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胰腺炎应用肠内营养对康复效果的影响

2015-10-22 03:40孙景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6期
关键词:病死率胰腺炎重症

孙景华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中医院,山东 枣庄 277400)

重症急性胰腺炎应用肠内营养对康复效果的影响

孙景华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中医院,山东 枣庄 277400)

目的 分析和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应用肠内营养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我们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8例,将其按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在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肺功能基本稳定后,对照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将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导管感染、肝功能损害、腹腔脓肿、消化道出血、高血糖、腹胀、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病死率、手术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促进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对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肠外营养;营养指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们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8例,将其按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3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在21~67岁,平均年龄为(56.2 ±11.6)岁。引发急性胰腺炎因素分为:胆源性胰腺炎19例,暴饮暴食11例,其他原因所致4例。34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在17~62岁,平均年龄为(55.8±11.2)岁。引发急性胰腺炎因素分为:胆源性胰腺炎17例,暴饮暴食12例,其他原因所致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引发胰腺炎因素等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相关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首先选择保守性治疗,具体方法包括有: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抑酸;抑制胰酶分泌;抑制胰酶活性等对症治疗。在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肺功能基本稳定后,对照组患者经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给予患者行肠外营养支持:每日每千克体质量总能量146.4 kJ,其中胰岛素与糖量比例为4∶1,同时加入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将其调配成混合液体,由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将复尔凯螺旋鼻肠管通过胃幽门,置入屈氏韧带下方,首先按每小时70 mL的速度、每天1000 mL量注入百普利,不足部分给予肠外营养补充。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调整注入剂量与速度,3 d内患者肠内营养剂量应达至每天2500 mL,约7 d后,逐渐过渡到经口进食止。百普利溶液内营养成分组成有:矿物质;微量元素;植物油;维生素;乳清蛋白水解物;麦芽糊精;水等。

1.3评价指标。观察的指标有: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死亡与手术例数及比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68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手术率进行分析与处理,并采用卡方检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设定为P<0.05。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导管感染、肝功能损害、腹腔脓肿、消化道出血、高血糖、腹胀、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病死率为11.8%,转手术治疗率为8.8%;对照组患者临床病死率为20.6%,转手术治疗为率23.5%,两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病死率、手术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 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高分解代谢类疾病,在急性期内能量消耗可高出基础值50%[3],蛋白质分解、脂肪动员增加、糖原异生等,致使机体内环境出现紊乱,导致免疫功能降低与营养不良。若临床不能给予及时营养补充话,会导致诸多并发症发生,增加临床病死率。

采用鼻肠管给予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该方法操作简单,对患者无创伤性,并且胃肠减压与肠内营养可同时进行,将鼻肠管置入胃幽门韧带下方空肠内,既保证了营养液完全进入空肠,不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摄入,又可降低腹压,利于机体康复。而肠外营养支持不能完全满足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并且易导致细菌易位、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导致并发症发生概率较高,故在降低并发症方面肠内营养支持优于肠外营养。当诸多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后,患者病情逐渐转归,相应出现的转手术治疗与临床病死亡例数也显著降低。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病死率、手术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与饶智等人研究结果相一致,这一结果充分说明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保护胃肠道功能,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康利民,潘明新,高毅,等.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及治疗效果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8): 3014-3016.

[2]曾明民,谭红波,梁志军,等.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作用及价值探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6):1129-1132.

[3]杨静.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7(26):44-45.

R576

B

1671-8194(2015)16-0066-02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是较常见疾病类型,其是指胰腺中消化酶被激活后,致使胰腺出现自身消化症状而引起的炎性反应[1]。急性胰腺炎发病急骤,病情进展快速,临床病死率较高,由于患者机体处于内环境紊乱及高代谢状态,抑制胰腺分泌、胃肠减压及禁食是临床治疗主要手段,但由于长时间禁食,可引发内毒素与菌群易位,加重全身炎性反应,导致病情恶化及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危急患者生命[2]。本文选取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34例,在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肺功能基本稳定后既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猜你喜欢
病死率胰腺炎重症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重症不惑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无瓣膜病变心房纤颤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