碍越严重、脑死亡或预后极差。APACHEⅡ评分包括急性生理评分、年龄评分及慢性健康评分,总分值为0~71分。每项分值0~4分,年龄分值0~6分,CPS2~5分。

1.5 统计方法 所有统计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救治率及2组通气前后VAP、电解质紊乱变化比较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救治成功21例,死亡58例,在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上,2组间通气前后存在差异(P<0.01);在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上,2组间通气后无差异(P>0.05);在多器官衰竭发生率上,2组间通气前后无差异(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通气前后VAP、电解质紊乱及多器官衰竭变化状况对比 [n(%)]

2.2 2组通气前后平均动脉压及动脉血气变分析 2组间平均动脉压通气前无差异(P>0.05),成功组在通气后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死亡组(P<0.01)。2组间通气前及通气后pH 均无差异(P>0.05)。2组间通气前PaCO2、PaO2、SaO2无差异(P>0.05),通气后成功组均显著高于死亡组(P<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通气前后平均动脉压及动脉血气变化状况对比

2.3 2组患者通气前后APACHE II评分及Glasgow 评分状况分析 2 组间通气前APACHE II评分无差异(P>0.05);死亡组通气前后APACHE II评分无差异,成功组通气前后存在差异,成功组在通气后APACHE II评分显著低于死亡组(P<0.01)。在Glasgow 评分上,2 组间通气前无差异,死亡组通气前后无差异,成功组通气前后存在差异,成功组在通气后显著低于死亡组(P<0.01)。见表3。

表3 2组患者通气前后APACHE II评分及Glasgow 评分状况对比 [n(%)]

3 讨论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急性脑出血成为急诊危重监护室中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患者来就诊时病情危急,如不及时救治其致残率和致死率都比较高。在脑出血急性期,血肿在颅内占位效应及血管痉挛很容易导致并加剧脑组织缺氧,加重脑水肿程度,合并中枢性呼吸衰竭。据报道[3]急性脑出血后患者死亡原因以呼吸衰竭最多,约占58.33%,给患者生命健康带来极大威胁。研究表明[4],机械通气治疗是现阶段急性脑出血合并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措施,具有其他任何措施不可替代的地位。脑出血急诊合并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后肺部通气量得到了充分保障,为缓解患者缺血、缺氧状态的治疗争取了时间。然而急性脑血管病需通气治疗的患者是否应该进行积极治疗在国外一直存有争议。本文显示,重症监护室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死率为73.42%,与大多数文献研究基本一致[5]。本文结果显示,急诊危重监护室机械通气治疗效果较好,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合理的机械通气治疗策略后,克服患者呼吸道阻力,同时增加肺泡通气量。成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及动脉血气变化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且均恢复至正常水平,说明机械通气治疗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明显改善机体供养状态,提高血氧分压,改善二氧化碳潴留所导致的酸碱平衡紊乱,对于各器官组织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虽然对于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来说,呼吸机相对花费较高,呼吸机辅助呼吸可明显改善脑出血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机体供氧状态,提高预后恢复效果,相对延长了患者生命,所以急诊危重监护室应用呼吸机时,应综合考虑,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1] 韦安猛.机械通气在脑出血术后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3):28-29.

[2] 任成山,钱桂生.呼吸衰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1,4(1):63-76.

[3] 潘小东,赵晓琴,陈强.长期机械通气老年患者撤机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2012,2(5):87-94.

[4] 杨国平,张华,刘博,等.急诊危重监护室呼吸机对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34(suppl 1):82-85.

[5] Mirsen T.Acut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Curr Treat Options Neurol,2010,12(6):504-517.

猜你喜欢
监护室呼吸衰竭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