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2015-10-22 03:40谭阴香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6期
关键词:层级护士护理人员

谭阴香

(山东省蒙阴县人民医院,山东 蒙阴 276200)

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谭阴香

(山东省蒙阴县人民医院,山东 蒙阴 276200)

目的 分析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选取我院10个科室的150例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观察组75例以及对照组75例,其中观察组护理人员采用分层次管理,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传统护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工作积极性、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护理人员相比较,观察组护理人员无论是理论知识、操作评分、患者满意度以及工作积极性等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传统的护理管理相比较,分层次管理更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以及各方面的操作技能,同时能够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整体的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使用。

分层次管理;护理管理;临床护理;效果

护理模式正在不断更新,同时也在临床护理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完善相关的护理工作除了能够提升临床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工作顺利进行之外,同时也能够为医院树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1]。改革护理服务模式,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对护理人员实行分层次管理和使用,早已在各级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次研究将分析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选取我院10个科室的150例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观察组75例,对照组75例,其中观察组护理人员均采用分层次管理和使用,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传统护理管理。其中观察组年龄18~26岁,平均年龄(22.3±2.1)岁,包括26例中专、38例大专、11例本科;对照组年龄20~28岁,平均年龄(23.6± 2.3)岁,包括25例中专、41例大专、9例本科。两组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年龄以及学历等均不具备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根据护理人员的年龄、职称、护理工作内容进行责任分工,制定出各个班次的职责,护士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每个班次的护士只负责某项工作,重点考察治疗、护理、服药、护理文书书写等工作职责完成情况,对患者的整体护理关注的少;但是,在工作责任心、制度执行和落实方面还是严格要求的,还要保障患者的安全。培训学习、考试考核和绩效分配方面沿用传统的方法执行。

1.2.2观察组护理人员:采用分层次护理管理模式。根据岗位责任,结合工作性质、专业要求、工作任务、责任轻重和技术难度等要素,明确各岗位所需护士的任职条件。护理人员建立岗位责任制,按照护士的能力、工作经验、技术水平、学历教育、专业技术职称等分层次上岗,实现能级对应。设立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等不同层级,分别负责病情轻重不同、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不同的患者,每名护士平均负责的患者不超过8个,确保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合理搭配,科学配置,动态调整,做到分层不分等,各层级责任护士职责明确,分工协作,层层指导,严格按照工作标准进行工作,对所负责的患者,从入院接待、护理评估、病情观察、治疗处置、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围绕患者住院期间所有的治疗护理工作内容,都有其责任护士具体负责,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需求,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照护,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制定了详细的各层级护士培训考核计划,鼓励学历教育,提供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以提高层级护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根据不同层级,建立基于工作数量、质量、护理难度、技术要求、患者满意度等综合要素的绩效考核与薪酬机制,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体现护理工作价值和成就。

另外需提高各层级小组护理能力,采取集中培训方式,全面提升护士技术水平。在危重患者护理工作中,护士长要积极参与,与全科室护士积极配合,并努力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根据考核结果对护士工作层次进行晋档。在护理工作中,护士长主要是对患者问题进行解决,指导护士完成工作。

表1 不同管理模式后两组护理人员操作技能与理论知识对比

1.3观察指标:在实施分层次管理1年后,对两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工作积极性、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评分:由科室的带教老师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打分,满分100,优秀为90分以上,60分以下为不合格。护理满意度通过我院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方式,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

1.4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录入到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0.05为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

2 结 果

与对照组护理人员相比较,观察组护理人员无论是理论知识、操作评分以及工作积极性等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见表1,其中观察组患者满意度10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93.3%。

3 讨 论

现如今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和发展,临床护理模式也正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使得人们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各大医疗机构也应当进行更加完善的管理[2]。分层次管理能对管理对象进行识别,同时设计出层次管理方法和手段,从而提升临床护理管理的效率,达到优化管理的目的,避免了由于管理不当而导致的资源浪费[3]。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护士进行分层次管理和使用,强化同班次各层级护士之间的团队协作和共同负责意识,体现各层级之间的指导作用和管理效能,提升不同层级之间的综合管理能力,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充分激发出来,发挥出护理人员的自身潜力,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除此之外,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分层次管理,能够发挥出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性,我的患者我负责,明确了不同层级之间的责任,从而提升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感,使每一位护理人员能够积极完成好自己本职内的工作[4]。护理管理对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有着直接性影响,也是减少医患纠纷的关键措施。同时,优质护理管理是促进患者顺利康复重要步骤,对患者预后质量有着直接性影响。采用分层次管理模式可以使医院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评估护士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以此确定护士的工作范围以及承担的责任,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总之,在经过分层次管理后,与对照组护理人员相比较,观察组护理人员无论是理论知识、操作评分、患者满意度以及工作积极性等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将分层次管理充分应用临床护理工作模式中是切实可行的,这对改善临床护理有着重要作用。而从患者满意度中也能够看出,这种分层次管理对患者带来的护理服务也更容易被接受。与传统的护理管理相比较,合理的绩效考评和薪酬分配机制,能够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热情,激励护士更好地服务临床一线;完善的层级护士培训计划和在职教育,提高了护士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有利于护理职业生涯的发展;安全、优质、高效、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专业的健康指导,促进患者的康复,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使用。

[1]陈国纯.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综合应用效果[J].当代医学,2012,32(2):119-120.

[2]刘文文.分析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3,9(4):35-36.

[3]陈琳华.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疗,2013,10(1):140-141.

[4]秦小华.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3,6(2):187-188.

R47

C

1671-8194(2015)16-0294-02

猜你喜欢
层级护士护理人员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